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型人格障碍新冠肺患者突发分离转换症状的临床病例分析

2020-08-31 14:01吴世友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20年4期
关键词:癔症人格障碍情绪

吴世友

【摘要】 本文目的是通过报道病例诊疗过程,呈现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新冠肺患者突发分离转换症状的临床诊疗思路及治疗方案的制定。确诊新冠肺患者为一名 46 岁的男性,因核酸复查阳性,突然出现精神行为异常,表现为不允许医务人员开门及靠近,不停诉说我是新冠病毒,大口向外呼气。有毁物意图。患者拒绝医务人员靠近等症状。既往长期无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常感到空虚、孤独,遇事容易冲动激惹。经多次会诊,被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突发分离转换症状。建议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方法,发放音视频鼓励该患者自我进行正念冥想催眠治疗,并使用帕罗西汀改善情绪,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改善转换症状;心理治疗推荐辩证行为治疗(DBT);社会资源方面,鼓励患者在负压隔离病房内先助己后助人,且医护人员多与患者沟通,但不要过于关注患者症状。

【关键词】 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边缘型人格障碍;分离转换症状;精神科硬核联络会诊;进舱面对面心理疏导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临床资料

患者杨某,男性,46岁,汉族,湖北省鄂州人,已婚,职业高中文化,鄂州鄂钢公司工人。因“发热伴胸闷17天。”确诊新冠肺后转入鄂州雷山医院。患者17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7.6℃,偶有咳嗽、咳痰,为少许白色粘痰,不易咳出,伴胸闷,活动后明显,无恶心、呕吐,无腹泻、腹痛,无咯血、胸痛,2020-02-07就诊于莲花山卫生院,予退烧,止咳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差。雷山医院建成后被指挥部转入雷山医院。指挥部已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不配合提供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查体: 呼吸困难,急性病面容,体温 37. 5℃ ,呼吸 34 次 /分,心率 94 次 /分,血压130 /74mmHg,口唇发绀,端坐呼吸,防护服一体化听诊器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哮鸣音及粗湿啰音。辅助检查:2020-02-15行胸部CT示:肺部感染性病变,病毒性肺炎待排。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入院后复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得知病情后于2020年03月03日11:00突然出现精神行为异常,表现为歇斯底里,不允许医务人员开门及靠近,不停自言自语,说“我是新冠病毒”并大口向外呼气。患者拒绝医务人员靠近等症状,有毁物意图。拒绝沟通,反抗医生测量血压、呼吸、脉搏、心率、指脉氧等。接到管床医生的会诊请求后,因情况紧急决定进行精神科硬核联络会诊进舱面对面心理疏导,争分夺秒地在做进舱准备过程中给患者打电话干预,患者接电话后大口吹气,说我是冠状病毒,然后就挂电话了,再次拨打患者不接。进舱后发现舱内所有医护全部聚集在患者门口,场面一度失控,患者看人越来越多,于是眼珠乱转,更加卖力来劲,念叨我是新冠病毒,我要传染人,欲破坏负压舱窗户而出去,情势紧急,立即疏散医护及患者,并毫不犹豫立刻上前拥抱患者,患者激动地回以拥抱,慢慢见没有人关注他,情绪逐渐平稳。

情绪稳固下来后。握着患者手进行硬核心理干预,面对面心理疏导。

2硬核心理干預,面对面心理疏导

W医生:说说你的困扰吧。

患者咨客:每次看到其他病人核酸阴性出院,我都会感

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

W 医生:根据我们的经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精神状态关系密切,心态好了,只要能吃能喝能蹦能跳,迟早会转阴会出院。

患者咨客:在里面我怕会好不了,即使好了也会被他们传染,我们都是互相嫌弃的,(用力握了握我的手)医生您握紧我的手的时候我感到内心安定,不被歧视,坦诚相待。

患者咨客:我该怎么治疗?

W 医生:治疗建议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方法。我加了你的微信,我会发放音视频并鼓励您自我进行正念冥想催眠治疗,早期使用帕罗西汀改善情绪,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降心率改善转换症状;心理治疗推荐辩证行为治疗(DBT)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您的心态决定病情好坏。自己可以想一下,是不是太心急了,欲速则不达。练习 DBT 中的正念减压,让自己趋于平和,减少情绪失调和行为异常。社会资源方面,可以尝试在负压隔离病房内先助己后助人。

患者咨客:(再次用力握紧我的手)真的是谢谢吴医生了,我们来合个影吧。

W医生:没问题。

合影完毕,患者不像开始那样紧张,也不像开始那样警惕。

W医生:您知道刚才我来的时候您出现什么情况吗?

患者咨客:(痛苦回忆)我好像不受控制,管不住自己,自己在发抖,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上我的身了?新冠病毒,是新冠病毒,我是新冠病毒... ...呼吸困难,自己掐脖子,胸闷、胸痛,啊~哭笑打滚,捶胸顿足,狂喊乱叫。

再次拥抱安抚,患者逐渐平稳。

W医生:你知道刚才怎么啦吗?

患者咨客:怎么啦?我刚才又发病了吗?

W医生:考虑您这是一类由明显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所导致的以解离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疾病。称为分离转换障碍。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意识范围缩小,暗示性强,选择性遗忘或情感爆发等精神症状,但不能查出相应的器质性损害作为其病理基础。

患者咨客:赶快给我发药吧,感觉又好像要出现了。

W医生:好的,马上通知拿药进来。记得按时服药,这个药效果非常好,吃了就会马上好的,也会很快出院的。

患者咨客:(双手合十)谢谢吴医生。

打电话视频连线患者妻子提供:既往血压高,间断服用罗布麻降压,不抽烟,不喝酒。个人史:自幼内向自卑,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不知如何与人相处,遇到外界刺激容易情绪波动。平时在外总觉得别人瞧不起他,感到丢人,平时沉默寡言,嘴巴经常动,不知道念什么,遇到事情容易爆发,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妻子河南人,因患者性格容易爆发,夫妻分居3年,妻子住姑妈家,患者有个女儿,出生脐带绕颈,先天智能低下,12岁开始出现癫痫,服药控制癫痫尚可但经常容易打自己。家族史:其父有失眠史,其母有歇斯底里高情感表达。

嘱托医护人员多与患者沟通,但不要过于关注患者症状。

3讨论

该确诊新冠肺患者心理问题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突发分离转换症状。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基本特征是一种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以及显著冲动的普遍模式,起始不晚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根据最新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的定义,以下是诊断标准:

一种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不稳定以及显著冲突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始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5项(或更多)症状:

1. 极力避免真正的或想象出来的被遗弃(注:不包括诊断标准第5项中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2. 一种不稳定的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以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之间交替变动为特征。

3. 身份紊乱:显著的持续而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

4. 至少在2个方面有潜在的自我损伤的冲动性(例如,消费、性行为、物质滥用、鲁莽驾驶、暴食)(注:不包括诊断标准第5项中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5. 反复发生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威胁或自残行为。

6. 由于显著的心境反应所致的情感不稳定(例如,强烈的发作性的烦躁,易激惹或是焦虑,通常持续几个小时,很少超过几天)。

7. 慢性的空虚感。

8. 不恰当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发怒(例如,经常发脾气,持续发怒,重复性斗殴)。

9. 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症状。

分离(转换)性障碍是一类由明显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所导致的以解离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疾病。解离症状又称为癔症性精神症状,解离症状又称为癔症性精神症状,发病时会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的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而表现为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精神暴发等,转换症状又称为癔症性躯体症状,发病时会将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所产生的不快,以各种各样躯体症状的方式表现出来,故有人把癔症喻为“伟大的疾病”或“疾病模仿家”。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意识范围缩小,暗示性强,选择性遗忘或情感爆发等精神症状,但不能查出相应的器质性损害作为其病理基础。

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病因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各种不愉快的心境,气愤,委屈,惊恐,羞愧,困窘,悲伤等精神创伤常是初次发病的诱因,特别是精神紧张、恐惧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这在战斗中发生的急性癔症性反应特别明显;而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如遭受精神虐待,躯体或性的摧残,则是成年后发生转换性和分离性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少数患者多次发病后可无明显诱因,而以后因联想或重新体验初次发作的情感可再发病,且多由于暗示或自我暗示而引起,发作有利于患者摆脱困境,发泄情绪,获得别人的同情或得到支持和补偿。躯体化障碍的发病与精神因素关系多不明显,精神因素是否引起癔症,或引发何种类型癔症与患者的生理心理素质有关,有易感素质者遇较轻刺激易发本病,本病患者具癔症性格特征者约占49.8%。曾有研究发现,该病患者中,约2/3伴有脑部疾病或曾有器质性脑病,32%的患者曾有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癫痫病史。

患者咨客自幼开始就已经出现边缘型人格的特质,经常表现为慢性空虚、孤独、自我形象不稳定、有轻生的想法、与父母关系疏远等,因既往未经过系统治疗,病情慢性化。在有压力源出现时,躯体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了转换症状。其妻子提供自幼内向自卑,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不知如何與人相处,遇到外界刺激容易情绪波动。平时在外总觉得别人瞧不起他,感到丢人,平时沉默寡言,嘴巴经常动,不知道念什么,遇到事情容易爆发,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妻子河南人,因患者性格容易爆发,夫妻分居3年,妻子住姑妈家,患者有个女儿,出生脐带绕颈,先天智能低下,12岁开始出现癫痫,服药控制癫痫尚可但经常容易打自己。家族史:其父有失眠史,其母有歇斯底里高情感表达。既往血压高,间断服用罗布麻降压,不抽烟,不喝酒。综合以上考虑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突发分离转换症状。建议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方法,发放音视频鼓励该患者自我进行正念冥想催眠治疗,排除相关躯体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肝肾疾病,可使用帕罗西汀改善焦虑抑郁情绪,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改善转换症状;心理治疗推荐辩证行为治疗(DBT);社会资源方面,鼓励患者在负压隔离病房内先助己后助人,且医护人员多与患者沟通,但不要过于关注患者症状。

参考文献

[1]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张道龙.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52-656

[2]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5版)[M].张道龙,刘春宇,张小梅,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52-656.

[3]迈克尔·弗斯特.DSM-5 鉴别诊断手册[M].张小梅,张道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47+203.

[4]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理解 DSM-5 精神障碍[M].夏雅俐,张道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25-126+235-238.

[5] 张道龙.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2-34.

[6] 玛莎·林纳汉.DBT 技巧训练[M].江孟蓉,吴茵茵,李佳陵,译.台北: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5:342-351.

猜你喜欢
癔症人格障碍情绪
探究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三不稳”“一冲动”
一场聚会引发的癔症
家长如何帮孩子摆脱表演型人格障碍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诗癔症
情绪认同
刻板的强迫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