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0-08-31 18:11闭祖壮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0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有效性内容

闭祖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课堂教学性可以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性,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畏难情绪,从而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本文重点阐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性开展策略,以此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说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在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方面共同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有效教学的实现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最终结果,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为此,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相关的方法策略,以此更好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一、创设有效提问,激发学习探究欲望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学问,更多的是一种艺术。通过良好课堂提问方式的创设能够更好地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心智,引导学生以问题为载体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提问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教育教学内容进行出发,结合教育教学中的知识点,通过问题启发学生,以此进行有效提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力,激发其探索欲望,从而使得教育教学顺利实施。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对梯形的面积进行计算。在实际进行操作,可以将两个梯形转变为平行四边形,并对学生进行提问: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或者说梯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面积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进行动手操作,从而逐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有效课堂提问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引导,激发学生自身的探索欲望,以此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提升教育教学效果。通过创设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对问题进行引导思考,在问题中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二、利用课堂练习,强化巩固知识内容

通过课堂练习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以此更好地提升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对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以此加深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完善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提升学习效率。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课堂练习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从简单到繁琐,对课堂练习内容进行设计,以此更好地巩固整理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相关知识内容时,在讲解完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容之后,可以为学生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目,首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题目:如0.25×4,1.25×8,2.5×2.8,使得学生一看就能够知道答案,并能够探索其中的规律,找到答案。此外,可以设置一些经过一定的运算规律能够找到答案的内容,4.3 ×99+4.3,19.25×0.8-9.25×0.8 之类的,学生能够利用运算规律找出其中的答案。此外,为学生设置一些应用类的题目,例如花园的形状是长方形,一个长宽是2.38 米、1.09 米,另一块长和宽是 2.38 米、0.98 米,请问哪个长方形的面积最大?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等方式进行解答,以便让学生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对知识内容进行巩固,以此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强化小组合作,提升课堂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为了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注重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之间会因为家庭环境、学习以及身心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在学习时存在很大的不同,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小组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继续扩散,促进学生之间共同进步。在小學数学教学中要注重通过开展小组合作的方式,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此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相关知识内容时,为了更好地探究圆锥和圆柱体之间体积所存在的关系,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教学,通过实验的方式对圆锥和圆锥体之间的体积进行探索,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相应的道具,或者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圆柱和圆锥体,将相同的物体装入及圆柱和圆锥体中,以此对物体的容量进行称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分工,每个成员发挥自己的作用,以此更好地探究知识内容。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更好地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得学生思维得到碰撞,以此促进每个学生持续健康发展。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提问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教育教学内容出发,结合教育教学中的知识点,通过问题启发学生,以此进行有效提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力,激发其探索欲望,从而使得教育教学顺利实施。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从简单到繁琐,对课堂练习内容进行设计,以此更好地巩固整理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有效课堂提问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引导,激发学生自身的探索欲望,以此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小组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继续扩散,促进学生之间共同进步。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此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以此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9(04):42-43.

[2]何春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4):120-121.

[3]周风书.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04):254-256.

[4]郭其龙.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8(11):43-46.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有效性内容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