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钢琴作品“水”的奏法赏析

2020-08-31 13:20江念念
音乐生活 2020年8期
关键词:浏阳河音程和弦

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起初即形成了蕴含有丰富思想的水文化,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国地域辽阔,水域众多,有细流涓涓不断,也有波涛奔腾不止。在中国人心中,水已然是以一种根深蒂固的情节,也是一种图腾与象征,也成为我国艺术作品一种亘古不变的“艺术母题”,因此也深受不同领域艺术家的喜爱。钢琴传入我国之后,相比我国传统器乐而言,钢琴的音域更为宽阔且力度变化也更为丰富,在音乐方面可以塑造更为生动的形态,以展现其动与静的特征。故而,我国作曲家也创作许多将水作为题材与基础的钢琴作品,该类型作品也是我国钢琴音乐之中的关键构成部分,也逐渐演变出来“水”特别的演奏技巧,以展现我国的水文化。故而,针对我国钢琴作品中“水”的奏法赏析也成为学者的研究重点之一。

一、中国钢琴作品中水文化的渊源

(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渊源

道教思想之中提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原则,我国传统宗教、文学以及藝术哲学,对此均进行了大规模的论述,例如儒家有“智者乐水”的观点;道家则有“上善若水”的观点等。我国传统文人雅客也擅于从美术、音乐等艺术角度以反省内心,实现修身养性,而在文艺创作之中,许多文人都将“水”这一自然属性与人本身的水属性相结合,成为哲学思想得以具象化的源头。水题材本身也成为文学以及艺术创作最为根本的灵感之一。而传统文化之中,“智者乐水”“上善若水”等哲学思想都对后世数千年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词歌赋之中不同程度的都有“水”的影子,也衍生了许多经典的艺术作品,也包括琴、画、诗三者有机结合的艺术方式,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歌,彼此交融的艺术形式。

(二)水题材钢琴作品的写意性

将水作为情移对象,水本身具有流动性特点,较为适宜于展现音乐之中关于横向线条的描写,线条之中不同类型的动态过程可以更为生动地模拟为层次性的递进,例如营造由远及近、由弱变强以及由慢至快等不同的场景。作者将本人的主观感受水与这一媒介之间形成有效的融合,使得水本身具有的流动性以及多边形成为作者本身情感与内心变化的一种反应与情感表象,而听众通过这种表象,则可凝练出更高的人文精神层面的情感。例如我国古代圣贤君子尚德具有代表性的古琴音乐作品《高山流水》,即可通过其中流水的演绎以形成一定的视觉画面,并感受其中所希望传达的情感,绵延不绝的高山、奔腾不息的河流,实则是一种人文、风景抒情以及物美抒情的思想风貌,而这种清幽淡雅超脱情怀的艺术思想即为我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所在。

二、中国钢琴作品“水”的奏法赏析

(一)多连音、琶音塑造了“水”动态形象

钢琴作曲家普遍通过多连音与琶音以塑造“水”这一动态的形象,使得许多音乐作品之中有诸多以多连音为主的华彩乐句,包括三连音、六连音以及十连音等,使得水本身具有的连续性以及动态性得到良好的塑造。同时,这也是我国音乐文化中将主观感受为核心的一种生动展现,演奏者在演奏期间具有十分充足的发挥空间,而许多谱面记录并非真实的一种记录,原因在于我国传统艺人口口相传的艺术传承方法,使得大量主观意识融入其中,也造成记谱功能的弱化。这同西洋乐器表演必须严格遵照记谱的方式之间有明显差异。基于我国乐器单一声部的限制情况下,音乐普遍为单一横线条旋律。而在钢琴琴键之上,多连音属于横向的琶音,琶音也可理解为纵向的多连音,钢琴的优势在于可以演绎纵横之间的兼容,使得音乐效果更为立体性,在描绘水动态且彼此交错的画面感方面,优势更为显著,生动性更强。以《夕阳箫鼓》谱例为例,颤音数次产生于音乐之中,特征在于生动地塑造了距离感,由慢至快,再有快至慢;从远及近,又从近到远;由强至弱,再由弱到强。这种力度强弱的变化、触键虚实的变化以及速度快慢的改变,直至演奏者气息急缓的改变,上述改变与我国水墨画技巧范畴是相近的,全部都由其主管感受予以支配,而其技术表现也没有定量,属于艺术创作之一的人文写意性的展现,这也是因为我国音乐注重主观感受这种审美意识所决定的。

又如《浏阳河》之中,该谱例源自乐曲之中的华彩部分,就该谱例而言,其中包含有大量三十二分音符节奏型所演绎的密集琶音,并均通过“散板”的节拍予以描绘。演奏出来,可以感受到该部分谱例重点在于展现浏阳河水所形成的奔腾状态,若运用分小节的节拍方式,虽然强弱规律明显,但节奏却因为强弱过于明显而不再具备流水的连续感,反而产生一种间断的感觉,而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也难以弹奏出浏阳河水滔滔不绝、奔腾不息的状态,导致难以营造浏阳河水本身灵动且飘逸的精神气息。故而,作曲家通过散板的方式,给予了演奏者充足的二次创作空间,使得其在创作过程中更为自由,以表现浏阳河水本身的灵动性以及形象性。

(二)和声的设计塑造了“水”的意境

我国以“水”文化为基础的音乐之中频频出现省略三音与五音的情况,并利用二、四级替换音和弦,通过该方式以降低西洋乐三度叠置和弦内调式偏音的功能,而演奏者在演奏替代音、省略音和弦过程中,都需要注意弹奏过程中音色的均衡、触键力度的均匀,原因在于不利用和弦功能突显任意主音或是偏音,在音乐所营造的画面中,和弦属于呈现画面意象感的水墨技术。以《浏阳河》为例,其关于水性描写的五声音节同视为整体性的和声,若以纵向的视角加以分析,其属于五声音节同和声的融合,构成五音综合化的一种和弦结构,而纯四度或是纯五度的和弦排布形式同处于不同音区的纯八度之间构成同音程处于不同音域空间之间形成对比,而营造的一种淡雅自然以及悠扬则可实现超然音外。

重复音的数次产生,或是呈现为四、五度、或是处于各个音域的纯八度、或是将省略音作为和弦,其目的都是希望能够展现水所具有的立体感以及水的深度,所形成的音乐更加具有空间感。纯四五度音程处于抒情类以及情节音乐之中本身可以形成一种空洞感,而这一感受与我国传统艺术审美观念相同,也与我国音乐清幽超脱的艺术氛围相吻合。

以作品《浏阳河》为例,四度音程与五度音程均属于协和音程,但我国传统音乐所倡导的美感为“恬静”“平和”以及“中庸”。故而,我国传统音乐以及民间音乐作品作曲过程中,普遍愿意在旋律以及和声之中运用四度音程或是五度音程,以保证其具备协和的属性。《浏阳河》也对四度、五度音程的运用较为关注,并借此展现民族化的音乐风特点。

乐曲之中第28小节开始,右手旋律即采用十六分音符所具有的节奏型,弹奏的琶音构成包括二音和音与单音,且所有琶音组音型号之中的二音和音,全部为“re——sol”、“sol——do”以及“mi——la”如此含有四度音程的和音,而上述和音即构成了融合有线性旋律的平行四度和声开展的表演方式。

最后,水文化对我国审美观念、哲学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我国存在许多基于水文化创作的钢琴作品,也是中西音乐文化完美融合的一种体现。作为演奏者,应了解“水”的特点,明确“水”奏法是如何对水进行充分表现,在和声、多连音以及琶音弹奏过程中,运用合理的弹奏技巧以展现水的特点,并充分展现作品所希望传达的情感。

江念念 四川音乐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浏阳河音程和弦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如何快速地记忆“音程”
论钢琴调律的“调律法”等几个基本问题(上)
非多重集群音程循环算法与有限移位模式的拆分
音乐游戏玩起来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音韵表达
浏阳河穷途末路 停产或为借壳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