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豫东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研究

2020-08-31 14:50冯士艳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农村发展路径选择乡村振兴战略

冯士艳

【摘   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承载着乡村振兴、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重要使命。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时庄村为实例,对豫东地区农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归纳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时庄村;农村发展;路径选择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 major strategic deployment made by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for the work of the "three rural issues" in the new era, and carries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national prosperity. This article takes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s the background and takes Shizhuang Village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countryside in the east of Henan, summarizes its existing practical problem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shizhuang village; rural development; path selection

習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乡村建设的总要求”[1],昭示着乡村振兴战略是“关于农村发展道路和未来目标的综合性治理蓝图”[2]。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见效要看具体的村庄。本文以时庄村为实例,分析其在乡村建设中的成效与短板,由点及面探索豫东农村发展的路径,为豫东乃至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探索一条特色鲜明之路[2]。

1  时庄村的乡村振兴的探索之路

身为一个传统的豫东农业村,时庄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依托村庄悠久的历史、厚朴的民风,以民俗文化为主色,深入挖掘村庄发展潜力,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先后荣获“河南省美丽乡村”、“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

1.1  时庄村基本情况介绍

时庄村,作为河南省永城市演集镇北端的一个行政村,常驻人口有1360人,总共耕地面积1410亩,距离永城市东城区不到3公里,位于德尚高速公路和311国道交汇处的西北角,交通十分便利。

时庄村土地肥沃,农业耕种有着天然的优势。由村里的能人们带头搞起来的蔬菜、花卉温控大棚近两年在田间地头数量猛增。村里的房屋以土、灰二色为主调,搭配门楼、灯笼、旗帜,古汉韵、民国风立现,农家乐、民宿间或其中,生意火爆。时庄村将瓦木结构的老旧院落空闲房屋,纳入统一筹划规制,更换功能用途。现在,这些院落都有着韵味十足的名字,如秋林艺术馆、浍滨书院、曲水流觞等等。目前有30多个根雕、书法、剪纸、绘画、泥塑等艺术工作室入驻时庄村,俨然成为豫东平原远近闻名的“798”艺术村。

1.2  时庄村乡村建设的成效

近两年,时庄村两委通过积极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完成水电线、墙房厨、坑塘林的改造升级工作,改善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脏、乱、差、破、散、杂”的旧貌成为历史,“变脸式”人居环境改善令村民直呼“俺村不比城里差”。

时庄村的产业发展之路有两条。其一,借力乡村旅游走特色振兴之路。依托区位优势,深度挖掘乡愁文化,传承创新民俗文化,成功地铺就了一条集民俗体验、乡旅文化、美食民俗于一体的“诗与远方”之路。其二,走绿色农业的发展之路。为带动村民致富,村两委结合村情,引导村民调整种植结构,畅通互联网销售渠道,延伸农产品价值链,铺就村民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时庄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积极施行“法治、德治、自治”三结合,构建有序和谐、活力非常的乡村社会。该村两委班子健全,群团组织活跃,依托“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村中大事。干群交流畅通、村民关系和谐,干群携手共建美丽乡村新画卷。

今天的时庄村,婆媳不拌嘴、妯娌不打架、邻里不骂街,家家争评“五好家庭”,人人争做“最美时庄人”。时庄村弘扬孝老敬老、勤俭持家的优良家风,定期开展选拔表彰活动,推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高价彩礼,以文明乡风滋养乡邻情感,积极构建新型人际关系。

积极推进“三块地”改革,时庄村民的土地价值翻了一番。除了农业生产和民俗餐饮服务之外,风景秀丽的房屋中的村庄原住民还可以作为文化创意院地主、文化创意项目的雇员和旅游从业人员参与时庄村的整体发展。在与“新村民”的往来中,原住民产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他们的发展意识逐渐增强,创业观念空前高涨,彰显出文化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强大作用。

2  时庄村振兴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2.1  农村产业资金投入效用低

时庄村的新兴农业有萌发的苗头,在走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道路上,仍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资金,才能够抵消发展过程中的损耗,以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现代化的稳步运行。

2.2  农村基层组织公信力缺失

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是乡间社会与国家联结点,他们在行使自身权力的时候是否依法依规,与老百姓有着重大利益关切。时庄村以村党支部书记陈红亮为代表两委干部尽职尽责,守法依规干好本职工作。毋庸讳言,在过去也有极个别干部蚁食农民利益,给基层干部集体形象抹黑,贬损农村基层组织的公信力。

2.3  可持续发展理念缺失

在当下农村,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对缺席,而陈旧保守的小农思想依然在延续。如在2017年初,时庄村委号召村民义务出工整理村容村貌时,村民们有的逃避,有的吵闹,有的旁观说风凉话。后来村委改变工作思路,树立榜样模范,发挥带头激励作用,引导村民确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美丽时庄。

2.4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近几年,时庄人为保头顶上的蓝天白云,自觉遵守永城市政府出台的严禁“三夏”期间焚烧秸秆的各项规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不过,村民的生产、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又成为急需解决的新问题。时庄村虽也在践行垃圾分类,但实际参与者并不多;生活垃圾集中焚烧,对大气环境的破坏力巨大;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难以消解的元素,对土地的恢复能力造成恶劣影响。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豫东农村发展的路径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充分表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不遗余力推动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给豫东地区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根据时庄村的发展成效以及现实短板,豫东地区农村的振兴发展或可遵循以下路径。

3.1  加强顶层设计,做好规划设计

豫东地区农村振兴发展,需要政府立足全局,加强村庄建设发展的顶层设计。依据不同村庄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建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实现豫东乡村振兴“齐步走又绝不一刀切”的格局。

3.2  保护传统建筑,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豫东地区的古村落数量颇多,如睢县的任庄、漫雪村、王行村,宁陵的孟庄、开封的李寨村等,存留至今的古宅老井老祠堂饱含公共历史价值。村部首要积极宣传其重要意义,及时进行科学立体评估,依其损坏程度按“修旧如旧”原则制定修缮方案,保有传统建筑物原有风貌;二要整合村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改善农村文化环境;三要广开乡村文化交流活动,借势专家资源,发挥群众力量,厚积村庄文化影响力,助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3.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加强公共服务供给

豫東地区作为传统粮食产区,农旅结合发展将是趋势,村容村貌的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尤为必要。当前,豫东农村的“三大革命”基本完成,接下来需要通过铺设地下管网的方式,集中解决农村的供排水、消防安全、供电安全等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另要积极鼓励各村庄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修建文化广场、长廊甚至礼堂等公共设施,增添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平台,扩大村庄对外宣传窗口。

3.4  培育新型农民,建设基层干部队伍

注重提升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文化水准。村庄两委要“除旧布新”,制定相关政策,按照程序,逐步吸纳有能力高学历的人更替工作能力差或年纪过大的工作人员,优化基层组织结构,提升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素质。同时,多举措培育新型农民、吸引人才重返故乡、充实乡村人才储备库,打造乡村振兴人才支柱。

3.5  注重环保教育,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离不开环境保护。豫东地区农村要解决生态环境失衡问题、构建宜居家园,需要对村民进行环保教育,确立“两山”理念,转变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        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 高 山,谈国新.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文化:一个研究思路[J].        长春大学学报,2019,29(11),79-82.

(编辑:李丹)

猜你喜欢
农村发展路径选择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热理性分析
四川省“贫困片区”全面小康发展状况与日标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