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2020-09-02 06:55孙洋
文教资料 2020年17期
关键词:认同感英语课程跨文化

孙洋

摘   要: 大学英语后续跨文化交际课程,以文化自信为抓手,引领“四个自信”协同提升,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本文以该思路为指引,探索具体如何对后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思政化设计,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关键词: 大学英语后续跨文化交际课程;课程思政;国家认同;跨文化交际

1.引言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推进,世界各国间的联系逐步加强,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越来越成为各国人民间在经济、科教、文化交流等领域必不可少的语言纽带。然而,語言是传达文化的符号系统,承载着某种意识形态(杨文雅,任霏,2014)。因而,英语在世界范围内普及的过程中,把它所承载的意识形态推广到所涉及的国家。在推广过程中,英语作为一种占据优势的语言,在与其他语言之间建立起组织结构和文化方面的不平等性,这一现象被Phillipson称为语言帝国主义(Phillipson, 1992)。可见,伴随着语言帝国主义(linguistic imperialism),往往无法回避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负载着英美文化的英语席卷全球,对其他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韩国自1995年加入关税贸易总协定(GATT)以来,在经济领域开放市场,在教育领域大量引入英语教材并开办英文学校,使得韩国的经济和语言都处于附属地位(杨文雅,任霏,2014);Phillipson认为在新加坡的现代化进程中,英语在政治和经济融入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Phillipson, 1992)。同样,英语在我国普及过程中,对本土文化产生一些影响。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英语在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科技、经贸、文教等领域的往来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语言桥梁作用,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语言工具,由此激发了国人学习英语的极大热忱,另一方面,伴随英语而来的英美文化也在中国迅速蔓延,例如好莱坞的电影、英美的节日等,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英美文化凭借着英语的普及在中国大地散播开来的同时,存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梁柱,2009)。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迫在眉睫。当前,在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相关问题时,提到要建设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队伍(习近平,2017)。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自然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必要工具。然而,语言教学往往牵涉到文化和价值观的传递,英语教学有时不可避免地向学生输送英语相关的西方价值观(王芳,国文,2007),长此以往,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淡化,民族文化得不到认可和传承,民族复兴何从谈起?因而,有必要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方式方法进行探究,一方面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借语言训练之机,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2.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路径之一:大学英语后续跨文化交际课程

根据网络流传的2017年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将“跨文化交际课程”列为与“通用英语课程”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并重的课程,也将跨文化教育视为人文性教育目标的体现;跨文化教育要增进学生对国外社会与文化的了解,也要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理解。因而,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一方面要坚持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目标,另一方面要注重课程的人文性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理解能力。

本研究将这种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且在通用英语课程之后开设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称为“大学英语后续跨文化交际课程”(以下简称“后续跨文化交际课程”)。后续跨文化交际课程正如上述讨论,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身,关注语言的训练及中外文化的对比,是一门既能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又能融入中国文化的课程。由此可见,该课程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增强其国家认同感的良机。因而,本研究试图解答的问题是:如何在后续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以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

3.后续跨文化交际课程提升国家认同的关键:以提升文化自信为引领

国家认同,总体而言,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属国家的情况的心理认知(江宜桦,1988)。具体而言,贺金瑞等(2008)认为它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取向、理想信仰信念、国家政治主权等的认同”。该定义涉及历史文化及国家政治领域的认同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四个自信”的要求,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因而,欲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必加强学生的“四个自信”。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升学生对自己文化的了解和领悟(Korshuk, 2008),因此,“四个自信”中,与后续跨文化交际课程紧密相关的应属文化自信。不妨将文化自信作为该课程的切入点,融入其他三种自信的相关内容,实现四种自信协同提升、同向同行。然而,若要实现四种自信的协同效应,则必先厘清文化自信这一课程切入点与其他几种自信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论述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时提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2016)其中,“文化自信”不仅包含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而且包含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的自信(习近平,2017),道路自信指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理论自信指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制度自信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因而,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这三种自信又是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罗群英,2018)。

在后续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牢牢把握住提升文化自信这一教学目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锐意进取的革命文化融于教学内容当中,结合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是该课程思政化改革的关键。由于文化自信提升所产生的辐射效应,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及制度自信随之提升,这四种自信的提升,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参考文献:

[1]杨文雅,任霏.全球化视野中的英语传播与传统文化冲突[J].黑龙江史志,2014(03):352-353.

[2]Phillipson R.. Linguistic Imperialism[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3]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评析[J].红旗文稿,2009(09):12-17.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王芳,国文.英语“渗透”对中国语言文化影响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J].潍坊学院学报,2007(03):153-155.

[6]教育部高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大学英语教学指南[EB/OL].http://dwb.jnxy.edu.cn/info/1089/1843.htm,2020.

[7]江宜樺.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8.

[8]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5-12.

[9]Korshuk A.. Means of Developing Cultural Awareness,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J]. Informacijos Mokslai, 2008(45): 4.

[10]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9.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2]罗群英.论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广泛性与深厚性[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35(02):10-14.

[13]Snow 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Courses in Asia: What Should We Teach About?[M].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sia: Education, Language and Values. Cham: Springer, 2018.

[14]Cultural Detective Website. Cultural Detective[EB/OL]. http://www.culturaldetective.com/, 2020.

基金项目:2019年烟台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多模态化研究”(jyxm2019051);2020年外教社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研究”(2019SD0058A);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高教外语教学专项”一般资助课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BYGY201906)。

猜你喜欢
认同感英语课程跨文化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基于实证的高职教师组织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护士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