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2020-09-01 10:53王晶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王晶

摘要:从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得到了充分实施,农业农村有效发展对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都有重要意义。要充分领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作用,把发展产业作为核心支撑,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抓手,加强农村环境改善,把政策改革作为推力,来推动农业农村的全面升级,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现代化;脱贫攻坚;农村环境改善

王 晶.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J]. 农业工程技术,2020,40(17):3-4.

“三农”问题不仅是国家的民生大计,同时也是确保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着重强调了要全面贯彻并且落实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这不仅是“三农”工作开展的基调,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方向。坚持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一、把发展产业作为核心支撑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强调“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源头和根本,只有发展有规模、有特色的农村产业,才可以让农村产业具有核心竞争力,实现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

1、要穩定农村产业基础

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高档优质和特色优质的粮食作物,对农村区域内的耕地常年性抛荒和土地违法行为要监督抵制。同时要确保农业产量稳定,加强“菜篮子”项目的支持实施,稳定农村生猪生产,保证肉品的自给率,始终让农村整体农业产量稳定在较高范围内。要完善农产品销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农村低质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加快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动农产品生产由生产导向往需求导向转变[1]。

2、突出农村农业特色

按照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坚持“一县一特色”的发展原则,让乡村振兴的发展走出一条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在抓特色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龙头带动,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村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乡村农业还需要在品牌乃至精品上下工夫,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业品牌。

3、保证农产品的供给稳定

尽可能减少市场需求的波动性干扰,积极推进农产品订单化产业建设。由相关主要部门统一安排,为农业生产者和农业消费者建立起联系通道,保证农业供给稳定性。在实施中需要注意,这并非是计划经济的相关范畴,而是市场经济供需的有机结合。

4、把发展产业作为核心支撑

把农业进行延伸拓展,形成包括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以及服务的完整农产品体系,不仅节省相关成本,同时也让农产品产生了更大的附加值,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还可以根据农村地域特色,推进农村农业与休闲、旅游等新兴服务业融合,让农业发展更贴合市场需求,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抓手

精准扶贫要有效解决急需解决的现实贫困问题,是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攻坚战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只有将精准扶贫作为重要抓手,真正做到让农民群众富起来,才能让农业农村实现整体发展,赢得农民群众的拥护爱戴。

1、优化工作机制

全面贯彻相关文件精神的指示,在农村基层贯彻落实精准扶贫责任机制,以脱贫人员为服务对象,以政策实惠为基础,做到真正将基层党组织作为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将具体贫困户的脱贫责任进行划分,落实到人,通过脱贫绩效考核来促进脱贫攻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相关部门要加强资金拨付,对脱贫攻坚项目实施和收益分红等各个阶段加强监督,杜绝违法行为。

2、完善政策体系

把“贫中之贫”和“艰中之艰”作为首要攻坚对象,对深度贫困群体,推动兜底保障政策体系落实。比如:全额代缴低收入人口基本医疗保险,低收入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下降50%、报销比例提高5%,医疗救助标准提高至基本医保封顶线的50%以上,以及对一些农户基本生活用水和用电费用进行补助。

3、保障农民根本利益,确保脱贫落到实处

在农村发展中聚焦产业提质,坚持不懈地开展农业招商,对农业重大项目加大建设力度,补足短板,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通过规划引领,将农民切身利益当成脱贫攻坚的支撑保障,促进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加强农村环境改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在推动农村发展的同时,也要让乡村“美”起来,使农村的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将改善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让农民群众有足够的幸福感和安全感[2]。改善乡村环境,是指按照基本村、标准村、示范村对号入座,开展乡村清洁行动。

1、做好农村的人居环境治理

对农村群众的居住环境进行有效治理,实施人居环境治理的三年行动计划。当前乡村清洁行动重点是做好“厕所革命”,对如厕环境进行有效改善,彻底解决私圈乱厕和厕所遍地的问题。投入使用环保型卫生间,有效整治脏乱差的环境。“厕所革命”的有效实施应解决“重面子轻里子”的现象,很多农村地区只追求外观的“高大上”,花大价钱买高档设备,而忽略了实用性。

2、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完善垃圾分类基本设施、倡导合理投放垃圾是环境治理的关键。通过制作宣传和书写宣传标语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村群众的垃圾分类意识,实现“要我分类”到“我要分类”的转变。完善垃圾分类设施,为农户配备垃圾桶,为各村配备垃圾车,乡镇要有转运车,各县要有处理厂,做到分类指导实施,分类处理,将垃圾分类落到实处。

3、加强和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

满足农民群众的生活要素需求,也是让乡村“美”起来的关键。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巩固工程来保证农村群众的用水安全。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行动计划的落实,方便农村用电。对农村的交通道路进行改造完善,加强自然村的沥青路建设,不仅方便了乡村群众出行,也让农村保持整洁的村容。

四、把政策改革作为主要推力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不仅要加强对“三农”问题的政策研究,还需出台一系列有足够含金量和惠民性质的重大政策。为了突出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要对一些公共资源进行均衡配置,推动城乡经济要素的平等置换,对农业发展进行完善保护。

加强农业农村法治建设,依法推进乡村振兴,为农业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加强农业的综合执法,做到依法兴农和依法护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力。通过加强“三项补贴”制度的落实,为农村补贴提供合法依据。乡村振兴法治保障工作的完善要坚持立法先行,让每项立法都反映人民意志并得到人民拥护。在农村地区要大力开展农村法治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民群众做到知法于心和守法于行。普法是知法和守法的前提,也是乡村振兴法律保障的重要内容。

除了制定出相应政策以外,也要不断深化改革,在外部政策倾斜投入的同时,通过内部不断改革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处理好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推动土地流转政策内容的落实,在保证农民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加强土地利用效率。在土地流转推进过程中,坚持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使土地流转更具抗风险能力。此外,还需合理确定土地经营规模,要对土地过度集中和片面追求规模效益的问题进行治理。

五、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现代建设的内在需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只有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扎实有效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 张国坤.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 上海农村经济,2019,377(01):6-9.

[2] 韩长赋.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 农业工程技术,2019,39(08):7-9.

猜你喜欢
农业现代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