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成为新时尚

2020-09-02 07:08严倩倩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0年8期
关键词:值日劳动班级

严倩倩

【摘   要】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基本内容,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教育不断被时代赋予新的内涵。教师要积极探索小学实践型、主题型、参与型等劳动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让劳动成为新时尚。

【关键词】立德树人;劳动教育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基本的劳动训练可以让学生的双手和大脑协调发展。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习得劳动能力,有助于磨炼他们的意志品质,达到知行合一,促使其健康成长。当下的劳动教育需要进一步丰富学校的劳动教育方式,改变传统的劳动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从而达到“以劳增智,以劳树德,以劳健体,以劳鉴美,以劳创新”的目的。

一、角色体验——实践型劳动教育

劳动的本质就是从亲身实践中获得劳动认知。而实践型劳动教育能给学生提供亲身劳动实践的机会和经历,丰富劳动体验。

(一)“期待式”劳动,体验农夫之乐

期待式劳动,是指学生在期待中激发起劳动的兴趣,主动进行劳动。例如,学校可以为学生开辟一块“开心农场”,由每个班级自主选择心仪的农作物进行种植,体验农夫劳动的快乐。从自发寻找种子到班级的选种PK,从小组独立种植到定期的浇水、施肥、除草等,学生在劳动中认识了农作物、劳动工具,掌握了选种、种植、养护的技能,理解了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的意义。对劳动成果的期待为学生坚持劳动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从而爱上劳动。

(二)“镜面式”劳动,理解劳动意义

镜面式劳动,是指学生通过审视他人的劳动,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获得原发性改变。劳动免不了流汗,免不了面对脏乱。因此有些学生对这类劳动往往避而远之。例如垃圾分类已然成为社会新时尚,学校组织学生轮流担任垃圾分类管理员,对于校园产生的各类垃圾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若垃圾没有分类投放,管理员有责任督促、指导甚至亲自进行分类。在劳动中,学生不仅把垃圾分类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还从他人的榜样行为中体会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学生在平凡的劳动实践中,从真实的学习榜样身上,理解了劳动的艰辛和意义,形成尊重劳动的意识。

(三)“担当式”劳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担当式”劳动,是指以志愿者的形式参与劳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勇于担当。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劳动任务设置成各类志愿者岗位,如图书管理、餐桌整理等。由于志愿者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教师可以通过挂牌任命的方式鼓励学生勇于担当。这样的劳动形式能激励学生志愿者以身作则,将劳动视为一项光荣的使命,并通过榜样示范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劳动。“担当式”劳动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志愿者活动的价值,为参与社区和社会活动做好铺垫。

二、认同传承——主题型劳动教育

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精神,不仅需要学生从亲身实践中感知体会,更需要从中华民族的劳动文化中获得理解和认同。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劳动故事和分享劳动经验等主题式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的意义。

(一)分享劳动经验,崇尚劳动光荣

在实践型劳动教育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正向引导,梳理劳动中的收获,分享劳动经验,让更多的学生主动积极地劳动。例如,在“开心农场”劳动中,有的小组硕果累累,有的小组却广种薄收。这时,可以让优秀的种植小组介绍劳动经验,使其获得成就感,又便于其他小组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总结失败原因。当学生再次尝试时,这些经验会成为学生的劳动秘诀。学生会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参与劳动,劳动变得更有意义。教师进行引导,适当干预,学生的劳动就会变得更有针对性。

(二)借助传统节日,认同劳动文化

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谚语等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劳动文化。例如,谷雨节气时雨量充足而及时,得赶紧插秧,谷类作物才能茁壮成长,连布谷鸟也飞来催促人们劳动;中秋节,人们打月饼、酿桂花酒,喜庆丰收年。因此,教师可以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相关的劳动教育。端午节,学生在家和父母一起包粽子,用粽子传递浓浓的亲情,感受劳动文化的意蕴。重阳节,学生可以和家人一起登高、摘柿子、烧柴灶,为老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劳动教育,既为学生创设劳动机会,又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获得滋养,传承中华民族勤劳的优良品质。

(三)共读劳动故事,激发劳动热情

读书使人明智。从古至今,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不少劳动楷模,流传着不少劳动改变生活的故事。如大禹治水、挥汗如雨、披星戴月等。教师可以推荐相关书籍或文章,组织学生开展“共读劳动故事”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可以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读后感,可以举行相关的故事会,还可以编写劳动小报,等等。通过这些劳动教育主题阅读活动,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劳动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劳动楷模的榜样力量激发了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并鼓励其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常规创新——参与型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活动要考虑全员性,而班级常规的自我服务劳动是涉及面最广、参与性最高的活動,可以满足每个学生参与劳动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参与性劳动教育的新形式,对常规劳动进行创新,使之具有趣味性、激励性。

(一)值日考级,增强劳动仪式感

班级值日劳动是每个班必不可少的劳动项目,也是学校劳动教育的基础。但日复一日地打扫卫生,使学生产生倦怠感。因此,教师可对班级值日劳动进行改良和创新。例如,把做值日的义务转变为一种殊荣和奖赏,只有通过“值日考级”的学生才能有资格参与班级值日劳动。“考级”内容包括扫地、擦黑板、排课桌等常规项目。为了获得劳动机会,学生自觉在家主动练习,以提高劳动水平,争取早日取得“值日资格证”。教师把常规的班级值日劳动变得仪式感十足,激励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光荣地参与班级劳动,并以此为傲。

(二)设定标准,培养学生劳动技能

在班级劳动中,如果教师能引进竞争机制,设定劳动质量标准,授予荣誉称号,就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例如,教师把每月一次的大扫除按小组划分劳动区域和劳动任务,并对劳动时间、劳动质量等设定具体标准。劳动结束后由各小组派代表成立“检查评定小组”,对每一小组的劳动成果按照标准进行打分,胜出的小组获得“劳动明星小组”的荣誉称号。在整个劳动竞赛过程中,学生分工合作,互相检查监督,严格按标准要求。质量标准、竞赛机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让劳动变得快乐而有意义。

(三)美化教室,创建班级劳动文化

教室是展示班级文化的重要场所,学生理应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小主人。教师可以把美化教室的任务交给学生,经过必要的组织和指导后,由他们自己设计,自己布置。教师根据布置教室的主题,把任务分解成几个部分,由不同的小组承担。学生围绕主题和区块特点进行设计,如“卫生角”小组设计提示板和小便签,提醒劳动的同学及时整理劳动工具,一一归位。“窗台”小组布置了绘画、书法、手工艺等作品,还添置了小盆花,安排了养护花草值班表。教师定期组织学生评选“最佳设计”,并颁发“班级设计师”的证书,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旨在激励学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有目的地去创新实践。美化教室为学生的创造性劳动提供了平台,有利于班级凝聚力、主人翁意识、劳动意识的形成。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源泉。教师只有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才能帮助学生在劳动中丰富和发展自我,培养吃苦耐劳、努力奋进、有创新意识的劳动品质,真正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堇山小学   315100)

猜你喜欢
值日劳动班级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班级“无课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值日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小熊值日
小河马值日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