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2020-09-05 07:07张娟
医药前沿 2020年14期
关键词:足月儿坏死性胎龄

张娟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广东 珠海 519000)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是严重的新生儿肠道疾病,严重者可有全消化道壁坏死或穿孔[1],临床上以腹胀、 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2]。有研究表明NEC 发病时间足月儿较早产儿早[3],甚至NEC 发病日龄与胎龄呈负相关[4],可能原因是胎龄越大,人为开奶时间越早,而开奶时间与足月儿NEC 发病时间呈正相关[5]。对我院新生儿科近7 年收治的99 例 NEC 患儿进行早发、晚发的临床特点对比分析,为各阶段NEC 的预防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 年—2019 年我院新生儿科共收治21764 例新生儿,参照《实用新生儿学》(第5版)诊断保准及改良的Bell's分期标准,确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99 例。根据Short 等人的标准,发病在生后7 天内(日龄≤ 7 天)者定义为早发型,7 天后(日龄>7 天)发病者定义为晚发型,对99 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2 临床资料收集

包括NEC 患儿的:①基本信息: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Apgar 评分、宫内窘迫、脐带绕颈:②发病时情况:喂养情况、发病日龄、输血情况;③发病时临床症状:发热、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血便、呼吸衰竭(呻吟、气促及发绀)、 肠道并发症(肠梗阻、气腹、及腹水)。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GraphPad Prism 5.0 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及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基本信息

近7 年我院新生儿科共收治21764 例中,NEC 及非NEC 两组患儿除性别以外,在分娩方式、胎龄、出生体质量、胎膜早破、脐带绕颈、Apgar、宫内窘迫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发病时情况

早发型NEC:发病日龄3.48±0.24d,胎龄36.91±0.36w,出 生 体 重2.592±0.09kg; 晚 发 型NEC: 发 病 日 龄16.32±1.345d, 胎 龄33.65±0.43w, 出 生 体 质 量1.917± 0.086kg;表明新生儿胎龄越小、体质量越低,其NEC 发病日龄越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早发型与晚发型NEC 两组患儿对比,其性别、窒息缺氧情况、喂养方式及输血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临床症状、分期

99 例NEC 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呕吐(38 例,占38.4%)、腹胀(85 例,占85.9%)、肠鸣音减弱(77 例,占77.8%)、血便(81 例,占81.8%)、发热(占51.5%);少数患儿表现为低体温(占8.1%);伴呻吟、气促、呼吸暂停、发绀等呼吸衰竭的NEC 患儿有45 例(占45.5%);伴低血压、休克等循环不稳定的NEC 患儿有11 例(占11.%)。早发型与晚发型NEC 患儿在发热/低体温、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及呼吸衰竭等临床症状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腹片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肠壁间积气38例,门静脉积气1例,肠道并发症21 例:肠梗阻10 例、腹水5 例,气腹3 例,腹膜炎3 例。早发型与晚发性NEC 两组患儿在肠道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临床分期

根据Bell 分期标准:Ⅰ、Ⅱ期 84 例;Ⅲ期 15 例。但两组患儿在Bell分期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早发型与晚发型NEC 患儿的单因素分析

3.讨论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NICU 最常见的胃肠道急症,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及多系统功能衰竭。NEC 的发病时间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结局,而足月儿和早产儿NEC 的起始时间明显不同,林泽军等人临床研究显示,患儿胎龄越小、体质量越低,NEC 的发病日龄越迟。现有研究认为人工配方奶喂养是进展为NEC 的诱发因素,表明胎龄小、体质量低的患儿人工喂养后发生晚发型NEC。研究发现早发型NEC 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并发腹膜炎及肾功能损害,而晚发型为NEC 后存在腹膜炎及呼吸衰竭。本文发现早发型NEC 组低体温、呕吐、肠鸣音减弱及肠道并发症者较晚发型多,而晚发型NEC 组患儿的发热、腹胀及并发呼吸衰竭着较早发型多。EC 的风险较高。另外,早发型NEC 患儿窒息缺氧比例高于晚发型NEC 组患儿。

目前认为多种因素相结合共同作用导致了患儿发病率和致死率居高不下,而足月儿NEC 的结局并不优于早产儿NEC,在临床工作中,无论早发型还是晚发型NEC,一旦有明确的迹象表现出来,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就大,因此,针对早发型及晚发型NEC的常见高危因素作合理调控,早期识别早发型及晚发型NEC 的临床症状,做到早期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控制NEC 及改善NEC 预后的关键。

猜你喜欢
足月儿坏死性胎龄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4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不同胎龄足月儿临床转归研究
肉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选择性剖宫产对足月儿产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