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康复训练干预运用于矽肺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0-09-02 06:39陈少霞张祎茜张江平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呼吸功能生存质量健康教育

陈少霞 张祎茜 张江平

【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肺康复训练干预运用于矽肺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矽肺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行肺康复训练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干预前后的肺功能、血氧饱和度、生存质量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第1秒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呼吸肺活量(FVC)及第1秒呼吸末容积与用力呼吸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血氧饱和度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矽肺患者运用早期肺康复训练干预效果佳,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情况,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肺康复训练 健康教育 矽肺 生存质量 呼吸功能

doi:10.14033/j.cnki.cfmr.2020.17.07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0)17-0-04

The Effect of Early Lung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Silicosis Patients/CHEN Shaoxia, ZHANG Yixi, ZHANG Jiangping.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0, 18(17): -168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arly lung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silicosis patients. Method: A total of 68 patients with silicosi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routine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4 cases in each group.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performed in the routine group,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tervention was perform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group.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 lung function,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Result: After intervent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The first second end expiratory volume (FEV1), forced respiratory vital capacity (FVC), the first second end expiratory volume and forced respiratory vital capacity percentage (FEV1/FVC),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early lung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silicosis patients is good.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ulmonary function and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Health education Silicosis Quality of life Respiratory fun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Zhuhai 519000, China

矽肺又被稱为硅肺,其主要由长期大量游离的二氧化硅被吸入肺内所引起,患者常因肺纤维化而出现呼吸短促,严重影响了生存质量[1]。临床上尚无根治的方法,常采用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模式,通过帮助患者树立健康意识来促进患者健康行为,从而缓解病情的发展[1]。但其内容较为普遍且缺乏对患者肺功能的早期训练,故对改善患者肺功能、生存质量等的效果不佳[2]。而早期肺康复训练可通过增强胸部肌肉及膈肌的活动度而发挥加深患者的呼吸幅度、减慢患者的呼吸频率、增大患者的肺通气量的目的[2],其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等。故本文研究了早期肺康复训练干预运用于矽肺患者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胸外科治疗的矽肺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40~65岁;(2)经相关治疗病情基本稳定;(3)精神状态尚可,能对答如流。排除标准:(1)既往患有精神疾病,意识障碍;(2)沟通障碍;(3)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常规组男15例,女19例;年龄51~60岁,平均(55.37±4.89)岁;病程4~9年,平均(6.32±1.81)年;接触粉尘工龄13~20年,平均(16.38±3.25)年;矽肺分期:Ⅰ期18例,Ⅱ期11例,Ⅲ期5例。观察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52~61岁,平均(56.64±4.72)岁;病程5~9年,平均(6.51±1.92)年;接触粉尘工龄14~20年,平均(17.14±3.36)年;矽肺分期:Ⅰ期16例;Ⅱ期12例;Ⅲ期6例。两组以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日常生活护理、药物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有效沟通,并及时掌握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其心理状况,嘱其重视健康知识宣教,调动患者积极进行健康活动,从而缓解其心理压力;科室可通过定期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举行座谈会等方式保证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性的健康宣教活动,每次时间控制在1 h左右。并由责任护士每日对患者行矽肺相关知识宣教,告知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戒烟)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及如何正确进行咳嗽排痰。

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行早期肺康复训练,具体,(1)呼吸训练:①嘱患者行缩唇式呼吸,指导患者采用鼻深吸气,在嘴唇半闭(使嘴型类似口哨)時使气体缓慢从狭窄的通道呼出,一般每次呼气时间需要4~6 s,训练3次/d,15 min/次。②嘱患者进行立式呼吸,患者立位使双腿并拢,在抬壁时吸气,落壁时缓慢呼气,3次/d,15 min/次。(2)有氧运动: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慢走、太极等,并在进行有氧运动时配合有效的呼吸运动,用鼻吸气,嘴缓慢呼气。(3)体能训练:根据患者体力情况嘱患者每日进行腹式呼吸的行走运动,逐步增加患者的运动量,尽量每周可增加500步,力争达到5 000~6 000步/d,但应避免过度疲劳,若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停止。(4)营养支持:嘱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同时正确地补充营养,培养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干预前后的肺功能、血氧饱和度及生存质量情况。(1)临床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呼吸功能得到极大提升;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只有部分得到改善,呼吸功能较前提高;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呼吸功能均无变化,甚至加重。(2)干预前后分别用FEV1、FVC及FEV1/FVC%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评估。定期测量患者的指端血氧饱和度。(3)干预前后采用生存质量量表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包括心理、生理、环境和社会4个方面,共24个问题,每项分值为1~5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肺功能、血氧饱和度及生存质量)采用(x±s)表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临床效果)采用率(%)表示,组间行字2检验,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行两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存质量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3 讨论

矽肺为尘肺中病情发展最快、危害最大的一种类型,患者多有刺激性咳嗽、胸闷及气促等临床表现,当并发肺结核时还会出现大量咯血[3],对患者的肺功能及生存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健康教育可为患者树立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故临床可采用日常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干预。但其对患者早期肺功能的训练关注不够,故对患者肺功能、血氧饱和度及生存质量等的改善效果达不到临床预期。故本院推出了早期肺康复训练,其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可为患者提供系统的、有计划性的肺康复训练,可能对改善患者肺功能、血氧饱和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更佳。

肺康复训练的主要对象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肺康复呼吸、运动训练指导,可缓解或控制患者的急性临床症状及相关并发症;其可发掘患者的呼吸功能潜力,使患者争取在日常生活中能达到最大活动量,从而提高对运动和活动的耐力,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肺康复训练通过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提高呼吸效率,从而改善缺氧状态,并进一步提升肺功能[4-5]。

矽肺患者由于肺部纤维化对肺的扩张造成影响,且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的肺容量逐渐减少,直接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受损,影响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从而降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6-8]。FEV1、FVC、FEV1/FVC%为常用的反应机体肺功能的指标,指端血氧饱和度可直接反映出机体氧合情况。本研究示,干预后观察组的FEV1、FVC、FEV1/FVC%水平及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早期肺康复训练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缺氧状态。分析原因为肺康复训练中的呼吸、有氧运动和体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协调能力,从而增强呼吸机耐力,增加摄氧量。同时健康教育加强了患者对疾病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促进患者戒烟等健康行为,从而进一步改善肺功能[9-11]。

此外,矽肺患者由于临床治疗复杂和疾病影响,极大地降低了生存质量。本研究示,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早期肺康复训练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原因为常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进行健康行为,从而缓解病情的发展。同时肺康复训练可通过膈肌的深缓呼吸,改变潮气容积,从而增加肺泡的通气量,进而有效缓解患者胸闷、气促等症状,进一步提高其生存质量[12]。

综上所述,早期肺康复训练干预运用于矽肺患者能有效提高肺功能和血氧饱和度水平,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斌斌,王丽,范槐芳,等.煤工尘肺与矽肺患者肺功能损伤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9,45(2):81-84,88.

[2]乔蕾,薛丽,王雪梅,等.健康教育与营养对矽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干预作用[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7,43(4):268-271.

[3]于美玲,邢杰.机械振动排痰联合缩唇呼吸训练在矽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9,40(1):25-28.

[4]王鑫,蒋红,于海涛,等.矽肺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8,36(11):844-846.

[5]柳湘洁,姚弘毅,涂艳,等.呼吸康复训练联合百令胶囊对矽肺合并COPD患者炎症反应及肺纤维化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8,24(4):480-483.

[6]李红霞.早期康复活动对矽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8,44(4):297-299.

[7]江明憓,莫平红.健康教育联合肺康复对矽肺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8,44(3):223-224,227.

[8]李春紅,王飞.百令胶囊联合呼吸康复训练对矽肺合并慢阻肺患者白细胞介素-6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5):139-141.

[9]孙艳军,孙俊,刘蓉.健康教育联合肺康复训练在矽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9,45(4):319-321.

[10]何海英,杨秀芳,李丽君.家庭管理指导对矽肺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2):126-127.

[11]刘长芝.健康教育配合呼吸肌锻炼对煤工尘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4,30(17):2392-2394.

[12]方晓明,刘茗,黄燕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老年患者开展早期肺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9(6):531-534.

(收稿日期:2020-02-21) (本文编辑:何玉勤)

猜你喜欢
呼吸功能生存质量健康教育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维生素D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呼吸功能分析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与未合并肺气肿患者的临床对比分析
胸外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呼吸康复方法对COPD气流受限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