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意义

2020-09-02 16:17宋顺唐雪然刘国明
锦绣·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家珍福贵春生

宋顺 唐雪然 刘国明

只要一个人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春生死的时候,福貴说了这样一句话,听起来冷漠,细想便深觉凄凉。

原本春生可以好好活着,因了那场文化革命,他莫名成了走资派,也终究屈服在十七八岁的红卫兵的拳脚之下。有的时候,心里的疼痛可以忍受,但来自身体的疼痛却会让人发疯。春生死了,福贵还活着。他不是地主,也并非走资派。十几年前作的孽到为他挣了一条命,他败光了祖业,但却未曾想到今日得以安稳。

其实啊,人只要活着,都苦。

福贵一家搬到茅草房的时候,他的父亲死了。虽说因了他这吃喝嫖赌的毛病,父子俩时常怄气,甚至拳脚相向。但那毕竟是他的父亲,死在了他的手上,怕是他愧疚多过心酸。时光从他父亲死的那刻开始,终究是没饶过他,他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解放战争,福贵被抓去做了炮兵,再回来时,母亲死了,女儿哑了。母亲死的时候,都不知道他在哪儿,他是否还活着。可怜了养了他几十年的母亲,临死都不能拉着他的手,和他说上一两句话。福贵也觉得愧对于她,但死了就是死了,死了的人永远也无法生还,可活着的人仍旧要活着。

福贵早就不是地主了。他像从前在他家田埂上耕作的佃户一样,在自家的土地上耕耘。日子过得又苦又累,可他心里反倒踏实了,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转眼有庆到了上学的年龄,可家里没钱,但不上学是绝不可能的。在这样山穷水尽的时候,眼下只有将凤霞送人了。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拱手送给他人,这天地下做父母的哪有舍得的。若不是真到了这个地步,就是死,也要让儿女常伴左右。

为了能够让有庆有学可上,福贵终究还是将凤霞送人了。送出去了,看不见了,也就没什么了。可那天夜里又聋又哑的凤霞,走过几十里泥泞的路,去敲他们的窗户。她说不出话来,可她多想告诉他们,她想他们了。看着头发上沾满了露水的凤霞,福贵说,就算全家都饿死,也不送凤霞回去了。他是真的心疼自己的女儿了。

日子本可以就这样细水长流般的过下去。也许是过于劳累,也许是内心的压抑,福贵的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这病许多大夫都说治不好。家珍从最初的只能干些轻活到后来下不了床,不过几月的功夫。可祸不单行,有庆死了,在抽血的时候活生生被抽死了。要是有一点仁义道德,也不至于让一个孩子因为救人送上自己的命啊。多好的一个孩子啊,可他一个人躺在小小的房间里,再也说不出话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富贵抱着有庆小小的尸身,在有庆的爷爷的坟前哭了将近一夜,天蒙蒙亮时,他不能再哭了。他亲手将自己的儿子埋了。那时的他已经没什么感觉了,只是压抑,有庆的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不敢告诉家珍,可家珍是个聪明的女人,她早就知道自己的有庆已经死了。作为母亲,她无法原谅那些毫无血性的庸医,同样她也无法原谅春生,因为是有庆替春生的妻子送了命,该死的其实是她。可是孩子已经死了,无论说什么也无法让泉下的有庆起死回生,那就只有守着剩下的人儿过日子了。

后来凤霞嫁人了。婚礼那天,凤霞穿着火红火红的嫁衣,实在是漂亮,甚至她的婚礼是他们村里最气派的。福贵与家珍的心事终于放下了,凤霞从小就是个苦命的孩子,她也该享享福了。可是上天就像是非要和他们过不去一般。凤霞在生苦根的时候大出血,止也止不住,记得当时医生问他们要大的还是要小的。二喜说要大的,可最终留下的还是小的。凤霞死了,家珍的身体本来也是每况愈下,经受这样的打击后,不久也跟着去了。现在只剩下凤霞的丈夫二喜以及小小的苦根陪着福贵了。

一个人的一切都是上天给的,上天想拿走什么就拿走什么,想拿多少就拿多少。到了现在,苦难还远远没有结束。那一天,二喜也死了。那是苦根才刚刚两岁多,什么都不懂的年纪。他还不知道以后自己就没有爸爸了。二喜是个搬运工,干搬运的不少,一不小心就磕破碰伤,可送了命的只有二喜。到了这里,只觉得人生惨烈,所有的人都死了,只有福贵还活着,带着一个小小的苦根,一老一小,真的不能再遭受什么了。有苦根陪着,福贵的心里至少还有一个念想,还有一个奋斗的理由。如果真是这样,那也算上天没有赶尽杀绝。可是谁又能想到以后。后来有一天,苦根因为吃豆子撑死了。他不是个馋嘴的孩子。福贵家里穷,村上的孩子都过得比苦根好,就是那豆子,苦根也难能吃上。原本是福贵看苦根太累了,才为苦根煮了那些豆子。可谁曾想却害了苦根,自己的孙子就这样葬送在了自己的手中,这是他唯一的亲人啊,也死在了他的手中,和他那死去的父亲一样。父亲,母亲,有庆,凤霞,家珍,二喜,苦根都死了,都是他亲手埋得。想来心酸,但也觉得踏实。家里的人都是他亲手埋得,假如有一天,他真的去了,也没什么好挂念的了,也能安安心心的,不用再有什么念想了。

这是那个叫富贵的老人的人生经历。我不会叙述,看完了这样优秀的作品,也只能尽我所能去描述我所看到的世界。我的叙事不成熟,可能只有看过这个作品的人才真正懂得我所讲的人物关系。但我还是想说一说我的看法。

故事并不恢宏,也不算庞大。没有什么人性的纷扰,也没有太多的牵扯。故事很纯粹,就是在讲福贵这个老人的一生,没有太多的描写,很平淡,但看过之后,却觉得字字扎心,句句含泪。

抛去了地主身份的他,并不奢求什么,平淡的活着就好,但事与愿违,他接二连三地失去着自己的亲人,他经受着重重打击,换做平常人,早就失去了活着的勇气,人生惨烈,倒不如死了算了,可是他并没有选择死。再难再苦,他也未曾想过死。他是这个家的天,他若真的不堪重负撒手而去了。留下自己的妻儿,他们可怎么活啊。富贵是好样的,在所有的人都死了之后,他也并没有寻短见,也随他们而去。只剩他一人,他仍旧选择好好活着。他花了一些钱买了一头上了年纪的牛,每日与它在田间耕作,每每看到这个场景,村里的人便觉得又惊又奇,甚至有人说,两个老不死的。这话是福贵自己说的,说这话的时候,他甚至还有些得意。

福贵终究是活了下来,这样看来故事还不算太压抑,至少福贵活了下来。记得当时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便又看了据它改编的电影,也叫活着。电影倒没有那样惨烈,至少苦根陪在了福贵的身边。这是一个好故事,看的时候我哭的稀里哗啦的。不管是谁死,我都觉得上天太不公平了。怎么可以让那么多的人就那样轻易的死掉。看完第一遍的时候,觉得很压抑,很惨烈。但是看第二遍的时候,我便看到了福贵的坚强,看到了他经受了那么多的苦难,却依然好好活着。可能这就是活着的意义,无论上天怎样对你,你都不曾畏惧。

猜你喜欢
家珍福贵春生
《活着》中福贵的艺术形象审美
余华《活着》中家珍的人物形象分析
又见家珍
红裙
曹春生作品
在痛苦中寻找希望
血和泪
彭家珍刺杀良弼案始末
不认账
脚踏实地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