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成就感

2020-08-31 18:11刘翠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0期
关键词:成就感勇气

刘翠艳

摘要: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曾经在一档节目里提到过:成就感等于是一个分式,下面是理想,上面是你的能力,这是分子和分母的关系,能力不变情况下,理想越小成就感越高。除了缩小理想目标,在这道算式中我们还可以扩大学生的能力。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怎么扩大呢?就是教师的“吹捧”。能够及时的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点点优点。将其放大,给学生爆棚的成就感。增强学生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勇气。

关键词:成就感;短期目标;吹捧;勇气

“成就感”:指的是愿望与现实达到平衡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用来形容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曾在一档节目里提到过:成就感等于是一个分式,下面是理想,上面是你的能力,这是分子和分母的关系(成就感=能力/理想)。能力不变情况下,理想越小成就感越高。

一、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适合的小目标

在学生学习中,理想也可以理解为学生的短期目标。如果按这道公式计算的话,学生的能力不变,目标越小成就感就会越高。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比较好动,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其他母亲都非常羡慕母亲,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的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去得比平时都要早。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大学。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母亲,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我们来分析这个故事,除了母亲欣赏教育之外。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母亲并没有将自己的孩子放到和其他同学同等的高度,以优秀同学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而是切合实际的为自己的儿子制定了一个小目标。第一次老师说孩子连一分钟都坐不住。母亲并没有以半节课或者一节课都坐好来要求他。而是告诉他一节课能老实的做三分钟就可以了。我们可以想象儿子由三分钟到四分钟到五分钟……慢慢下来,便可以一节课都能坐好了。第二次母亲说他可以超越第21名的同桌,只要前进20名就可以了,这个目标是儿子可以实现的。所以才有了初中没被点名的事件。也就有了后来的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二、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将其扩大

除了缩小理想目标,在这道算式中我们还可以扩大学生的能力。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怎么扩大呢?就是教师的“吹捧”。吹捧,意为夸张地宣扬或编造优点、长处;或为对人和事过分吹捧。在这里我们可以暂且将它作为褒义词使用。

刚刚接触五年二班的學生时,这班的学生着实让人头痛。好学生少之又少,学习习惯、成绩、纪律一塌糊涂。起初我开始无限的打压,一段时间下来,我和学生成了水火不容的仇人。不听讲的更不听讲,不写作业的更不写作业。我静下心来,仔细的分析每一位学生。和家长聊,和班主任聊,走下讲台。在这过程中我发现,只要不谈学习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有趣的。有些学生的知识阅历要比身为老师的我懂得多。于是我列举出每位学生的优缺点。想试着采取放大优点的方法,看看能不能有所改善。

耿子涵同学文采出众,讲评作文时我说:“这将来都是大作家,没准什么时候刘老师就有机会拜读一篇你的成名作呢。那时候你的作业本上的名字我都可拿着卖钱了。”耿同学美美的笑了,好像已经沉浸在自己成名的那一刻的畅想中。作文也真的越来越好了。也可以把后进生的优点拿出来作为扩大其他同学能力成长的目标。张恩维同学是一名后进生,但是他记忆汉字的能力很强。偶尔某个后进生基础知识全对了,我就会说:“你看,这次你全对了,找到记忆的方法就可以赶超张恩维了。”这样既让张恩维觉得自己在记忆字型中是别人的榜样。又让另一位同学觉得自己进步了,让两个人都有了成就感。这样将其能力无限的“吹捧”、放大,便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其追求成功的动力。更重要的是作为目标的同学确确实实有优点,老师经常拿来表扬或者举例的,能够得到同学们认可的。

这样,学生们都会觉得学习有目标,学习有动力。其实,动力的来源就是成就感。也就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后一个需要----自我实现。缩小他要达到的目标,在一定范围内“吹捧”他的能力。让他的成就感爆棚。这便有了学习动机,就像上坡的汽车,给他足够的助力,让他时刻有着追求成功的勇气。

参考文献:

[1]谢云丽.浅谈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J].时代教育,2013(2):105-105.

[2]贾迎秀.浅谈提高学习动力的有效策略[J].商情,2017,000(024):243.

猜你喜欢
成就感勇气
寻找勇气
勇气
勇气
与众不同的勇气
你的勇气如何
浅析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成就感
新课改中英语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的改变
让数学学习焕发活力和光彩
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情
六盘水某学校学科馆员成就感低的成因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