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2020-08-28 18:04吕东峰王晨熙孟令铎
西部论丛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法治教育教育对策

吕东峰 王晨熙 孟令铎

摘 要:我国是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法治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减少大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优化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思政;法治教育;教育对策

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法治教育是专门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以大学生法治教育内容为基础,使大学生具备履行法律义务行使法律权利素养的教育。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各国都在重视公民的法治教育,并将其作为塑造公民人生价值观,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是推行法治社会的中坚力量,假如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低下,则会严重地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由于影响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因素很复杂,所以目前大学生法律素养还存在一些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如:大学生法律信仰淡漠、大学生法律知识欠缺、大学生对违法犯罪问题的认识片面、大学生的法律能力欠缺等等,对此,本文提出了三点优化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对策,分别为:“结合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尊重差异,进行区别教育”、“组织活动,进行法治实践”,下文将一一进行阐述。

一、结合生活,理论联系实际

法制教育只有與具体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增强法治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全面发展。法治理论具有抽象性,如果纯粹的向学生讲述法律理论,学生不容易吸收,且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通过具体的生活案例,能够避免假大空似的单纯说教,且能够引起学生正视社会生活中的法治教育热点,引导学生规范日常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任何公民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只要做了,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为了避免学生因不懂法而做出违法行为,教师可以通过大学生中常见的违法犯罪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

案例:某大学两学生外出喝酒,喝了一些啤酒后,没有尽兴,还想再喝,可是身上没有钱了。于是其中一学生拿起桌上的一把水果刀,挡住一路边骑车的过路人,说:“给点钱喝酒。”那人说没有钱,两人便让人离开。随后,骑车人报警,警察将还在外游荡的二人抓获。事后,两人说:“只是给他要个酒钱,没有就算了,就当开个玩笑。”请学生结合这个案例,谈一谈涉及的法律知识。这个案例中的两个大学生不懂法,但是“不知法不赦”,并不能因为他们不懂法而免除法律责任。二人向行人“要钱”,犯的是抢劫罪,案《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有加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案中两人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也是犯罪,只不过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

二、尊重差异,进行区别教育

就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存在差异,所以具有不同的特质。受学生差异化的影响,教师要秉承区别对待的原则,开展法律教育。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可以对大部分听话、守法的学生进行案例教育;对部分违纪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对违法的同学进行特殊教育。

比如:张三整个宿舍的同学,经常“约着”一起旷课,不是在宿舍睡觉,就是到校外玩儿。对于他们不遵守学校制度的违纪行为,教师首先要按照校规扣除学分,然后还要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批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旷课的不良行为。

大一一学生李四,家境贫寒,看到同宿舍的一同学很有钱,心生嫉妒,想“劫富济贫”。在得知寝室同学银行卡密码后,趁同学外出不在寝室,将银行卡盗窃。知道取款机有摄像头还专门戴上了口罩和帽子,蒙面取款1500元。仅两天,警方就将其作为重大嫌疑,拘留逮捕,并追究其盗窃罪刑事责任。对于这类的学生,必须要通过法律的途径,对其进行特殊教育,使其认识到偷窃的是违法犯罪行为,并接受法律的惩罚。

三、组织活动,进行法治实践

在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实践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法制教育实践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那么法治教育实践的形式有哪些呢?

第一,学校或班级,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考察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第二,创设情境,模拟法庭,使学生在扮演法官、原告、原告律师、被告、被告律师的过程中,学习各个违法行为触及的法律条款,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用法的能力。第三,组织法制教育小分队,深入到城市的各个街道、农村、社区、企业,进行法律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这些都是大学法制教育常用的实践形式。

除此之外,互联网的发展为法制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契机,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治教育,使学生遵守网络秩序,文明上网。如:有些大学生计算机学的很好,具有很高的水平。他们或许是好奇,或许是受金钱的蛊惑,肆意的将病毒扩散到他人或整个办公团队的电脑上,导致对方失去了重要的信息资源,这也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网络犯罪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网络法治教育。

再者,互联网具有传播速度快、办事效率高、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教师可以应用互联网弥补传统法制教育载体的缺陷,丰富现代法治教育的内涵,依靠网络开展法治教育。如: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开展法治教育讲座,使学生在家、学校、外出场所,都能及时地观看讲座,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这样既扩大了法制教育的受众群体,还比传统的讲座吸引学生兴趣,是一种有效地法治教育途径。

结束语

在我国,大学生接受法治教育大多依靠教师灌输,学生自觉学习法律的意识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法治教育的效果。法律涉及的范围很广,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讲到,所以学习法律要靠学生自觉。只有课后学生主动地思考、研究法律知识,对法律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的理解法律的内涵,提高自身的素养。作为学校,要为学生创造法律学习的条件,通过开展讲座、组织社团、下乡活动等形式,引起学生主动地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学生自我法律教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倩.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9,20(06):92-95.

[2] 李秋霞.法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9(33):181-182.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法治教育教育对策
谈高校思政课堂的文化建设
多媒体技术环境下高校思政教学系统的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
试论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浅谈《行政强制法》视野下的党校法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