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说谎行为中的“恶”因素分析

2020-09-02 06:55张超远
文教资料 2020年17期

张超远

摘   要: 说谎,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家长和教师会对幼儿的说谎行为感到紧张,认为幼儿的说谎行为是坏(恶)的行为,慌乱采用不恰当的方式强行矫正幼儿说谎行为。本文认为,幼儿的说谎行为可以分为虚报型说谎、逃避型说谎、取乐型说谎、善意型说谎四类。可从说谎动机和说谎结果两个方面,分析四种说谎行为中“恶”的因素。幼儿说谎动机分析表明,说谎并不是幼儿的目的。幼儿说谎结果分析表明,造成幼儿说谎结果的因素,往往是混合的、复杂的。面对幼儿说谎行为时,绝不能单纯地以“恶”做评判。

关键词: 恶;幼儿说谎行为;说谎动机;说谎结果

一、引言

历史上“烽火戏诸侯”为搏美人一笑的弥天大谎毁了西周几百年基业,童话里“狼来了”为打发无聊的一时玩笑带走了少年郎所有的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说谎害人害己,孩子们更是从小就被教育“不要说谎”的人生信条。因为考试题是自己曾练习过而主动要求重考的晏殊被赐同进士出身,挑选王位继承人的观花日上捧着空花盆的男孩继承了王位,很多人都相信诚实是避免良心受到谴责的不二法则,名言警句“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家喻户晓。但是有研究表示:没有人能真正做到每件事都说真话,每人每天至少要说一次谎话①。谎言如同空气一样充斥在我们身边,甚至还有专门的“愚人节”给人们光明正大说谎的机会。在说谎是普遍现象的背景下,人们无论作为教育对象还是被教育对象都偏向于认为说谎不好、不道德,说谎的人虚假讨厌、品德缺损。对于年龄尚小的幼儿来说,说谎行为的出现使成人尤为紧张,在家长或一部分老师看来,孩子小小年纪就会说谎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说谎是坏(恶)的,说谎的孩子是坏(恶)孩子。教师、家长们总是想要制造“好孩子”,用心良苦地排除一切恶,河合隼雄称这种想法过于单纯,犯了诸多过失,这种过失的牺牲品永远是孩子②(1-33)。这些过失包括杜绝幼儿的说谎行为,不接受、不喜欢说谎的恶孩子。

二、“说谎”与“恶”的相关概念

1.恶

对于恶的定义是一个庞大的命题,本文谈及的恶是指在成人对幼儿行为的评判标准下提出的较狭隘的定义。在绝大部分成人眼中,幼儿具有破坏性的行为即是恶,踩烂纸箱子,掉落袋子里的水果,甚至弄丢自己的玩具都会被称之为恶。虽然成人不能准确地界定“恶”,并不妨碍他们体会什么是恶,他们体会恶的标准因人而异,都强调不可行恶。

2.说谎行为

说谎行为这一研究课题最早产生在发展心理学范畴,至今关于“说谎”还没有普遍公认的定义。国内心理学家倾向于从道德的角度阐述说谎行为的定义,如“谎话”是一种出于故意给别人或自己造成伤害的不真实的话③(4-5)。而国外的学者则更多选择通过陈述个体的行为表现对说谎行为下定义,比如无论成功与否、有意歪曲事实、做出假的陈述、诱导被接受者接受这一错误信念等。辞海中将说谎一词解释为“有意说不真实的话”。本文对说谎行为的界定倾向于认同辞海中的释义,以以下两点判定主体是否发生说谎行为:①有意的、故意的;②做不真实的、虚假的陈述。这意味着,一个人说谎需要心理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要能够判断真实情况,了解听者的心理状态,并通过思考对事实加以隐瞒或歪曲。

3.幼儿说谎行为

1877年,达尔文为了记录自己儿子的心理发展过程,撰写了《一个婴儿的传略》。这本著作中有达尔文对儿子2岁左右说谎行为的详细观察记录,虽然没有深入对婴幼儿说谎行为做探讨,但这段记录无疑是开婴幼儿说谎行为研究之先河。到1900年,皮亚杰在《幼儿的道德判断》一书中阐述了他对儿童说谎的相关概念研究,主要研究对象是6岁—12岁儿童的说谎行为。皮亚杰在书中把10岁作为划分线区分了不同的说谎概念水平,认为10岁及以下的儿童只将说谎认作与事实不相符合的陈述,但10岁以上的儿童可以认识到说谎这一行为中蕴含的主体的意图是不同的。随着对幼儿的关注越来越多,有更多的研究对幼儿的说谎行为进行深入剖析探讨。有学者在研究中表明幼儿说谎行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即3岁及以下的儿童有自发说谎的行为,4岁以后的儿童则不仅能够有策略地说谎,而且能够成功地掩饰自己的说谎行为④(78-80)。再结合本文对说谎行为的界定,说谎对于幼儿来说其实并不容易。

三、幼儿说谎的分类与原因

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年龄较小的幼儿时常出现“无意识说谎”现象。当幼儿谈及玩具时,一名幼儿张开手臂与肩同宽比划说:“我的玩具有这么多。”另一名幼儿比划比肩更宽说他的玩具更多,接下来更多的幼儿比划说自己有更多的玩具,有一座山那么多。这时候幼儿明显做了不真實的、虚假的描述,即他并没有那么多的玩具。更多类似于这样的“无意识说谎”,被称为想象型说谎,是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不能将想象与现实完全分开,造成把想象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这样的心理错觉,甚至加入自己想象世界中的元素随意加工,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造成了不真实的、虚假的描述。想象型说谎体现了幼儿的想象力、表达力的发展,并不是刻意做虚假描述,因此这里不对该种情况做讨论分析。除此之外的幼儿有意说谎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虚报型说谎

年龄较小的幼儿说谎不具备策略性,更多的是自发说谎。有的幼儿为了取悦成人,得到成人的更多关注或者称赞,或者为了吸引成人满足自己物质上的需求,便会虚报自己的情况。比如,在幼儿园,老师问幼儿在家有没有帮家长做家务,并会表扬说做了家务的幼儿。有的幼儿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大家的关注,就会虚报自己做了家务。同样,有的幼儿也会虚报自己在幼儿园的表现,以期获得家长物质或言语上的奖赏。在同伴面前,幼儿有时会为了制造优越感而说谎,如看见别人拥有漂亮的玩具就谎称自己也有一样的更大更好看的玩具等。

2.逃避型说谎

成人常会用自己的价值标准衡量幼儿,幼儿在成人眼中是天生犯错体质,绝大部分成人会对犯错的幼儿进行责骂或惩罚。因此,幼儿感觉到自己犯错后担心被成人责问或惩罚,会不由自主地想要推卸责任,逃避惩罚,大多数幼儿会选择说谎。比如打破了花瓶的幼儿面对父亲的质问时谎称是小猫撞倒的,弄坏了幼儿园玩具的幼儿面对老师的询问时撒谎说不知道是谁弄坏的等。这种情况下幼儿选择说谎是为了自我防御、自我保护。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也会通过说谎躲避大人对自己隐私空间的打听和探查。

3.取乐型说谎

取乐型说谎顾名思义是为了获取乐子说的谎话。一方面,年龄稍大一些的幼儿迫切想要建立成就感,在缺乏正确引导,没有成熟道德约束力的情况下,他们选择错误途径——捉弄他人而获取成就感,从他人被捉弄的窘态中获取乐趣,就如同“狼来了”故事中反复捉弄他人的狼少年那样。另一方面,取乐型说谎发生在幼儿的模仿行为中,成人之间有时会用一些谎言来恶作剧,原本并无恶意,但没有注意屏蔽幼儿,幼儿常会通过模仿习得这种说谎行为,再运用到平时的人際交往中,从而发生取乐型说谎。

4.善意型说谎

善意的谎言在有的研究中也被称为白谎、亲社会谎言,善意型说谎即在特定的情境中,为了照顾他人感受,不对他人造成伤害,或者为维护集体荣誉等而撒谎。学者们对该类谎言做了很多单独的研究,最常用的范式有两种:“不被希望礼物”和“评画任务”。这两项范式的研究结果表明,特定情境下,幼儿面对自己不喜欢的礼物时会表现出假装喜欢,幼儿在别人当面询问自己的画能得多少分时会在自己的真实想法上提高分数。此外,有时候幼儿会帮助同伴隐瞒或撒谎掩盖做错的事情,避免同伴受到惩罚,在有的幼儿看来这是仗义的行为。

四、幼儿说谎行为与“恶”因素

1.幼儿说谎动机与恶

一个行为本身并无善恶的道德属性之分,只有当主体的主观意向与行为产生关系时,行为才具有善或恶的道德属性,即需要从幼儿的说谎动机衡量幼儿的说谎行为是善是恶。衡量一切道德价值的标准,是道德目的、道德终极标准: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增进每个人利益⑤(58)。判断幼儿说谎行为是善还是恶需要分析对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影响。从幼儿说谎行为的分类和原因来看,幼儿善意型说谎完全是一种利他动机所引发,丝毫没有与恶挂钩,其他三类说谎行为中幼儿最直接的目的是诱导他人满足自己的期望值。虚报型说谎通过虚报本人的(偶尔也会虚报他人的)具体表现而获取成人的称赞或奖赏,逃避型说谎为了达到逃避惩罚、责任或任务的目的诱使他人做出错误的判断,取乐型说谎则是通过戏谑他人的方式获取乐趣和成就感,这三种都是典型的以满足自我欲望为动机的说谎行为。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合作共赢促进社会发展,主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否则,倘若人与人之间欺骗多于真诚将无法保证合作与发展的继续进行。因此,说谎作为一种处事手段而言本身是对社会无利的,是不好的、恶的。当幼儿发生说谎行为时,成人仅把说谎作为一种不好的、恶的手段评定幼儿说谎行为是不好的、恶的。相对于说谎者,即幼儿而言,他们说谎的初始动机仅是为了获取肯定、成就感,逃避责罚、任务等。相对于幼儿获取肯定、成就感的欲望而言,他们的说谎行为存在对本人正向的价值,而非恶的行为。对于幼儿逃避责罚、任务的需要而言,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幼儿在恐惧、害怕的心理状态下,为了自我防御的动机才会说谎,而且国外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关于说谎的实验:幼儿因为玩具和糖果忘记照看兔子使兔子掉入机关,实验人员会询问幼儿兔子不见的原因,有部分幼儿否认事情的经过,并且实验人员追问得越是厉害,幼儿越不敢说出事实的原委。这个实验有力证明,现实情景给幼儿造成的诱惑或威胁会激发幼儿的自我防御,引发说谎行为,这样的动机并不是恶,因为说谎本身并不是幼儿的目的。

2.幼儿说谎结果与恶

无论说谎的动机是什么,说谎行为带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在考虑说谎的结果时,成人会将说谎与欺骗混淆,认为说谎是为了欺骗,欺骗就是说谎的结果,但实际上,说谎和欺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并不是对等的。说谎是陈述违背事实,欺骗却需要通过说谎等不同的手段改变他人的言论甚至行为,以此达到目的。因此,说谎结果中恶的大小与欺骗程度高低成正比:说谎行为造成的欺骗结果成分越小,对社会和他人的损害便越小,它的恶便越小;反之说谎行为造成的欺骗结果成分越大,对社会和他人的损害便越大,它的恶便越大。幼儿善意型谎言是通过说谎达到利人的目的,结果保护了他人的感受,是对人有利的,说谎结果给他人带来的利益、慰藉越大,说谎行为罪孽的严重性越是降低,便越能得到原谅。幼儿虚报型说谎和逃避型说谎带来的结果是在成人面前提高自我的形象或者成功躲避责罚,虽是幼儿单方面受益,但并未对他人造成伤害,即欺骗程度较小,恶即较小;取乐型说谎相对前两者而言造成的结果更严重一些,站在损伤别人利益的基础之上满足自我需求,结果的欺骗程度更大,恶便越大。

说谎的结果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从这一角度来讲,在实际生活中,幼儿说谎的结果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纯粹的、简单的,大都是多因素的、复杂的。幼儿说谎行为的发展具有年龄特征,年龄越小的幼儿越难做到策略性说谎,更难成功掩饰自己的说谎行为,因此成人很容易看破幼儿的说谎行为。成人对幼儿说谎行为的看破本可以减少幼儿说谎行为带来的恶的结果,但有的成人在发觉幼儿说谎后首先不觉得错误,反而觉得是孩子聪明的表现,甚至在牵涉到第三方利益的情况下,一些家长会以保护自己孩子的利益为主而帮助幼儿掩饰说谎行为,这样会助长幼儿的说谎行为,结果越来越趋向于恶。有的成人在发觉幼儿的说谎行为后,觉得不是什么大事而选择包容,或觉得事态严重而选择暴力体罚,对幼儿说谎行为的包容会让幼儿产生侥幸心理,而暴力体罚则会加剧幼儿的恐惧。成人这两种反应都会改变幼儿说谎行为的结果,违背教育初衷,使之往更恶的方向发展。因为说谎作为手段本身恶的属性,幼儿说谎行为带来的结果不可避免带有欺骗性质和恶的因素,但社会环境尤其是成人对幼儿说谎行为的不当回应则极为负面地加重了幼儿说谎结果中恶的因素。

五、结语

许多成人发现幼儿小小年纪便学会说谎,感到紧张,单凭说谎行为判定幼儿品德有问题。但幼儿的说谎行为,并不仅仅是纯粹的道德问题。更重要的是,幼儿说谎代表想象力的发展和幼儿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说谎是幼儿发展的一部分,与幼儿心理发展和社会交往有关。但在传统理念中,说谎仍是不被认可的、是恶的。抛开说谎作为一种手段本身的恶,从说谎动机来看,说谎并不是幼儿的目的。从说谎结果来看,造成幼儿说谎结果的因素,往往是混合的、复杂的。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加重了幼儿说谎结果的恶。面对幼儿说谎行为时,不能不问事由地直接批评该行为,更不能定义幼儿的道德有问题,给幼儿冠上“恶孩子”的标签。这些不理智的判断和处理方式,可能给幼儿带来更大甚至永久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