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驱动式网络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0-08-31 15:39张文怡曾准张春香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0期
关键词:案例知识点教学模式

张文怡 曾准 张春香

一、背景及研究意义

《创业基础》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创业课程,传统的教学中除了理论与知识的传授外,也有专门的创业体验与实践环节,例如市场调研、产品设计、迷你创业、商业路演等实践型项目与活动。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加深对创业知识的理解,并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创业过程,掌握创业方法,应用创业工具,激发创业热情。然而,面对新冠疫情的影响下,面对面的校园课堂教学暂别舞台,网络教学成为了当下唯一的选择。然而,对于《创业基础》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说,网络教学是一种挑战。如何让学生在网络教学中也能获得较强的实践感,并能将所学的知识与理论进行应用,成为了创新创业教师思考的核心问题。

案例教学由于其代表性强、互动性高等特点,在传统商学教育中早已有广泛应用[1]。案例教学指的是用案例作为教学主线,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围绕案例进行讨论与分析,并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培养和提升学生在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哈佛商学院及加拿大毅伟商学院是案例教学的先行者,他们的成功经验展示了案例教学可以显著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王心磊等学者进一步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与案例教学具有高度契合性,通过“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思路,可以实现课堂的“翻转”[2]。疫情当下,线下创业实践和体验暂时无法进行,案例教学便可以发挥其情境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成为创业课程的实践抓手。

二、教学设计

传统的在线教学普遍采用“慕课视频+教师辅导答疑/直播讲解”方式进行,仍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单向度的知识传递。由于师生不在同一学习空间,学生的学习状态无法观测。虽然部分慕课平台可以记录视频观看的时长,但观看及学习全靠学生自觉性,观看视频时缺乏专注,甚至视频播放后学生便离开等情况时有发生,慕课的学习效果难以检测及保证[3]。慕课视频是提前录制好的,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且缺乏教学中的互动。疫情影响下的网络教学调查问卷中,不少学生提出希望老师找来更多的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晦涩的知识点。基于创业课程的特点,本文提出以案例为教学抓手,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三个阶段分别进行设计与优化,以教师和学生两个教育主题要素为基点,搭建了三环节多平台的案例驱动式网络教学模式,总体模式如图1所示:

该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有以下三个侧重点:

1、问题导向性设计

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容易分神和疲劳,因此,知识点的拆解与教学设计是网络教学的要点之一。每一节课都需要让学生从学习中有获得感和成就感,才能抓住学习注意力,让课程有效率地进行下去。因此,本教学模式将大纲的章节体系拆解成若干个小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可以用5至10分钟讲清楚。每一节课利用慕课视频+直播讲解完成2-3个知识点的教授,并借助案例进行问题导向性教学,以问题启发和引领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运用新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使学生在学习时有强烈的获得感。

2、案例适切性设计

问题导向性教学对案例的选择有较高的要求,教师所选择的案例必须是契合创业教育目标,满足教学大纲要求,并能使用课程所教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解答的。同时,案例需要贴近学生生活,并且符合中国国情和行业现状。因此,案例的选择和编辑需要精心准备。部分体量较大的教学内容无法用一个案例呈现,还需要教师自行寻找资料并编写多个补充案例进行教学。

案例驱动式网络教学模式的教学主线是案例,因此案例的选择与编辑是至关重要的。主题契合、难度适中、贴近学生的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3、教学互动性设计

网络教学绝不能是“看慕课、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度知识传递,师生的实时互动是网络教学不可或缺的要素[4]。因此,在本教学模式中,师生、生生的交互也是侧重点之一。通过雨课堂直播软件的弹幕、投稿、随机点名、词云分享、答题等课堂互动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的关注度,活跃课堂气氛,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提早做好案例的选择与编辑,并通过雨课堂发布预习作业(包含案例及预习问题),截止时间设定为上课前一天晚上。部分教学内容有较为成熟的案例,可直接选用;其余部分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状况自行编辑。学生通过雨课堂可对案例进行课前学习,并完成预习作业。教师可通过后台检测量化学生学习情况和掌握学生学习轨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可通过班级QQ群提出,教师对提出优质问题的学生给予加分等奖励。这样的做法既有利于教师把握共性问题,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性地解答;也鼓励学生积极完成预习作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课中学习

课中学习环节采用雨课堂进行直播教学,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是点击上课通知进行签到并进入直播课堂。课堂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根据教学目标及内容以及学生课前预习完成情况,教师进行本节课知识点讲解。直播讲解的具体过程为:知识点导入-慕课视频观看-拓展及答疑。本课程以中国大学慕课MOOC为学习平台,精选平台上多门精选优质慕课资源,各取所长,如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李家华教授的慕课《创业基础》与教学大纲契合度较高,作为本课程的主要慕课,但其中对设计思维的介紹较少,因此补充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黄明睿等教师的慕课《创业之路—带你玩转设计思维》;江苏大学梅强教授的慕课《创业计划》对创业计划书的知识点讲述更细致,能更好地辅助学生理解此学习重难点。在慕课视频观看部分,通过分享视频连接、教师给予清晰指令、控制视频观看速度和时间等方法,让慕课观看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讲解过程中,通过发布习题(“临时小测”)、投稿互动、弹幕发送等方式,实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同时也作为考勤的一种手段,保持学生的课堂关注度。

第二阶段:围绕案例进行讨论。借助雨课堂的随机分组和自由分组功能,在学期初便将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各小组推选出一名组长作为牵头人,建立小组QQ讨论群,并邀请教师加入QQ群。所有的小组讨论在QQ群内进行,老师可以随时观察到各组的讨论进展,并及时进行点拨和反馈。案例讨论阶段的具体过程是:案例引入及知识点联系-发布讨论问题-小组讨论-结果汇报及总结。在案例讨论阶段,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各组讨论群动态,设定好讨论及汇报时间限制并严格执行,对于有需要的小组需及时给予点拨或督促。

3、课后复习

通过雨课堂发布课后公告,从雨课堂习题库中布置课后作业,并限时完成。作业形式可以包括个人/小组案例反思报告、展示汇报、知识点测试等。对于部分直播课堂上不好意思提问的学生,提醒学生可课后私信教师,教师通过QQ、邮件等进行辅导。每节课后教师需要对本节课作业进行评分,并从雨课堂后台数据中下载相应线上教学数据,掌握学生学情,跟进学生需求,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及小组给予适当鼓励,并关注和提醒发言、互动不踊跃的学生,及时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四、小结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与运行,《创业基础》课程采用案例驱动式网络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学期末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对案例使用的帮助程度进行调查,学生在回答“案例的使用对学习是否有帮助”时,以0-10表示案例使用的帮助程度,0代表没有任何帮助,10代表帮助非常大。根据237名学生调查数据如图2所示。帮助程度达8-10的人数共有208人,占总人数的87.77%。帮助程度低于5的人数共5人,占总人数的2.11%。

案例驱动式网络教学模式以案例为教学抓手,以雨课堂为教学平台,在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贯穿学习全过程的案例与教学内容契合恰当、贴近当今社会生活,令学生对课堂学习活动产生了一种确定感和可控制感,为学生打造出有安全感的网络课堂学习环境[5],并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雨课堂的互动形式丰富,特别是弹幕交流、投稿分享等即时、匿名的功能受到当代年轻人的喜爱,使得学生更愿意参与互动。调查问卷中,我们对“雨课堂的哪些功能对学生学习有帮助”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课堂弹幕功能高居榜首,237名学生中有超过80%的学生认为实时弹幕是有帮助的。

三环节多平台的案例驱动式网络教学模式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安全感,提升了教学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教学实践与探索已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教学模式也在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开展的疫情阶段在线教学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获得课程类一等奖,对于创新创业类课程及商学课程的网络教学模式有着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少飞,白露明,陈瑜.(2014). 商学案例教学的实施研究. 上海管理科学,36(4),92-97.

[2]王心磊,邓珊,于丹,孙静,刘忻汝.(2018). 案例教学在普适性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汉字文化,216(22),123-124+127.

[3]郗朋,马瑞欣,石常省,唐利刚.(2020). 以直播为特征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高教学刊,15,10-19.

[4]陈春丽.(2020). 基于雨课堂的线上教学实践探讨. 电脑知识与技术,16(15),136-137.

[5]曾芳.(2018). 國内近20年课堂安全感研究述评. 教学研究,41(05),97-103.

★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类项目(人文社科类)“风险资金获得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导向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017WTSCX042)

猜你喜欢
案例知识点教学模式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