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就中国之治的多维解析

2020-09-02 06:48徐海祥郑焕男
理论观察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国之治

徐海祥 郑焕男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之治;理论特质;历史印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4 — 0005 — 05

百余年的苦难辉煌,70余年的艰辛探索以及40余年改革开放的蓝图伟业,记录的是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的奋斗史,展示的是中国共产党彪炳千秋的成就史,昭示的是中国共产党自我完善的能力提高史。奋进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的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也“稳定地链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治理现代化的‘善治结果。”〔1〕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起点,从理论、历史、实践相统一的视角系统阐述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不仅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需要,也是面向未来更好地成就“中国之治”的必然要求。

一、以科学理论的自觉与自信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就中国之治的正确航向

体现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内蕴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外显着崭新的时代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制度史上的独一无二的先进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构成机理中,历史唯物主义制度观为它提供了理论根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为它规定了基本原则、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它明确了奋斗目标。实践探索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不断成就中国之治的显著业绩,展现出其他社会制度无可比拟的巨大优越性。

1.内在的本质属性规定中国制度成就中国之治的应然预设

在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社会制度探索、建设、发展史上,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上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形塑和历练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样貌和体魄、打造和充实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筋骨和血液、指引和校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和航向。习近平指出,令所有中华儿女倍感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2〕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和全面领导制度是最根本、最关键、最核心和最具总体性的特色和显著优势。离开了党的坚强领导这一点,其他各项制度都会变成一盘散沙。正是这种独有的、不迷向的,资本主义制度所不具备的特色品格,“共同支撑着中国制度中最体现制度价值偏好和性质宗旨的基本盘。在新时代里继续系统强调对这些制度的坚持,也不仅是一种政治宣示,更表明领导中国治理现代化事业的执政党把这些制度视为引导中国走向成功的根本保障。”〔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进征途上,正是因为我们有了“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3〕(413)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我们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用了短短70余年的时间就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所有中华儿女翘首期盼的民族复兴伟业也史无前例地展现出光明前景。所以,要推动中国之治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实现更高水平的跨越,我们必须按照“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的总要求,“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4〕(5)

2.鲜明的人民立场决定中国制度成就中国之治的必然趋势

以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能够在实践中坚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实际行动的中国共产党,因为克服了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利益的局限而使她从成立的那一刻开始,就把初心和使命锁定为人民解放、人民富裕和人民幸福,强调一切为了人民,要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而广泛赢得了民心。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根本属性,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之治的最关键的成功密码。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与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最根本的区别之所在。中国共产党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观点,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忠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5〕(21)把“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4〕(3)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加以不断巩固和完善。实践证明,鲜明人民立场的坚守绝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客观上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必然要特别强调人民的主体性,即充分强调人民参与制度建设、人民参与维护制度根基以及人民参与推动制度运行并从中对制度红利进行公平的分享。因此,“人民”理所应当地“成为连接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道与‘治道的关键点;相应的,是否符合人民立场的标准,也将时刻提醒我们去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属性,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进而确保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带来万众归心‘善治绩效的格局。”〔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这一根本属性所蕴含着的沉甸甸的为民情怀,必然使我们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上能主动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能够以仁爱之心,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办好民生实事,解决好群众烦心事;在宣传教育群众上能充分做好人民群众的“引导员”,能够及时呼应人民关切,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有效纾解群众情绪,引导广大群众看长远、顾大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组织凝聚群众上能尽职做好人民群众的“组织员”,能够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带领广大人民群眾艰苦奋斗、共克时艰,风雨无阻向前进。

3.强大的创新能力勾勒中国制度成就中国之治的实然图景

马克思主义强调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强调实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种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告诉我们,必须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也明示着我们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靠着自己天然具有的强大创新能力,立足中国社会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和客观实际,在冷静分析研判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的辩证统一,坚持巩固发展和完善创新的良性互动,而不断成就了中国之治的显著业绩。

“我们党和人民浴血奋斗多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尽管这个制度还不完善,又遭受了破坏,但是无论如何,社会主义制度总比弱肉强食、损人利己的资本主义制度好得多。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这是资本主义所绝对不可能做到的。”〔6〕(337)这是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自信和美好憧憬。此后,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均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顺应时代潮流、坚持问题导向、回应人民呼声,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更加扎实的举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定型、完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战略性的部署,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就中国之治的崭新篇章。他指出,“40多年改革开放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革除体制机制弊端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显示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自我完善能力。”〔2〕依托制度创新完善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习近平自信地说:“可以预期,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必将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的比较优势,展现出更为旺盛的生机活力。”〔2〕

此外,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大创新能力的突出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开放性意味着我们在保证坚持其固有属性不变的基础上,“从来不排斥任何有利于中国发展进步的他国国家治理经验,而是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2〕在“绝不拒斥吸收一切有利于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有益经验,绝不拒斥有利于激发制度优势的改革举措”〔1〕的开放创新过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更加成熟和定型,促使其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以赶考答卷的清醒和坚定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就中国之治的深厚根基

中国之治是中国共产党人以赶考答卷的清醒和坚定,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吮吸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营养,在磨难挫折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攻坚克难中不断推进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其所呈现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紧扣时代主题中拓宽制度建设新视野、在精准把握国情中概括制度建设新内涵、在顺应人民期待中推进制度建设新成就而书写的壮美画卷。

1.站起来,在创榛辟莽的豪情中书写中国之治的华彩开篇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重重侵略,无数仁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为改变中国命运,前仆后继,以救亡为主题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探寻和新的国家制度以及民族出路的浴血抗争。其中,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才能拯救中国于水火之中,自然成为先贤们着力为之奋斗的主要目标。但是,不管是农民阶级的斗争、地主阶级的尝试,还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均以失败告终。风雨飘摇之际,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救中国,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在世界舞台上“站起来”的企盼与诉求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步步地变为现实。

在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诞生于积贫积弱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新中国究竟应该确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曾经是那个风雨如磐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要不断思考和回答的重大课题。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尽管没有关于社会制度问题的理论专著,但他们在实践哲学基础上提出的有关经济落后国家在社会制度建设上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还是给中国共产党人以一定的理论指导。1881年2月,馬克思在谈到“俄国公社”可能的发展趋势时指出:“它(俄国公社)的环境是独一无二的,在历史上没有先例。在整个欧洲,它是唯一在一个巨大的帝国内的农村生活中尚占统治地位的组织形式。土地公有制赋予它以集体占有的自然基础,而它的历史环境,即它和资本主义生产同时存在,则为它提供了大规模组织起来进行合作劳动的现成的物质条件。因此,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的积极成果。”〔7〕(587)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新中国成立后,牢牢把握住“跨越社会制度的可能性”这一理论关键点,立足中国当时的现实国情,选择了首先在社会制度上实现跨越,依靠先进生产关系的确立和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大的跨步发展的创新发展模式,开创性地“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2〕在接下来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以党的八大决议、《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等一系列开拓性成果为标志,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战天斗地的伟大实践中创榛辟莽地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有益启迪,以迅速扭转旧中国一穷二白面貌的前所未有的经济建设成果成功书写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就中国之治的精彩开篇。尽管之后因指导思想上的“左”倾偏差,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失误,走了弯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制度建设的探索和完善也受到了严重干扰,但这一期间的工作成就仍然是不容抹杀的,因为“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8〕(74)

2.富起来,在勇毅果敢的进取中展现中国之治的蓬勃生机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勇毅果敢地作出了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性决策,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制度的探索和建设也由此开启了新篇章,迎来了历史上最重要的变迁和深刻变革,并以雷霆万钧之势推动了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进步与发展,中华民族以“富起来”的新姿态在世界舞台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

一个社会的制度变迁需要动因,其中最根本的动力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9〕(2-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认识到考察社会制度的变迁,必须深入考察其直接的推动力量,即不同社会关系的人们一定社会中物质利益冲突情况。因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0〕(187)人们的一切活动“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11〕(257)“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11〕(257-258)这充分说明,随着生产关系或相应制度的变革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会发生改变,社会制度的变迁也就成为必然。

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艰巨复杂的事业,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大国中如何正确地进行改革,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突破口?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带着对解决这一课题的深刻思索,调整工作甫一开始,邓小平就强调:“为了有效地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认真解决各种经济体制问题,这也是一种很大规模的很复杂的调整。”〔6〕(161)邓小平当时所强调的解决经济体制问题,实质上“就是对社会主义的一些具体制度实行突破和改革,并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2〕(687)按照这样的思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农村的改革上率先取得突破,由此开启了破除阻碍国家、民族发展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也迈上了新征程。从1982年宪法的制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提供根本保障开始,经过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中国共产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制度建设内容的把握也越来越全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日益得到坚持和巩固、完善和发展,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景象在人民群众日益走向富裕的日常生活中充分展现出来。

3.强起来,在励志复兴的担当中铸就中国之治的光辉未来

十八大之后,随着国力、实力、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中华民族迎来了“强起来”的飞跃。与此相伴随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发展和完善问题,他们以励志复兴的强力担当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更加成熟定型作出了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部署,对党和国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进行了戰略性、整体性、系统性的重构,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臻完善的发展演进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幅立体化的制度建设体系“图谱”。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规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到党的十九大报告论及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再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的中国共产党加强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概括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13个显著优势以及对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的精准界定与全面考量,对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等重大问题的精确回答,都从顶层设计角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注入了新的活力,体现了我国制度建设中“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统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的统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4〕(41)的基本原则。

透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臻完善的发展演进历程,我们应该把握住一条规律,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之治的结果之间的逻辑关联是经得起历史和现实考验的。因为,在毫不僵化,鼓励和需要改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语境下,秉持着正确导向和人民立场的改革能够做到“争取将制度中蕴含的优势潜质更充分地激发出来,从而形成一个制度优势不断释放,而其制度优势释放所带来的善治结果又增强人们的制度自信与制度认同的良性循环局面。”〔1〕正是基于对这种良性循环局面的深刻洞察,习近平充满自信地指出,“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13〕(106)

三、以疫情防控的担当与成效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就中国之治的精彩华章

2020年伊始,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在中华大地上蔓延。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4亿中华儿女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部署、制定、实施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一切抗疫所需的政策、资源、措施快速调动、集中落地,迅速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并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格局,取得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战胜困难、克服险阻的信心和勇气,也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这种特殊方式直观描绘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就中国之治的生动画卷。

1.战“疫”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面对突如其来且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同志时刻牵挂着人民、惦记着患者,他亲自指挥,及时听取疫情情况汇报、时刻关注疫情发展;他亲自部署,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他协调推进,不断作出重要指示,他统筹谋划,数次主持召开会议,以卓越的领导力,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十六字总要求,成功指挥中国战“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梳理习近平的战“疫”时间,可以看到,从1月25日疫情初期的“全面动员”,到2月23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所强调的“毫不放松”,到3月10日抗击疫情关键时刻再次强调的“毫不放松”,到3月18日国内外疫情形势复杂严峻时又一次强调的“毫不放松”,再到4月8日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形势下再一次强调的“防控工作决不能放松”……无不体现着习近平同志对人民的大爱。这种深沉的为民情怀传达到祖国各地,在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中使全体中华儿女有了坚不可摧的主心骨!

中国战“疫”,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因为有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这种必胜的勇毅担当,才有效构筑起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坚固防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有力的支撑。对此,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曾给予热情点赞,他说,在疫情面前“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14〕剑桥大学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通过敏锐的观察,指出“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是有效应对疫情的重要原因。”“这一制度所具有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对全国资源的调动能力,是其他制度无法比拟的。”〔15〕

2.战“疫”成就来自于全民族的同心同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族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在风险与挑战面前构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牢固防线。面对疫情的肆虐,他们以舍我其谁的勇气,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面对生死的考验,他们以奋不顾身的决然,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用血肉之躯筑起抗疫堤坝;面对艰难的防控,他们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不惧风雨枕戈待旦,用默默的坚守点亮希望之光,让党旗在抗疫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在举国战“疫”的时刻,“是苦难兴邦的历史记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造就满城英雄,造就一国之民前仆后继、舍我其谁的惊世壮举。”〔16〕正是这无数的奋斗者,用行动诠释着担当,用辛劳书写着奉献,他们以担当之勇、奋斗之志,聚涓滴之力,护山河无恙,构筑成阻击病毒的铜墙铁壁,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是史无前例的这场战“疫”,让每一份牺牲和奉献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化作穿越风雨的力量。让我们相隔数千年的时光踵武前贤,更让我们读懂了什么叫爱国情怀,什么又叫家国大义。

面对肆虐人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华民族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自己:无论是江山无恙还是民族复兴,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决心和以身许国、无私奉献的行动,始终是支撑着我们向着一个又一个目标勇毅前行的强大动力。

3.战“疫”成就来自于求真知的科学精神

抗击疫情,我们需要科学技术提供出的强有力武器,更需要科学精神涵养出的求真务实态度。在“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疫情防控工作十六字总要求中,“科学防治”是极为关键的一招。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把握规律、崇尚科学,以科学为武器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的伟大实践中科学地落实执行了防、控、治、管等措施,才迅速扭转了疫情扩散蔓延的严峻局面,防控工作取得突出成效,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抗击疫情过程中,我们所采取的控制传染源、救治被感染者,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举措是精准把握传染病防控规律的真实写照;我们召开或举办的一场场公开透明的新闻发布会,切实地保证了真实有效信息的及时抵达;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专家积极发声,让科学出场,用事实说话,科学分析疫情形势,有力增强了整个社会的防控意识;面对不同地区疫情发展的不同态势,我们及时增强防控的针对性、科学性,使人们关切而不惊慌,相信而日益笃定。这种种举措的背后,蕴含着的是对科学精神的严格坚守,对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严谨态度。对于中国政府把科学精神和原则一丝不苟地落实到疫情防控工作每一个方面的做法,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语重心长地说到:“这是一个需要事实而不是恐惧的时刻,是需要科学而不是谣言的时刻”。〔17〕

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种极其特殊的方式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科学、思考科学,也使我们身临其境地深刻感悟到崇尚科学、把握规律的重要意义。未来的实践中,只要我们能让尊重规律、崇尚科学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就可以扎根于科学的土壤中去汲取经验和智慧;我们就可以秉持着自强的信念去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凝聚克敌制胜的无穷力量,让一个蕴含着科学精神、科学力量的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后恢复发展活力的中国以生机勃勃的崭新形象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参考文献〕

〔1〕林毅.“制治互洽”逻辑的重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阐释的理论与实践之维〔J〕.求索,2020,(01).

〔2〕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求是,2020,(0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编写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9.

〔5〕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黨建读物出版社,2016.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4〕人民日报,2020-01-29(01).

〔15〕从磨难中奋起——武汉战“疫”凝聚中华民族磅礴力量〔N〕.光明日报,2020-04-07(01).

〔16〕经济日报武汉采访组.人间大爱——武汉抗疫一线群英谱〔N〕.经济日报,2020-04-07(01).

〔17〕人民日报评论部.把握规律 崇尚科学——凝聚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N〕.人民日报,2020-04-02(05).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中国之治
新时代坚定制度自信的基本遵循
“中国之治”的新未来
“中国之治”彰显全球魅力
张维为:“中国之治”凸显制度优势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