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衰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2020-09-02 06:29李俊贤林娅赵新艳康金锁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2期
关键词:慢性心衰诊断

李俊贤 林娅 赵新艳 康金锁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血漿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效果。方法 130例慢性心衰患者, 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对患者进行分级, Ⅰ~Ⅱ级的患者划为A组(84例), Ⅲ~Ⅳ级患者划分为B组(46例)。比较不同NYHA分级患者血浆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以及A、B组患者肾功能、血脂、并发症和死亡发生情况。结果 NYHA分级提高, 患者血浆NT-proBNP、LVEDD水平均逐渐升高, LVEF水平逐渐降低,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尿素氮(5.87±2.41)μmol/L、肌酐(76.15±23.01)μmol/L均低于B组的(12.32±6.75)、(95.09±31.81)μmol/L, 胆固醇(4.61±1.6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1±0.5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25±0.79)mmol/L均高于B组的(3.26±0.94)、(1.11±0.32)、(2.51±0.61)mmol/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48%、死亡率0均低于B组的30.43%、6.5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NT-proBNP可以有效反映慢性心衰患者左心室的多项功能数据, 在对慢性心衰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评估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 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慢性心衰;诊断;预后评估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2.003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 evaluation of plasma NT-proBNP level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LI Jun-xian, LIN Ya, ZHAO Xin-yan, et al. Fuwai Cardiovascular Hospital, Kunming 6500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 evaluation effect of plasma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level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A total of 130 chronic heart failure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Ⅰ-Ⅱ grades, 84 cases) and group B (Ⅲ-Ⅳ grades,

46 cases) according to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 grading. The plasma NT-proBNP,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left-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NYHA grades. The renal function, blood lipids,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death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levels of plasma NT-proBNP and LVEDD were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LVEF level was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NYHA grade,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urea nitrogen rea nitrogen and creatinine (76.15±23.01) μmol/L of group A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12.32±6.75) and (95.09±31.81) μmol/L, and cholesterol (4.61±1.61) mmol/L,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1.41±0.56) mmol/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3.25±0.79) mmol/L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B (3.26±0.94), (1.11±0.32), (2.51±0.61) mmol/L,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15.48% and death rate 0 of group A was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B 30.43% and 6.52%,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lasma NT-proBNP can effectively reflect the left-ventricular function data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t is of great clinical value in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evaluation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Key words】 Plasma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Chronic heart failure; Diagnosis; Prognostic evaluation

心衰是心脏内各种结构或疾病引起心室功能不全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该病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且多数为慢性心衰, 随时可能发病危及生命。因此越早该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和确诊, 才能越早对其进行治疗和防范, 以达到降低由于慢性心衰而出现并发症和死亡概率的目的[1]。常规诊断该病即通过临床表现、既往病史、X胸片与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查, 虽然此方法能够有效查出患者的病灶, 但在评估病症严重程度时效果不佳, 使医护人员不易拿捏治疗的力度[2, 3]。现今可以在这种检查的方式上加入血浆NT-proBNP来对患者的病症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不同程度的患者身体中NT-proBNP的数值不同, 通过NT-proBNP的数值结合NYHA分级来测定患者其他数值, 最终分析出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4-6]。本次将通过血浆NT-proBNP结合NYHA分级对患者各项数据进行测定并评估患者的病症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130例慢性心衰患者, 男90例, 女40例, 其中高血压85例, 冠心病45例, 平均年龄(64.31±8.67)岁。

根据NYHA对患者进行分级, 其中Ⅰ级患者47例,Ⅱ级患者37例, Ⅲ级患者30例, Ⅳ级患者16例, 将分级为Ⅰ~Ⅱ级的患者划为A组(84例), Ⅲ~Ⅳ级患者划为B组(46例), 以上筛选出的患者目前均未出现诸如心肌梗死、气胸、心脏瓣膜病等慢性心衰并发症。患者及家属皆知晓该实验流程愿意配合院方进行实验, 并均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要求在第2天清晨空腹不喝水进行血抽查, 收集心衰患者空腹血测定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血浆NT-proBNP等数据[7]。除NT-proBNP外所有数据均通过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监测分析;血浆NT-proBNP则采用德国罗氏cobas8000 e602仪器, 采用电化学发光的方法, 对患者血浆NT-proBNP进行测定[8]。查阅患者病例, 收集1周后患者超声心电图LVEF和LVEDD指标, 作为参考分析。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NYHA分级患者血浆NT-proBNP、LVEF、LVEDD水平以及A、B组患者肾功能、血脂、并发症和死亡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2. 1 不同NYHA分级患者血浆NT-proBNP、LVEF、LVEDD水平比较 NYHA分级提高, 患者血浆NT-proBNP、LVEDD水平均逐渐升高, LVEF水平逐渐降低,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肾功能、血脂比较 A组患者尿素氮(5.87±2.41)μmol/L、肌酐(76.15±23.01)μmol/L均低于B组的(12.32±6.75)、(95.09±31.81)μmol/L, 胆固醇(4.61±1.6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1±0.5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25±0.79)mmol/L均高于B组的(3.26±0.94)、(1.11±0.32)、(2.51±0.61)mmol/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并发症和死亡发生情况比较 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48%、死亡率0均低于B组的30.43%、6.5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加重, 使很多“老年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 其中像慢性心衰这样的病症在老年群体中一直居高不下, 其严重的临床表现和高死亡率对老年人的生活品质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9]。据不完全统计, 该病在我国老年群体的发病率为6%~10%, 且近年来有平均患病年龄下降的趋势[10]。慢性心衰是由于心脏内各种结构或疾病引起心室功能不全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早期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体力下降等, 严重时其可能引发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 甚至会诱发诸如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危及患者的生命[11-14]。所以尽早发现进行准确有效的诊断对该病来说相当重要[15]。

常规的慢性心衰诊断通常是将患者的临床表现、既往病史、X胸片与超声心动图联合进行检查, 该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出患者发生病变的原因和位置[16]。但在对患者心衰等级进行分级时总会出现无法判断患者心衰严重程度而不易分级的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会导致在后期过程中由于不清楚患者病情具体严重程度而对治疗的把控造成干扰[17]。

NT-proBNP是由心肌细胞自行合成的具有活性的激素, 主要存在于人体的心室。通常来说, 正常人体内的NT-proBNP含量很低且较为稳定, 人体左心室出现问题时, 该物质的含量会急剧增加, 通过NT-proBNP的增加来提高人体的血管舒张能力, 加大利尿功能, 促进体内电解质(主要是钠离子)和水的排出, 同时抑制肾素的活性等来缓解心脏功能[18]。

现今可以通过将患者体内NT-proBNP的含量作为一项新的观察指标来对患者慢性心衰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在原有的检查指标上应用NT-proBNP的含量测定联合NYHA分级评定可以在保证诊断准确性和效率的基础上增加患者病症严重性的评估, 提高术前诊断的精准度, 让医护人员在后期治疗中能有一个更好的数据进行参考, 提升疾病治疗的效果, 并对治疗后的预后有一个准确的参考[19, 20]。

本研究结果显示, NYHA分级提高, 患者血浆NT-proBNP、LVEDD水平均逐渐升高, LVEF水平逐渐降低,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应用NT-proBNP, 还能够对患者已经测量过的指标有一个较为直观的数据反馈, 通过这些数据来进行更为准确的预后评估。

综上所述, 在原有的检查手段上加入血浆NT-proBNP这一项新指标, 可以对患者慢性心衰的严重程度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评估, 提高后期治疗效率,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邱晓燕. 血浆BNP水平在慢性心衰的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9(11):1299-1300.

[2] 陈嘉楠, 吕玉兰, 何炳兴. 血浆BNP水平应用在慢性心衰的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效果分析. 吉林医学, 2015(13):2842.

[3] 谢万红. 血浆BNP水平应用在慢性心衰的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效果分析. 心理医生, 2016, 22(24):13-14.

[4] 吴振阳. BNP在慢性心衰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5):13-14.

[5] 闫文珍. 慢性心衰患者血浆BNP、血UA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实用医刊, 2017, 44(44):10.

[6] 郭杏花. 血浆BNP检测在慢性心衰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中国医药科学, 2014(21):189-190.

[7] 李荣, 郑毅, 何建彤, 等. 血浆BNP、hs-CRP对慢性心衰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4, 31(1):47-48.

[8] 林敏瑜, 刘菁, 辛福顺, 等. 慢性心衰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血浆肌钙蛋白Ⅰ、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论坛暨第二届黄河心血管病防治论坛, 2011:85-89.

[9] 張月婷, 关玲霞. NT-proBNP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诊断与预后价值. 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21):77-79.

[10] 李先任, 陈娟, 伍贵平, 等. 血BNP水平对慢性心衰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 海南医学, 2014(14):2039-2041.

[11] 赵少林. 血浆BNP检测在慢性心衰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9, 7(6):86-87.

[12] 许国锋, 薛青慧, 王创国. 血浆BNP检测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24):87.

[13] 陈默, 黄新亮. 血浆BNP在心衰者早期诊断及预后预估中的临床意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2):221-222.

[14] 郭金亮. 血浆BNP检测在慢性心衰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18):106-107.

[15] 刘念念, 唐康庭, 肖平喜. 急性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7, 26(4):364-367.

[16] 汪宁. 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的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5):39.

[17] 石琳, 黄贤胜, 姜锋, 等. 不同病因慢性心衰患者血浆BNP、cTnT水平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44):29-30.

[18] 詹君华, 王军伟, 孙虎豪. 血浆BNP在老年急性心衰中的预测价值. 健康之路, 2017(8):255.

[19] 黄祎. 血浆BNP对于不同类型的老年急性失代偿心衰的预测价值. 医学与哲学(B), 2016(3):29-31.

[20] 王念龙. 慢性心衰患者CRT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MMP-9

水平变化及意义. 智慧健康, 2018, 4(1):40-42.

[收稿日期:2020-01-20]

作者单位:650032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李俊贤 林娅 赵新艳);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康金锁)

通讯作者:康金锁

猜你喜欢
慢性心衰诊断
血NT—proBNP、cTnT、hs—CRP联合检测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抗心衰药物联合有氧运动对慢性心衰患者的红细胞、心功能以及运动能力影响情况
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超声检测价值研究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与其预后相关性研究
黄芪生脉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