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9-05 07:07谈丹琳
医药前沿 2020年14期
关键词:流病粘膜反流

谈丹琳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内的胰酶、胆盐等反流入食管甚至口咽部,这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其中生理性胃食管反流随着患儿年龄增长,约至1 岁可缓解,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则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阻碍儿童正常发育,对小儿有严重影响,因此需对其进行及时的诊断及治疗[1-2]。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由胃内容物反流食管或以上部位,进入口腔或肺引起的症状或并发症,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和糜烂性反流病。儿童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可有上腹痛、反复呕吐、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此外,因儿童组织器官发育尚不健全,胃食管黏膜易受损引发其他并发症[3-4]。目前对于儿童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尚无金标准,本文旨在观察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2019 年6 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80 例胃食管反流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 例。对照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1 岁~13 岁,平均年龄(5.5±1.3)岁;病程1个月~5个月,平均(3.2±1.32)月。观察组中男26 例,女14 例;年龄1 岁~12 岁,平均年龄(5.2±1.5)岁;病程1 个月~6 个月,平均(3.0±1.26)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儿经临床表现判定、食管pH 动态监测、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临床综合诊断,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5]。

1.3 排除标准

①治疗前接受过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的患者;②合并其他疾病需同时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及观察组患儿均给予口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瑞典阿斯利康制药公司,规格10mg/粒),剂量为0.5mg/kg,1 天1 次,晨起顿服。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铝凝胶(韩国保宁制药株式会社,规格20mg/包)口服治疗,剂量为1 ~5 岁,一次15g,每日三次,6 ~14 岁,一次20g,每日三次。治疗4 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1.5 观察指标

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项酸反流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疗效评价标准:①显效:治疗后患儿反复呕吐、胸骨后疼痛等相关症状明显改善,胃镜检查分级上升2 级以上,即由Ⅱ级改善为0 级,由Ⅲ级改善为Ⅰ级或0 级;②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胃镜检查分级上升Ⅰ级,即由Ⅰ级改善为0 级,由Ⅱ级改善为Ⅰ级,由Ⅲ级改善为Ⅱ级;③无效:未达上述标准。对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一次24 小时食管pH 动态监测,统计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反流≥5min 的次数、食管pH 值并比较。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对比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有34 例,总有效率达85.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有40例,总有效率达1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酸反流指标变化情况的对比

两组组患儿治疗前的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反流≥5min 的次数、食管pH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min)、反流≥5min的次数和食管pH 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酸反流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酸反流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组别 n 反流次数 最长反流时间(min) 反流≥5min 的次数 食管pH 值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66.72±3.89 12.97±1.81 17.85±2.60 3.12±1.03 4.92±1.13 1.49±0.72 3.60±0.36 5.49±0.74对照组 40 64.71±4.52 23.68±3.45 18.17±2.80 5.20±1.86 5.34±1.39 2.78±1.13 3.42±0.38 4.62±0.76 t- -2.129 17.235 0.536 6.103 1.472 6.07 -2.156 -5.205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的对比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在儿童中越来越多见[6]。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反流症状常被食管外症状掩盖,容易被忽略,易引起漏诊、误诊[7-8]。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发吸入性肺炎、食管炎、哮喘等,甚至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的减弱,反流物对食道粘膜的损伤作用。基于其发病机制,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疗法、药物治疗、消化内镜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是抑酸剂、粘膜保护剂及促胃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是当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最有效的抑酸药,可促进损伤的粘膜愈合并且快速缓解症状。奥美拉唑是一种可迅速有效地抑制胃酸过多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能阻断胃壁细胞产生的酶,从而起到抑酸作用,它的特点是特异性高、抑酸能力强、药效持续时间长、可快速缓解症状等[9]。磷酸铝凝胶是磷酸铝的不溶性胶体,既可中和胃酸,提高胃内pH 值,又有粘膜保护作用。它能在粘膜上形成一层保护性胶体薄膜,可隔离反流物与受损的食管粘膜内神经末梢,缓解症状,防止有害物质继续损伤粘膜,促进粘膜修复及愈合。更为重要的是,磷酸铝凝胶对于溶血性卵磷脂和胆盐具有吸附作用,可降低混合型反流和胆汁反流中攻击因子的作用,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效果欠佳的非酸反流如胰酶、胆汁对食管粘膜的损害起到阻断保护作用[10-11]。

结果显示,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儿胃食管反流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流病粘膜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最善于“伪装”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雌激素水平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手术治疗阴道松弛患者的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