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友善价值观的三个道德面向

2020-09-02 06:55叶舒凤
文教资料 2020年17期

叶舒凤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一种德”。应从学理层面阐明友善观的道德属性,推进和拓宽友善价值观的理论研究与培育实践。友善观的德性之维,体现在友善表达个体的道德品性而非道德规则;友善观的公民美德之维,表现在友善是公民在公共领域的美德内容;友善观的社会主义道德之维,呈现在友善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友善价值观的三个道德面向特质,有助于将友善观培育作为一项道德教育对待,并结合道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一般性规律,为友善价值观培育提供一条培育思路。

关键词: 友善价值观;道德面向;公民美德;社会主义道德

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观得到党和政府极力倡导,并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观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重新审思友善价值观的本质与内涵,深化友善观的基础理论认知,对于培育友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学界对友善的理解和阐释未能从道德维度深化,导致友善观的培育缺乏伦理道德的思考理据,在培育实践中缺乏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一种德”。从道德层面论证友善的道德属性,阐释友善道德的多重面向,以及从道德维度思考友善观的培育路径和方式,对推进新时代友善价值观认同与践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德性之维:友善表达个体的道德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从学理层面阐释友善价值观的德性之维,更能深化对友善作为道德品质的理解。我们讨论友善何以是一种德,从德性角度认识友善及意义。

当代德性伦理学对道德的理解,仍然有别于现代占主流地位的规范伦理学的理解方式。在规范伦理学看来道德等同于道德规范。这有两个致命性问题:第一,把道德等同于道德规范理解,妨碍人们对道德本质之丰富性与复杂性的深刻把握。究竟是培育有道德品质的人还是让人遵守道德规范?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域。前者是德性伦理学最强调的理论部分。德性论把“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视为自己理论的特征。围绕“成人”的理解思路,德性论从道德主体内在深究道德发生的根源性解释。在德性伦理学的研究者们看来,培育道德等同于使一个人具备道德品质。但是,规范伦理学的理解,将“我应该做什么”和“我是否履行了道德要求”作为考察的重点。换言之,规范伦理学将行为而不是行为者,作为道德的考察对象。如果把这种理解植入友善的思考领域里,就会发现友善行为的承担者并不重要,而是友善的行为更重要。但是,友善价值观培育的关键,不仅在于让人们做出友善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个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友善之人。第二,把道德视为道德规范,简化了培育道德的步骤,阻碍道德培育的效度。规范伦理学与德性伦理学有各自对于道德的理解方式和道德培育的方法。规范伦理学将道德的培育,简化为只要行为者能够遵守道德规范,按照道德要求行动就可。至于面对何种情境,主体内心是否拒绝道德规范等这些限制,规范伦理学认为不值得作出太多关注。因而,按照这种培育方式,友善价值观培育,就是在告诫主体,哪些是友善的,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属于友善的规范要求。除此之外,更不会关注行为主体的自身状况。显然,这样的方式不正确、不科学。我们倡导的友善价值观和友善的道德,目的是通过一定的培育方式,把公民培养成友善之人,成为有温度和具备善良情感的人,而不只是了解道德规则,按照道德规范行动的毫无人情味的行为机器。

前面论述的规范伦理学与德性伦理学是从不同理论立场理解友善,一方面更加深入理解友善价值观的德性肌理,另一方面有利于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这两层认识分别有助于深化友善价值观的理论和友善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尤其是后者,正是在德性倫理学的德性养育方法层面上,讨论友善,使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能够以崭新的、恰当的方式出现。

展开来看,当前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都是从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立场和角度思考这些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价值观内容之间是有区别的。国内学者从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分别是国家、社会和个人。但是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观并不冲突,需要融合在一起对公民进行培育。因此,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把三者统一起来,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回到我们研究的重点,友善价值观在当前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一直作为价值哲学领域的问题研究,也有从传播学的立场思考它的宣传和培育的路径。尽管我们对于友善价值观的记忆已经十分深刻,但是,友善价值观培育的重点,不是记住它或者认识它,而是如何使用它。如果把友善作为一种道德来理解,那么友善培育的问题就变成培育公民友善道德品质的问题。因此,我们采用何种立场和理论视角看待友善,会影响采取何种形式和路径培育友善。

本文认为,对友善的理解,应采用德性伦理学的认识视角,将友善视为一种德性(德目)。据此解释,可以把友善描述为:是一个人对他人、自然界和社会等一切事物展现的优秀的道德品质,这种品质体现了个人的友好和善意,同时能够外化为个体自觉的道德行动。德性的知、情、意、行等方面,都能在友善德性的结构里呈现。我们从德性论的理论立场讨论友善,给友善下定义,以此方便后面的操作,包括从德性论的角度思考培育路径等问题。

二、公民美德之维:友善是公民在公共领域的美德内容

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一直未出现公德,或者说,没有出现普遍适用性的伦理。在中国近代,国内知识分子针对中国注重私德,忽视公德的文化特性,予以批评。所以,从近代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关于塑造现代公民的呼声很高,现代公民的特征之一是具有公共道德。公共道德是指在公共空间内,个人具有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与公德对立的是私德,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占据很大优势。比如,中国人在生活中,常常关注与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具有亲属关系的人,且有一套标准化的伦理道德,适应这种私人性的交往。但是,在公共领域里,中国相对缺少应对陌生人的道德标准。虽然这种现象背后,并不能代表中国人的道德品行高低,却能折射出,中国人在逐渐开放的公共空间里,难以适应公共领域生活的现实。然而,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层发展,社会公共化倾向越来越突出,中国人的心理必须随之改变。中国人的社会心理,急需一场面向公共生活领域的转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文化的最大公约数,集中反映了当前中国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体的价值观存在与需求。友善价值观是所有核心价值观内容中,直面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的要求,友善具有的德性基础,是以塑造公民美德的形式,建立全社会健康良善的交往关系。首先,友善具有公共性的面向,突破中国传统社会中私人性的道德情感束缚,扩大至社会公共空间,表现公民面向现代公共生活的德性特征。公共性的要求是友善区别于传统儒家道德之仁爱的根本因素,友善突破传统社会伦理文化主导的私人性交往关系,顺应现代社会的公共化发展的趋势,表现出对没有血缘和地缘关系的陌生人的一种善意。这是对友善的现代性侧面的理解。其次,友善的价值观诉求,基于现代社会个体之间的平等关系。友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的价值观,公民的概念在现代社会集中表现了平等、权利和义务等特征。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体关系也是平等的关系。友善的内在价值在于,必须确认公民在政治上的平等关系及价值观念上的平等要义,才有展现友善的可能性。因此,友善道德的作用发挥,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继而展现公民更加深刻的价值观诉求。

三、社会主义道德之维:友善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友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观,与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内容和特质具有明显差异。这是由不同的历史文化决定的,更是基于不同社会制度的一种体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会选择友善作为核心价值观,因为制度设定不能做到真实人权的平等。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之下,私有制仍然存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设置保护少数人的利益,在此在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正的背景下,友善价值观不可能在全体公民范围内得到认可。然而,友善却可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并且与社会主义的道德本质相容。正如前文所述,仁爱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文化,友善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文化。因此,道德观念呈现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有些德目只适用于一定时代或时期、一定范围或区域,这些德目可以称为‘特适性德目”[4](72)。友善与仁爱,或者与其他西方社会主义价值观一致,都是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正如在马克思看来,“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6](419-420)。因而,友善的价值观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文化要求,也是基于唯物史观的分析视角。

既然友善是一种“特适性德目”,那么意味著它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和制度条件相一致。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友善反映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道德诉求。友善是社会主义道德,呈现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特征,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诉求。社会主义的本质,一方面体现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优化调整,私有制社会的剥削关系已经不复存在。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正在努力消除贫富差距的问题,实质是将社会关系合理化。社会主义式的平等,是全体人民的平等,这里没有特权阶级和人群,每一个中国公民都是平等、自由的个体。社会主义社会追求的是基于平等基础上的友好社会关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关系和谐友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追求。第二,友善体现中国社会道德理想的面向,是中国自古以来大同社会的价值信仰。目前,友善只能算是中国社会公民的价值追求,还未成为中国人的实然价值状态。作为价值追求,友善在中国社会形成普遍认同和践行,需要经历一个全民价值观培育过程。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各个场域、各个群体中,开展科学性的宣传和弘扬,友善价值观已经逐渐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显然支持和认同背后,是友善价值观本身具有的科学性和正当性。在中国,没有人会否定友善价值观的意义和作用,因为在当前中国社会环境中,友善的价值追求,同社会物质财富发展,一同成为国人一致认同的理性选择。国家需要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国家力求先进的文化价值观。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社会的物质和精神双重效力产生过强烈的渴望。孔子时期的“大同社会”理想,除了涉及物质生活的满足以外,还有对和谐社会和友善社会关系的探寻。友善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精神文化理想状态的一类表达。

四、结语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不只将友善用之于朋友范围,还会在更多对象之间使用。我们甚至可以在除去血缘关系以外的任何社会关系中实践友善观的效能。例如在工作关系中,与领导、同事之间,我们可以用友善促进彼此关系建立。在学校生活中,可以以友善的道德与同学和老师等相处。甚至,当我们的交往对象扩大至与不熟识的陌生人时,仍然可以用友善的态度与之交往。但是,当与陌生人交往时,会遇到一个基本的现实困境:我与陌生人之间的友善,有时候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交往状态,未必能够在所有个体身上和在现实的公共生活中发生和存在。即便如此,社会建设仍然希望通过友善塑造和改变现代社会的公共化交往情境中我们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这正是党和政府提倡友善价值观的意向所在。友善的道德属性表达了友善价值观作为道德教育的时代命题。友善价值观培育能够按照道德教育思路展开,通过道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双向领域的共同发力,推动友善价值观的培育实践。

参考文献:

[1]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吴俊.论公民美德[J].哲学研究,2010(3):92-98.

[4]江畅.德性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陈来.儒学美德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