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州港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10#泊位工程码头基槽炸礁碍航影响的评估

2020-09-02 03:21
福建交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药量泊位冲击波

赵 敬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厦门 361022)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处于宁德三都澳内西北部,与漳湾作业区9#泊位相邻。码头泊位等级为4 万吨级,水工结构按照靠泊5 万吨级散货船进行设计,预留有滚装船靠泊功能。 装卸货物以钢材、石材、化肥、机电等为主,年吞吐量设计为145 万t。 陆域形成总面积约9.47 万m2。

2 工程平面布置

2.1 工程总平面布置

本工程10# 泊位水工主体为重力式沉箱结构, 呈满堂式布置(图1)。本工程毗邻已建的漳湾作业区9# 泊位,码头前沿走向为111.3°~291.3°。码头为满堂式布置,前沿线布置在9# 泊位东侧延长线上,总长234 m。 码头面高程为9.1 m(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下同),码头平台长200 m,宽30 m。 10# 泊位码头东侧端部布置一个系缆墩,通过钢便桥与码头平台之间进行联系。 系缆墩平面尺度为10 m×10 m,钢便桥平面尺度为24 m×2 m。

图1 本工程10# 泊位总平图

陆域由前后方堆场组成, 形成总面积约9.47 万m2。前方堆场与码头前沿作业平台相连,南侧为新建驳岸,西侧与9# 泊位相邻,面积约1.91 万m2;后方堆场东侧、北侧为新建护岸,西侧与9# 泊位相邻,面积约7.56 万m2;陆域面高程为+9.01 m。

2.2 工程水域平面布置

本工程10# 泊位码头前沿停泊水域宽度为65 m,设计底高程-13.7 m,满足5 万t 及船舶靠泊要求。本工程回旋水域为椭圆形布置,与8#、9# 泊位共用,长短轴分别为669 m、446 m,设计底高程为-10.0 m。

2.3 工程结构型式

本码头持力层为卵石或中风化花岗岩,水工主体采用重力式沉箱结构。 由于本工程基槽抛石较厚,标高-17.7 m以下抛石基础抛填5~300 kg 块石, 标高-17.7 m 以上抛石基床抛填10~100 kg 块石,基床顶面高程-13.7 m。

如图2 所示,码头基床上放安放钢筋砼沉箱。沉箱上方现浇C30 砼胸墙。 沉箱用10~100 kg 的抛石棱体进行回填。工程系缆墩长×宽×高=10 m×10 m×2.5 m,采用4 根直径2 m 灌注型嵌岩桩, 桩基进入中风化花岗岩有效深度不小于8 m。 墩台通过钢便桥与码头平台连接。

图2 码头结构立面图

3 基槽爆破工艺

3.1 基槽炸礁

本工程基槽炸礁约2 万m3, 采用炸礁船钻孔爆破,抓斗挖泥船清礁工艺。 基槽炸礁区域(图3)位于系缆墩,紧邻泊位东侧已有山体。 高潮位时,水深约6~20 m,炸礁设计底高程-13.7 m,炸礁前沿线区域与港池设计底标高齐平。

工程准备1 艘600t 炸礁船进行炸礁施工。 船上配备RTK-GPS 操作系统,由GPS 进行定位,可以全天候进行施工定位。液压动力系统控制炸礁船的升降,移船定位靠绞锚进行。炸礁船可在定位后靠支撑桩撑起,炸礁船稳定性高、定位准确,炸礁船升起后可放松锚缆进行作业,钻孔施工时不影响其他船只交叉作业, 安全上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

图3 基槽炸礁区域一般断面图

3.2 钻孔工艺及爆炸物品种类的选取

本工程在炸礁钻孔前,需先下套管,然后沿着套管将钻具放入底部。在钻孔过程中为了将碎渣排出孔外,需要一边提升钻杆一边送风吹水。另外,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高程之后,为了防止碎石或者泥沙堵塞钻孔,需要多次反复抬高和下落钻孔,排出碎石和泥沙。当一个钻孔成形后立即装药,如此往复操作作业。本工程采用防水性能较好的高能乳化炸药, 并将乳化炸药装入PVC 塑料管内,能够大大减小水压和水的浸泡作用对炸药的负面影响,取得更好的爆破效果。在入水之前,起爆用的塑料导爆管雷管将进行防水处理,确保其安全性。

3.3 装药

为了防止钻孔碎石和海底泥沙回淤堵塞钻孔, 在完成一个钻孔之后应当立即装药,如此往复操作。并且装药过程需注意用装药杆将其装至钻孔底部, 随即用大于10 mm 的砾石夹颗粒较大的中沙进行堵塞。 如下图4所示,当钻孔长度大于3 m 时,应当设置两个起爆体。

图4 装药结构示意图

4 爆破安全距离核算

4.1 爆破地震波的安全距离

按照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JTS204-2008),爆破地震波的安全距离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Q——一次起爆的炸药量(kg);

R——安全距离,m;

V——安全速度,参照表2 数据,本工程取5.0cm/s;

K、α——分别为岩性的导数和衰减指数, 参照表1的数值,本工程取K=250,α=1.3。

表1 爆区不同岩性的系数K 和衰减指数α 值

表2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根据规范公式的计算结果, 本工程爆破地震波的安全距离与最大装药量的关系如表3 所示。

表3 安全距离与装药量关系表

因此,为保护岸上构筑物不受爆破地震波损坏,取爆破区距码头的距离150 m 为最小安全距离, 根据上表的计算数据, 本次爆破在离保护对象150 m 范围外设计最大起爆炸药量为401.66 kg。 正式炸礁前,先采用单孔药量32 kg、单次总起爆药量380 kg 进行试爆,将不会对9#重力式码头造成负面影响。

4.2 水中冲击波的安全距离

(1)爆破对水中人员、施工船舶安全距离

根据技术规范, 本工程水下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对水中人员、施工船舶的安全距离按表4 进行确定。

表4 本工程水中冲击波安全距离表

本工程单次总起爆炸药量为380 kg, 根据表4 计算结果,在工程爆破前,需要确保安全水域距离1400 m 内无其他人员在水下作业。 需要对半径250 m 的水域进行封航, 需要利用甚高频等一切有效手段与其它过往船舶进行联系。 确保起爆水域,水上水下人员、船舶清爽后再进行起爆作业。

(2)水中冲击波对养殖鱼类的影响

按照《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相关规定和《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JTS204-2008)有关规定,水中冲击波超压峰值对鱼类影响安全控制标准如表5 所示。

表5 水中冲击波超压峰值对鱼类影响安全控制标准

距离本工程附近700 m 范围之外有大片网箱养殖区域,且均属于高度敏感鱼类,鱼类对冲击波影响临界值为0.005 MPa,极易受到水下爆破的影响,施工控制难度大。水下冲击波声压值计算根据施工区域、地理环境、水深条件等的不同而不同,目前暂无统一的理论计算公式。为保证水下爆破的安全,采用小药量爆破,并设置传感器,经几次现场试验后,最终确定爆破药量。渔排养殖区的安全距离、装药量与水中冲击波压强关系按表6 确定。

表6 不同距离和爆破药量冲击波声压估算值(kPa)

综合 《爆破安全规程》、《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规定和水下钻孔爆破施工特点,实际施工中,除控制最大段装药量外,还严格控制每次起爆总药量。确定本工程单次起爆的炸药量不得超过380 kg, 并且单孔最大装药量不得超过32 kg。

4.3 爆破安全警戒距离

根据《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相关规定,在本工程炸礁起爆时, 确保将安全水域距离1400 m 内无其他人员在水上水下作业,并按要求做好安全警戒。 起爆时距爆破点250 m 范围内的两端航道处进行封航,封航时间30 min,起爆时严禁过往船舶及进港船舶闯入警戒区,同时岸上距离爆破点200 m 范围内进行封路, 起爆时严禁过往车辆及人员闯入警戒区。

5 小结

本文通过分析码头基槽爆破工艺, 基槽炸礁工艺及爆破物品种类和装药工艺参数等,结合相关技术规范,对爆破地震波的安全距离、 水中冲击波的安全距离进行核算分析,并根据水上水下作业安全距离,设置必要的封航区域和警戒区域, 减小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对通航水域的影响,保障施工通航安全。

猜你喜欢
药量泊位冲击波
爆炸切割冲击波防护仿真研究
爆炸冲击波隔离防护装置的试验及研究
两倍药量
防护装置粘接强度对爆炸切割冲击波的影响
公共停车场内过饱和停车诱导研究
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半月板撕裂
我国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应如何设置
复杂山区三维地震勘探采集参数研究
惠州港荃湾港区通用码头某泊位超限靠泊码头水域及航行条件适应度论证研究
近地面爆源爆炸成坑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