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教学法在“概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02 06:55蔡军陈金鑫
文教资料 2020年17期
关键词:概论课概论角色扮演

蔡军 陈金鑫

摘   要: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种将角色扮演运用于教学的方法或技巧。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主要有角色扮演主题及情景设计、参与对象的确定及排练、课堂角色扮演和讨论评价及成绩认定四个环节。在“概论”课角色扮演教学实践中,角色扮演的主题内容设计、师生角色定位、关键性教学环节把握及教师队伍培训等方面是关键。

关键词: 角色扮演;概论课;教学应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重要阵地。如何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理解关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理论与观点,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广大“概论”课教师不断努力思考并解决的重要课题。为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同增,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体验性与创造性,进一步提升“概论”课的教学实效,需要在教学方法设计上不断突破创新。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能弥补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的不足,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实效。

一、概念界定

“角色”是角色理论的重要概念。该词最先起源于戏剧,指演员根据剧本要求在剧中扮演的人物。后来这一概念被引入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中,提出“角色理论”,角色扮演一词即源于角色理论。把角色扮演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莫雷洛在1934年创设的一种以精神治疗为主题的心理剧治疗法。这一方法后来被美国的一些教学理论研究人员引入课堂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完善,目前角色扮演教学法已成为国际上广泛流行的教学模式之一。对于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之间尚有争议,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角色扮演教学法是“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一种”。即教学内容剧情化,教学过程情景化,让学生扮演剧中人物,在情景模拟中进入角色,通过情景体验,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感受与认识,强化教学效果。

二、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的教学设计

角色扮演体验式教学模式一般由角色扮演主题及情景设计、参与对象和课前排练、课堂角色扮演和讨论评价及成绩认定等四个环节组成。为活跃课堂气氛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责任性,增加荣誉感,在整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建议学生参与面要广,争取全员参与。小班教学的话可以采取班内分组的方法,老师可合理安排整个课程角色扮演教学的次数,并以此作为分组的依据,合班上课亦可依次类推。另外,课堂角色扮演时间的安排要科学合理,一般认为十到十五分钟为宜。如时间太短,情景的烘托,问题的表达效果会大打折扣。如时间过长则会增加学生扮演的负担,可能让作为观众的学生失去兴趣,产生审美疲劳,甚至影响教学进程。

角色扮演主题及情景的设计。这一环节一般由任课教师负责,当然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老师只规定章节范围,由表演团队自选扮演主题作为补充。角色扮演的前提是情景再现,为了尽可能还原情景的真实性和复杂性,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信息,形成比较翔实的书面背景材料,并选出主题中最精彩、最能为教学内容服务的片段,鼓励学生大胆地构思和创新,充分了解并表达出看法、情感及会采取的方案。主题及情景设计环节注意所选主题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参与对象的确定及排练。分组确定后,表演团队在老师的督促协调下,根据不同角色的特性确定分工合作的人选。参与对象选定之后,需要进行课前排练,课前排练的次数和效果需由学习委员或指定学生登记和反馈,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课堂表演的熟练程度、成员之间的配合默契程度对是否有效课前排练进行评估,课前排练可以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时间相对充裕的老师可对学生的排练跟踪指导。

课堂角色扮演。考虑到表演及讲评时间是否充裕,课堂角色扮演这一环节建议一般安排在第一或第二节课上课即开始。参与对象演出时,由表演团队成员结合PPT图片、视频、音频资料介绍表演背景材料。在演出过程中,老师需管控好课堂,既要保证作为观众的学生的抬头率,又要注意学生不能过于兴奋,以免影响教学秩序。老师需要给学生布置观察题目,要求学生在观看完同学的表演后指出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保证每个同学都能认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的同时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

讨论评价与成绩认定。这是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的最后一个环节。需要引导学生针对表演,结合教学应实现的目标,对照书本,根据老师在上一个环节布置的观察点进行讨论评价。最后,任课老师要对表演准备的各个环节进行简单有效的讲评:包括对学生资料的搜集是否有代表性?学生的表演效果如何?学生之间互动讨论的观点是否正确,分析有无深度,等等,这是整个演出的收官、点睛之处。学生演出的同时,可以由各分组学生代表评分,并由学习委员汇总后交到任课老师处汇总,这些评分同样将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

三、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在“概论”课教学中的内容设计

“概论”课是一门融理论性、政治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聚焦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但也是一门与现实联系非常紧密、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讲好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又能回答好学生关心的问题,是课程教学目的的根本性要求。这就要求教学既加强教材重点、难点、热点及疑点问题的研究,又充分对接丰富多彩、波澜壮阔、日新月异的生活实践。角色扮演教学方法是架起教材理论与生活实践的桥梁。教材适宜角色扮演的题材、剧本是非常丰富的。比方说对重大历史事件关键性片段的重现:如在“毛泽东思想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八七会议,遵义会议等事关我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重要会议,会上主要代表尤其是毛泽东同志在会上是如何慷慨陈词,又是如何影响和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这里有很多珍贵的素材和资料。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民族资本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国大典、团结民主人士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等都可以进行情景教学设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部分,如邓小平南巡讲话、香港回归、九八抗洪、2003年抗击“非典”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可以通过情景再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部分,同样可以设计很多典型的情景。如关于“五位一体”总布局可以还原党的十八大召开场景或者答记者问之类的场景,生动形象地把党的相关理论出台背景及意义等再现出来。里面很多知识点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山理论”“精准扶贫”等可鼓励学生通过课前调研或现身说法,自拟剧本,自导自演,让理论问题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等等。这样,“概论”课程的每一个教学內容都可以通过情景再现,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四、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实施的几点体会

1.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其内容设计要科学合理

角色扮演主题的选择的科学性要求必须紧紧围绕两个“紧扣”:紧扣教学大纲、紧扣教材内容。角色扮演体验式教学法在内容的选定上必须以大纲为纲、教材为本,从中选取一些既能让学生感兴趣,激发思考,又能积极服务教学目标的代表性资料,而不能选择与其无关的内容。

角色扮演主题的选择的合理性要求我们选择合适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境创设过于简单,导致成为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游戏,观众会觉得乏味无趣;情境创设过于复杂,难度过高,学生的表演恐又难以解决呈现的问题,会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老师要准确把握学生能力状况,合理选择角色扮演主题,要把主题选择的教育意义和学生的认知、情感很好地统一起来。

2.角色扮演教学方法中师生角色定位要明确

角色扮演体验式教学环节要求明确老师不再是传统课堂里的“男一号”或者“女一号”,学生才是剧本的主角、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原则,充分尊重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恰到好处地掌控课堂节奏、氛围和价值引领,扮演好剧本“导演”这一角色。可以说,角色扮演教学法教学效果好不好,固然与学生准备是否充分,问题导向是否明确,“扮演”是否到位直接相关,但老师“导演”角色的自身定位,老师是否是个好的“导演”角色则直接决定了該剧的效果优劣和质量高低。

3.角色扮演教学方法中教师评价环节要深化

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中,学生完成角色扮演的前三个环节,把课堂舞台部分交给学生并不是教学法的全部内涵。教师退居到管理者或引导者的角色,能够充分发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有效锻炼学生的能动性和思考性,但仅仅激发他们的参与和思考还不能形成一个完成的教育过程,还需要一个拔高和提升的过程。任课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缺席。任课教师在进行评价时,既要肯定成功之处,又要指出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对于教学内容在表演中体现得不够之处要重点讲解,不能让角色扮演教学方法流于形式。

4.角色扮演教学方法中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打造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方能更好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能否取得实效、能否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寓教于乐,寓教入心,除了要求思政教师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宽阔的知识视野、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等外,还要根据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的特点,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课堂管控能力、气氛调节能力、与学生交往能力、综合提炼能力等。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化安排,对教师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另一方面,任课教师要加强自主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多思考、多总结,提高教学组织能力。

总之,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教学形式的改变,把“概论”课程这种理论性、知识性较强的课程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情景模拟,通过角色体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这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任课教师应该着力把握好角色扮演主题及情景设计、参与对象的确定及排练、课堂角色扮演和讨论评价及成绩认定这四个环节,积极开展角色扮演教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Z].2019-03-18.

[2]薛俊丽.论情景式教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运用——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J].教育观察,2018(03).

[3]虞花荣.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6).

[4]贾立臣,郭元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精讲设计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09(02).

基金项目: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序号:942)“角色模拟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以‘概论课教学为例”。

猜你喜欢
概论课概论角色扮演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学探讨
论高职概论课教学中的历史共通感培养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概论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