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临颍县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感染情况调查与药敏分析

2020-09-03 13:46陶晓丽
中国兽医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链球菌葡萄球菌病原菌

陶晓丽

(河南省临颍县畜牧局,河南 临颍 462600)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由于自身或外界因素刺激奶牛乳腺而引起的炎症反应。发生该病原因较多,其中,病原菌感染,尤其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道菌感染是其最主要的病因[1]。目前,我国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主要依赖于大量使用抗生素,虽然抗生素对乳房炎起到了满意的防治效果,但是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给临床上乳房炎的准确用药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抗生素药物残留超标问题也使得乳制品质量下降和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本次试验采集临颍县部分地区患有乳房炎的奶牛乳汁样品,对其主要致病菌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同时通过药敏试验分析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控提供指导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2019年7-10月采集临颍县部分地区6个奶牛场临床表现为乳房炎的奶牛乳汁样品73份,采样前对奶牛乳区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弃掉前3把奶,其后采集约5 mL新鲜奶样置于无菌奶样管,保存于4 ℃,待检。

1.2 奶牛乳房炎判断标准 对牛乳体细胞数进行计算,按照国际乳业联合会的相关规定,根据体细胞数对被检奶牛进行结果判定[2]。以每毫升牛奶中含20万个细胞为亚临床乳房炎的临界值;超过该值为阳性,低于该值则正常。

1.3 细菌分离与鉴定 取灭菌棉拭子蘸取少量乳样,均匀涂抹于鲜血培养基表面,将其放置于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6~20 h,挑取单一菌落进行革兰染色,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根据菌落形态和镜检结果,将杆菌接种至肉汤培养基培养24 h,分别进行硫化氢、V-P、吲哚、M.R.、枸橼酸盐、糖发酵、过氧化氢酶等鉴定试验[3]。

1.4 细菌药敏试验 将分离的菌株进行适度稀释,均匀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待菌液干燥,在培养基表面分别贴4种药敏纸片,37 ℃恒温培养箱内培养16~24 h,测量抑菌圈,按照药敏试验标准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4]。

2 结果

2.1 被检样品中细菌分离情况 对临颍县73份患有乳房炎奶牛乳样中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其结果显示:73份被检样品中有51份检测为细菌感染,感染率为69.86%(51/73);共分离得到96株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棒状杆菌和大肠杆菌菌株分别为37株、29株、17株和13株,所占比例分别为38.54%、31.21%、17.71%和13.54%。由此可见,细菌病是导致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乳房链球菌为优势菌株。

2.2 病原菌感染情况 在被检样品中,病原菌单独感染份数为23份,所占比例为45.10%(23/5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棒状杆菌和大肠杆菌单独感染所占比例分别为19.61%(10/51)、15.69%(8/51)、5.88%(3/51)和3.92%(2/51);病原菌多重感染所占比例较高,为54.90%(28/51),其中2重感染、3重感染和4重感染所占比例分别为31.37%、13.73%和9.80%,见表1。

表1 病原菌感染情况统计结果

2.3 药敏试验结果 本次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乳房链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别随机挑选1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15株乳房链球菌进行试验,根据抑菌圈大小判定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程度。结果如表2,2种细菌对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对其他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

表2 2种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检测结果 (株)

3 讨论

河南省临颍县奶牛养殖业发达,但奶牛乳房炎一直是困扰当地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障碍之一。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有真菌、细菌、病毒等,但95%以上都是由细菌引起的[2]。本试验旨在了解临颍县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种类和感染情况,共检测患有乳房炎奶牛乳样73份,其中有51份检测含有致病菌,检出率为69.86%,共分离出96株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乳房链球菌所占比例较高,与湖南、吉林、郑州等地区试验结果一致[2,5-6]。多数样品同时感染2种或以上致病菌,说明其混合感染情况十分严重,提高养殖场饲养管理水平是降低奶牛乳房炎流行情况重要举措之一。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感染因素主要是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乳房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病原菌通过泥土、粪便等环境介质传播感染牛群,此外,在挤奶过程中消毒卫生不严格引起感染。因此,保持奶牛圈舍内、外环境卫生,经常消毒,及时清理粪污,保持牛体的卫生是预防奶牛乳房炎的重要措施。

进一步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从该地区奶牛场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乳房链球菌对不同药物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敏感,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乳房链球菌对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敏感,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与王慧等[7]对湖南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耐药性的报道一致。这与当地养殖户大量滥用或不合理使用此类抗生素有关。对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高度敏感,提示今后奶牛乳房炎的治疗可以选择此类抗生素进行治疗,但也可以选择一些微生态制剂或中草药进行治疗,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和耐药菌株的增多,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愈来愈强,这给奶牛乳房炎治疗的选择用药带来很大困难,也给人类用药带来隐患。在防治奶牛乳房炎时,要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用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性高的药物,联合用药、轮换用药,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可以使用其他的用药途径,如使用疫苗、生物制剂、纯中药制剂等防治奶牛乳房炎,这是新的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链球菌葡萄球菌病原菌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及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大同地区孕产妇B族链球菌带菌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皮肤上皮细胞中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
杭州市儿童猩红热病原学及其相关血链球菌毒力基因分析
蓝光漂白使葡萄球菌黄素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