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体系下受助学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2020-09-01 10:29曹馨蕾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感恩教育途径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厅 2018 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科研项目《高校资助体系下受助学生感恩教育与隐性资源开发》(编号:2018WQNCX170)

【摘 要】 文章分析了高校资助体系下受助学生感恩意识和行为存在的问题,有少部分受助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大多数受助大学生能怀感恩之心,但感恩意识和行为不一致。剖析了高校受助学生感恩意识和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受社会不良影响,高校感恩教育形式化,家庭感恩教育缺失等。提出了受助学生感恩教育途径,要积极营造感恩氛围,宣传感恩事迹榜样;创新高校教育机制,开展感恩教育实践;重视家庭感恩教育,塑造健康向上人格。

【关键词】 高校资助体系;受助学生;感恩教育;途径

感恩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当代大学生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修养,[1]更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重点内容。自 2007 年国务院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以来,各高校多措并举,不断提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范围和力度,通过建立奖助贷减免补等多位一体的助学体系,[2]积极开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工作,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但如今高校部分受助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缺少感恩的情怀,将社会、他人给予的关心、关爱视作理所当然,丢失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影响社会进步。本文通过对高校资助体系下受助学生感恩意识和行为的研究,探索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资助体系下受助学生感恩意识和行为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受助学生感恩意识淡薄

在各方的关怀和慷慨资助下,绝大多数受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他人给予的温暖,心怀感恩之心,并表达出对于他人关爱和帮助的感激之情,但也存在一部分受助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第一,对家人的养育之情不知回报。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一些受助学生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追求与其他学生的“平等感”,肆意花费,甚至不惜代价进行网络贷款,满足购买欲,荒废学业,不求进步,给家人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不但没有表达感恩之心、表现报恩行为,反而抱怨父母没有给他们创造一个富裕的环境。第二,对老师的教育之恩不知感恩。学生的成长发展离不开老师的辛劳付出,然而有部分学生对老师并不尊重,见到老师形同路人;课堂上无视老师存在,吃东西、玩手机、随意缺课迟到、随意进出课堂,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更有甚者取笑、顶撞老师,他们觉得老师教书育人是理所当然的。第三,对国家和社会的帮扶之恩不知感激。为了帮助广大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帮扶政策,各高校也采取了各项措施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帮扶,部分学生对来自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资助不思回报,认为“我穷我有理”,我家庭经济困难就必须获得同情。或者认为“我学习成绩好,拿资助是应该的”,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为了争取资助金而发生“比穷”、“炫穷”等恶性事件;还有部分贫困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顺利完成了学业,在有能力偿还时却恶意拖欠贷款,逾期不还,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二)感恩意识和行为不一致

近年来,社会、学校等方面意识到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已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感恩教育,但效果却还不够明显。通过问卷调查和专门访谈了解到,超过67.5%的被调查的大学生认为他们不缺感恩之心,但不知如何表达感恩之情。大部分学生想感恩,但却不懂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感恩行为,缺乏感恩途径和表达途径阻碍了感恩行为的实现,导致感恩意识和行为的脱节。另一方面,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有着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做好了报效祖国的思想准备,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大学生的价值信仰出现了些许偏差,对感恩教育存在着某些困惑,甚至出现了抵触心理。他们认为大学生应着力加强智力发展,应重点提升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教育,感恩意识培养是中小学才有的“小儿科”。[3]因而他们接受感恩教育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并不高,使得大学生感恩教育过程困难重重,教育实效大打折扣。

二、高校受助学生感恩意识和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受社会不良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今社会接受着多元文化的洗礼,经济利益思想逐步占领高地,引导人的行为活动,“认钱不认人”的悲剧不断上演。在这样一种开放且多元的经济和文化氛围中生活,大学生思想上也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一旦缺乏正確的价值判断,则非常容易产生偏离的价值观。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价值理念逐步出现,人们越来越追求自身利益,唯利是图,以自我为中心,越来越没有社会责任感。这种功利主义思想,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此外,在各种文化思潮不断交织的背景下,我们本该继承和弘扬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优秀文化传统正逐渐被弱化,利益至上的观念使得富人获得了崇高的社会地位,而真正甘于奉献社会的人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而这些现象,将给涉世之初的大学生产生不少负面影响。[4]置身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非常容易丧失感恩意识。

(二)高校感恩教育形式化

近年来,感恩教育在部分高校已慢慢开始得到重视,但是专题的感恩教育偏少。即使是有开展感恩教育的高校,往往也仅局限于开一次感恩教育讲座或者一次感恩实践活动。另外,高校教育工作者对于感恩教育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相对单调,缺乏对贫困群体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关注。过于直白、硬性、频繁的感恩教育,忽视对学生感恩行为的侧面培养与引导,反而容易令人反感、排斥。另一方面,国家和高校对学生的资助政策上,强调的是“无偿”提供的原则,这样的政策导向,使受助者权利与义务相分离,即学生在获得资助时,无须承担一定的义务,这种受助者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的不对等使部分学生养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认为因家庭经济困难获得资助理所应当。这种权利与义务的相背离,不但不利于受助学生自强自立精神的树立,也不利于学生感恩祖国、回报社会的意识培养。

(三)家庭感恩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对个人的感恩意识培养意义深刻。苏联教育家戈别奇亚说过:“家庭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极为重要,善良、富有同情心、热爱祖国、尊重各族人民等品质就是在童年初期养成的。”[5]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家长更愿意将精力花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孩子的道德、情感、人格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加之现在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家人过分的溺爱往往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待人接物会更显自私。“只要孩子好父母再累也值得”的普遍心理,使得本该双向互动的亲子情感关系沦为父母对孩子无限奉献的单方面付出,无形之中弱化了对子女的家庭义务,错失了家庭教育的机会,让孩子认为家人为自己付出是天经地义的事,导致他们往往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更谈不上尊重和关爱他人,“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导致感恩情感的缺失,对家人的关怀毫无感激之情。

三、高校资助体系下受助学生感恩教育途径

感恩心理往往可通过环境的影响和平时的学习中逐步强化,逐步唤醒内心感恩意识,用意识指导感恩行动。当前,大部分受助学生有感恩意识,但感恩行为还严重缺失,积极探寻新形势下受助学生感恩教育途径极为重要。

(一)积极营造感恩氛围,宣传感恩事迹榜样

积极发挥宣传作用,营造感恩文化氛围。网络时代深刻变革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积极发挥媒体宣传中的感恩教育资源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可结合时下热点话题和受众喜好,发布具有新意和针对性的教育内容,有效表达感恩及其内涵。鼓励文艺作家积极创造感恩类的歌曲、视频、小品等,通过网络、短视频平台等广为传播,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社会氛围。深入挖掘感恩事迹,树立感恩道德榜样。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效应,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大力宣扬知恩报恩的正面案例,挖掘广泛存在的红色革命资源,引导和鼓励人们认可和效仿崇高的道德品质。如针对防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务工作人员,可以充分挖掘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畏生死,逆行而上的精神,感恩他们在这场“战疫”中的无私奉献,引导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感恩观,提升爱国情怀,提升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二)创新高校教育机制,开展感恩教育实践

创新感恩教育课程,优化道德考核机制。首先,高校可将感恩教育课程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设置专门的学时和学分,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和规范的感恩理论培训。其次,要完善国家资助政策中受助人的权利义务关系。高校在制定相关资助政策时,通过明确受助学生的义务条例,达到树立学生感恩意识、践行感恩行动的目的。如可明确要求受助学生每年必须参加定量的公益劳动或志愿者服务,并分发记录手册,及时登记。通过学生填报,学院审核的工作流程,将感恩的要求落到实处,提升學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创新感恩主题活动,营造校园感恩氛围。首先,高校可以成立专门的感恩社团或组织,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通过评选感恩先进典型、拍摄微电影、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鼓励大学生用真情实感和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心。其次,高校可充分利用重要节日的寓意和物质资源,如校园人文景观、校园媒体等文化载体,免费播放一些感人节目,或是在课间播放感恩励志公益广告,共同打造良好的感恩校园文化。再次,要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中,为大学生感恩情感的培养和升华提供新的平台。如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志愿活动、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给予经费支持,鼓励把感恩教育向校外延伸,充分利用好校外教育资源。通过积极导向,引导学生躬身践行,在实践中树立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

(三)重视家庭感恩教育,塑造健康向上人格

优化家庭感恩氛围。言传身教是推动感恩教育最为推崇且最有效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使孩子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为人处世中用自己的言行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暗示,才能正己化人。通过孝敬长辈、相互扶持、奉献社会等实际行动,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感恩表达和亲情回报,从而激发他们感恩意识。重塑家庭感恩情怀。家长要转变家庭教育的重心,既要注重智力教育,但也不能忽视德育发展。家长要适当提出要求,改变中国父母不求回报的溺爱心态和对孩子和长辈羞于表达的心态,同时要正面引导大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大胆对父母、老师、朋友表达感激之情。鼓励他们丰富人生阅历,在社会实践中和与他人的比对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领悟感恩的真谛。

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营造感恩社会氛围,完善高校资助体系,强化家庭教育作用,不断引导和提升受助学生常怀感恩情感,主动践行感恩行为,是感恩教育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刘婷婷.“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 渤海大学.2014.

[2] 梁祖菲. 困境与应对:资助体系下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24(11):17-18.

[3] 李红海,李雯倩.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价值特性与实践思考[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98-103.

[4] 吴殿峰.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D]. 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5] 陈冉.“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以武汉地区部分高校为例[D]. 四川农业大学.2012.

【作者简介】

曹馨蕾(1989—)女,汉族,广东梅州人,研究生,嘉应学院助教(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感恩教育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几个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浅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