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的大班教学问题

2020-09-02 06:55李鹏
文教资料 2020年17期
关键词:大班教学项目学习公共英语

李鹏

摘   要: 本文概括说明了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大班教学的原因和大班教学的优势,分析了大班教学存在的突出弊端,并针对这些弊端,结合本校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初步成果,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大班教学;项目学习(PBL)

多年的扩招,使得我国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造成学校师资不足,师生比例失調,教学基础设施短缺,教学资源紧张。许多本科院校纷纷采用合班教学、大班授课的方式缓解这一压力。不唯本科学府,连高职院校也为此所累。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十几年前公共英语课普通班级平均学生人数在40人—50人。近几年合班之后,人数猛增,最多的班级学生人数达到80多人,最少的也有70几位。英语教学,小班授课无疑是最理想、教学效果最显著的组织形式。合班授课导致学校中大型教室数量不足,教师授课压力陡然增大。这种形式暴露的最突出问题是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于英语各项技能的训练不足。本来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就让人担忧,合班教学更是雪上加霜。外语教学人才培养需要因材施教、深耕细作,大班教学的组织形式实际上违背了这一原则。

一、大班教学的优势

合班授课、大班教学为许多高校采用,成为多年来的一种趋势,从学校管理者角度看,实在是求生存谋发展、面对竞争压力的无奈之举,并非一无是处。

首先,暂时缓解了高校扩招之后英语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此前,有些高校为了节约更多教学成本,大量任用外聘教师,充任基础科目如大学英语、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的教学,人数甚至超过本校教授此科目的教师数量。然而,一些外聘教师流动性很大,不方便学校约束管理。加上水平参差不齐,责任心不强,影响英语教学效果。合班之后,有限的本校教师能够给更多的班级授课,避免外聘教师制度带来的诸多弊病。

其次,公共课程大班教学减少了小型教室的使用,为学校专业课程授课腾出更多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室资源短缺的不足。中小型教室资源有限,对专业众多、学生数量庞大的高职院校来说,教室资源尤其紧张。为保证专业课程教学顺利开展,合并某些公共课程小班变为大班授课,是暂时缓解这一问题的权宜之计。

高校整合英语教师资源采用大班教学形式,辅以多媒体工具和网络第二课堂,似乎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困境。大班授课模式以牺牲教学效果、损害教学效率为代价,从长远看实在得不偿失。

二、大班教学的弊端

大班教学的优势屈指可数,弊端则显而易见:不但使英语课堂缺乏生气,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而且因为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大班授课使教学管理难度加大,容易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教师工作量过大,工作压力陡然增强。

1.大班英语课堂教学互动减少,学生实际语言操练的次数太少。高职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把交际能力培养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英语教学需要在课堂与课外创造大量的练习机会,营造良好的英语环境,将所学付诸实践,而课堂上的训练和实践尤为重要。然而英语授课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还要兼顾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让教师有些力不从心。小班授课显然能够比较容易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更多精力进行课堂互动,取得较好的效果。大班授课学生人数过多,平摊到每个学生的训练时间少之又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变少,学生得到的语言实践机会自然大大削减。无论水准较高的学生,还是基础薄弱需要加强的学生都会发现没有达到课堂学习预期,难以取得在小班课堂应该获得的进步。偌大的教室,教师不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无法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既然大班授课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收效甚微,与其将有限的时间花费在未可预知的互动上,不如退回到多年以前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老路,至少可以让学生多学几个单词短语、多分析几个英语句子增长点语法知识,似乎更实在些。时间久了大班上的互动往往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最终与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目的背道而驰。

2.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无法做到差异化教学。大班学生人数多,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增大,每个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要求和目标会有很大的不同。水平高的学生需要学习难度较大的材料,期待更上一层楼,或者实现某个具体目标,比如通过全国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有些学生只希望通过高职英语水平考试PRETCO-A/B,即所谓的“英语三级”考试,顺利拿到毕业证书;有的学生别无他求,唯愿英语考试突破60分大关。英语课堂大班学生水平差异还体现在男女学生的差异上。总体来说,高职院校学生中,女生的英语水准普遍比男生高。一方面是由于女生英语基础较好,更重要的是,相较于男生,女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能够更加持久地专注于英语学习。学生之间的这些差异给教师教学提出了难题。教师在授课前必须认真考虑这些差异,花费大量精力进行差异化备课;但实际上无法在授课的时候同时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学难度和进度很难把握。无论侧重哪一水平层次的学生都是对其他层次学生的不公平。最终导致有的学生觉得英语课内容太少学不到东西,有的学生却跟不上教学进度干脆不参与课堂活动。

3.难以保持良好的教学环境,课堂秩序容易变混乱,教学管理难度加大。大班教学多使用阶梯教室,教室空间大,学生人数多。大班课堂学生人数过多,不利于保持良好的教学环境。英语课堂教学重在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交流。然而由于大班人数较多,又受到大间教室格局的限制,互动难以保持顺畅。另外,每个班级总有少部分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偏弱,学习吃力,甚至跟不上教师授课的进度,久而久之不再关注英语学习。这部分学生往往坐在某些角落或者大教室后排,避免主动或被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更糟糕的是,课堂秩序的混乱常常从这里开始,周围学生难以不受其影响,整个班级学习风气容易变得糟糕。大班课上,迟到早退、随便讲话、玩手游、甚至打闹现象经常发生。小班授课,空间较阶梯教室小得多,学生都在教师视线之内,师生之间可以自由频繁互动,教师发现学生有任何异动能很快有效地制止。教师可以非常顺利地掌控教学节奏,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但合办授课、大班教学打破了这种状况。空间的增大,人数的增多使教师无法顾及所有学生,不被关注的学生往往偏离课堂教学活动。此外,大班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停下来制止学生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活动,打断了教学的连续性,破坏了教学环境和整体的课堂气氛。此外,在课堂上分组讨论或口语练习时,大班授课缺点非常明显:整个教室变得吵闹非常,课堂秩序往往失控,难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技能。

4.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大班教学使英语教师的实际工作量大大增加。大班授课,英语教师要不停在教室走动,尽可能多地跟学生互动,往往身心俱疲,教学效果常常不甚理想。大班教学还涉及为学生答疑、课外辅导及作业批改等,工作量比小班教学翻倍增加,教师往往在实际工作中疲于应付。学生数量多,而师资不足,公共英语教师授课任务繁重。以笔者所在高职学校为例,很多老师每周课时数都在十四或十六,有的甚至更多。采取大班授课的话,教师的工作量变大。则公共英语课教师很少有精力和时间对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领域等进行研究,以提高个人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更不用说进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三、解决大班教学问题的对策

1.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英语授课模式围绕教师展开,课堂上教师主导课堂,分析讲解文本,讲授语言知识,带领学生进行语言技能训练,介绍英语国家社会文化常识,上课以灌输为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内外的英语教学围绕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展开,所有授课活动皆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目的。使得教师由先前主导课堂教学,变成组织指导辅助学生学习、与其地位平等的参与者。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导地位,激发自主学习热情,在授课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以前死气沉沉的学习氛围,最终积极强化英语教学效果。

2.开展多层次互动。根据学生的水平分组分层教学。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学习过程中各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因此,授課前,任课教师要对所教学生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各个学生的英语水平采取分层教学。在给程度高的学生授课时可以适当加快进度,增加一定的难度,而对于程度稍差一点的学生可以适当放慢教学速度,降低难度。另外,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英语水准,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组指派一两位英语程度好的学生充当组长,帮助程度一般的学生。然后根据讲授内容给每个小组下达任务,各组同学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提高。造成大班教学效果不好的重要因素是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师授课、设置课堂活动、布置课后作业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可采取层次教学法,即在授课时以班级中等学生水平为目标备课,在练习和作业中分层次布置不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鼓励基础较好的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尽快融入全班学习中,保证大班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

3.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引入并推广项目学习教学法(PBL)。针对大班授课中出现的问题,有研究者建议将项目学习教学法引入大班教学并推而广之。每个具体项目都是针对英语教学的点或问题设计,“问题既是学生的最初动机,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牵引力”。项目学习教学一般通过五个部分展开,分别是项目问题设计、情景设计、项目小组建立、活动展开和评价反馈。其中最后的评价反思步骤非常重要,师生可以通过对前面教学活动的审视,发现自己的不足,研究出现的问题,改进学习和教学行为。研究者将大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分成若干项目学习模块,如配音模块、绘本教学模块、词汇串讲模块、背景知识模块,每个模块都使用项目学习教学法,给学生设置分配具体的学习任务。最后还有专业英语模块,结合学生所学具体专业,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几个模块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构成授课系统。

4.多媒体+网络资源,辅以校本微课体系、移动应用等外语辅助学习媒介。多媒体加因特网辅助教学效果明显,多年来早已成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主流,无论大班授课还是小班授课都须臾无法离开。许多学校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趋势,开始或已经在建设本校大学英语微课体系,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移动终端学习、教学平台近些年发展迅速,使高校学生得以借助手机在课堂内外随时随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教师通过这些平台快速及时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反馈,随时改进调整自己的教学。笔者所在学校进行的高职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全新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为依托,使用多媒体+因特网工具,借助实用的移动应用教学平台和不断丰富的校本英语课程微课体系,缓解大班英语教学的各种压力。

四、结语

转变教学模式,开展多层次互动,引入PBL教学法,借助新兴的移动应用教学平台,可以大大缓解高职公共英语大班教学压力,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仍然存在的问题:缺乏高质量的语言输入,学生学不到地道的英语。教材老旧,不能反映丰富的英语世界社会文化生活,不能贴合实际,课程体系新瓶装旧酒等。实际上,大班英语教学并不符合英语语言的教学规律,无法真正实现英语教学基本目标,实乃权宜之计。这种状况既然长期存在,难以回到小班授课,就应不断探索新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欣.外籍教师与本籍教师课堂教学特点对比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8)

[2]杨华英.外籍教师英语教学特色[J].中外教育研究,2009(8).

[3]袁海伟.浅谈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外籍教师教学[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4]应竑颖.试析外籍教师和中国学生的文化差异[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1(5).

[5]张昕.外籍教师的教学特点及其资源优势的发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6]魏孟飞,王银霞.外籍教师在外语教学中的实效及现状调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4).

[7]闫艽.外籍教师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特点[J].科技信息,2012(9).

猜你喜欢
大班教学项目学习公共英语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浅议小组合作在高职英语大班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教学中项目学习的应用探讨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高职公共英语泛在学习资源整合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