论新时期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提升策略

2020-08-27 07:05杨文荣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专业素养学校德育班主任

杨文荣

【关键词】学校德育 班主任 专业素养

众所周知,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主力军,班主任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德育目标的实现。现任的班主任中独生子女身份的比较多。在这个群体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独生子女的通病:追求个性、以自我为中心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的话,会对学生产生潜在而深刻的影响。因此,提高独生子女班主任的专业素养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新时期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包含哪些方面?如何来提升班主任群体的专业素养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学校的具体工作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一、加强政治引领。提高班主任的向善力

什么是向善力?向善力就是崇德向上的能力。要照亮学生,教师身上首先要有光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大场合反复强调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因此,提高班主任的品德修为是班主任培训的前提。我校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任务,紧扣师德师风建设,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等师德标准,引导班主任坚定“德育工作,教师为先”“班主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为先”的理念;组织班主任学习《教师法》《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法规文件,以规范班主任的思想言行;通过师德故事演讲、“爱与责任”征文、“我和我的学生”沙龙等,引导班主任坚定政治立场、坚守教育信念、明确角色意义、增强岗位责任。当班主任都成为热爱祖国、品德高尚之人后,他们就会自觉地把向上向善的要求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之中,用自己的学识、阅历和经验在青少年的心中播下向上向善的种子,从而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二、制定考核细则,提高班主任的执行力

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那么,如何提高班主任的执行力呢?笔者认为,一套全面、细致、科学的考核细则,就能为班主任提供具体的班级管理任务和操作方法,避免了德育工作的盲目性和模糊性。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我校制定了“福山中心小学优秀班集体量化考核细则”。考核由“基本工作考核”和“突出表现加分”两部分组成。基础工作考核有五个方面:组织建设、文化环境、常规管理、管理成效、班主任素养,具体考核内容有30项,涉及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共计100分。基本分达到80分,班级管理视为“合格”,享受全额班主任津贴。表现突出的,可以获得加分。基础分和加分合计得出考核总分。同年级根据考核总分排名前两位的班级评为学期“优秀班集体”。优秀班集体的班主任即为学期校级“优秀班主任”,享受一定的奖励。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的教师有资格推荐为市级“优秀班主任”和“优秀德育工作者”。有了这一套考核细则后,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比如,我们在“常规管理”中把“及时发布安全教育平台作业,和学生一起学习并完成作业”纳入考核要求。以往不少班主任总把完不成任务的理由推向家长,如今,班主任会第一时间和学生落实安全教育。又如,我们在“管理成效”中把“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没有特殊情况副课无截留学生的现象”纳入考核要求,并让专任教师进行考核。这样一来,随意截留学生的现象很快得到了改变。再如,我们在“班主任素养”中把“积极撰写德育论文和学术论文”纳入考核要求,班主任撰写德育论文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笔者想:学校德育工作千头万绪,校长和德育处主任不可能做到事必躬亲、时刻监督,如何提高班主任的执行力,就让制度来说话。一套科学、规范又不失人性化的考核细则,就为班级量化考评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注重技能培训,提高班主任的亲和力

什么是亲和力?亲和力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为了改变德育工作重“盯”轻“导”、重“管”轻“育”的现象,帮助班主任改变工作思路,我们组织专题讲座,邀请心理学专家和班主任面对面地传授沟通技巧;我们模拟问题情境,指导教师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我们开展“晨周会观摩活动”,通过现场点评,提高班主任思想教育活动的组织能力;我们组织“一名班主任一个德育导师”活动,定期进行家访活动……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我们要求班主任做到“三多三少”:和学生的交流,要“多坐到学生中间倾听,少站在讲台训话”;和任课教师的交流,要“多换位思考作牺牲,少盛气凌人当霸主”;和家长的交流,要“多谦虚尊重看优点,少发号施令严苛责”。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思想,只有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密合作者,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以理服人。当我们的班主任具备了亲和力,他们就能微笑地面对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慧眼和匠心去关注学生的成长。

四、关注细枝末节,提高班主任的洞察力

什么是洞察力?洞察力就是明察秋毫的能力。有经验的班主任,在班级气氛沉闷时,当学生情绪反常时,当班级舆论异常时,都能及时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把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这就是班主任敏锐的洞察能力。

為帮助班主任练就一套高超的识人术,我们提出“坚持四多,关注细节”的要求。一是多看:看学生的面容气色、衣着鞋袜,看学生的性格气质、言行举止,看学生的游戏活动、喝水如厕,看班级里的门窗桌椅、电线电路,看家长群里的诉求申请、热点话题。二是多听:听学生的朗读、学生的告状、学生的聊天,听任课教师的抱怨指责,听学校领导的批评意见。三是多记:哪个学生家庭比较特殊、哪个活动要提前告知、哪个问题需要引起家长重视等等,及时在便签本上记录一笔,以提醒自己及时处理。四是多悟:在关注细节实施教育之后,多反思多总结,以便今后更好地改进策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班主任只要练就像鹰一样敏锐的洞察力,就能洞明“世事”,通晓“人情”,就能根据推断提前进行思想辅导、心理干预,防患未然。

五、实行人文管理,提高班主任的幸福力

什么是幸福力?幸福力就是获得幸福感的能力。教师的幸福力是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素养,是教师获得事业成就和人生幸福的源动力。班主任工作责任大、精力投入多,加上社会对教师过高的期望,有时会引发一些负面情绪。所以,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实行人性化管理,提高班主任的情绪调控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工作有压力,减压有方法;快乐你我他,学生乐哈哈”的目标,从点点滴滴中关心、体谅班主任,为他们排忧解难。当新上岗班主任接手班级时,我们为他找好师傅;当班主任家人生病住院时,校长、中层及时顶上;当一个班主任承担重大活动时,德育创新小组成员齐上阵,为他出谋划策;当个别家长无理取闹时,校长挺身而出,帮忙协调;在优秀班集体量化考核中,我们适当考虑年龄和性别差异;当发现班主任工作亮点时,我们及时给予赞赏和肯定;表彰“最美教师”时,班主任优先;当学校出台改革举措时,我们提前听取班主任的意见建议;当发现班主任有兴趣特长时,我们专门为他们搭建“亮我”舞台,让他们尽情展示;在晋级晋职、评优提干时,我们把班主任工作表现作为重要考核条件……笔者想:制度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有情感的。制度管不到的地方就要靠精神力量来引领,只有班主任的职场幸福给力,德育工作才能得力。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让班主任成为所有教师羡慕的岗位,我们一直在努力!

猜你喜欢
专业素养学校德育班主任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夸夸我的班主任
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班主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