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检验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价值分析

2020-09-05 07:07李莎
医药前沿 2020年14期
关键词:细菌用药病人

李莎

(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陕西 渭南 714000)

临床微生物检验是对从病人的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培养和鉴定,开展其对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药物。因此,对于感染性疾病患者采取微生物检验进行病原学方面的诊断,可以辅助针对性的用药[1]。本文主要探讨了临床微生物检验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我院就诊的86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 例,男23 例,女20 例;年龄2 ~71 岁,平均(48.36±24.19)岁;住院时间2 ~11 天,平均(4.73±1.14)天。对照组43 例,男23 例,女20 例;年龄2 ~71 岁,平均(48.29±25.34)岁;住院时间2 ~11 天,平均(4.75±1.09)天。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没有进行微生物检验,直接用药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微生物检验,方法为:对患者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病原菌进行提纯,而且采取细菌测定系统中的随机体外诊断板条对细菌准确地鉴定;然后采取纸片扩散法对细菌进行药敏试验。根据对药物的敏感性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感染发生率以及临床用药合理率。其中,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消化系统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观察组发生呼吸系统感染0 例、泌尿系统感染1 例、消化系统感染0 例,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为2.32%(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P<0.05),观察组的临床用药合理率为97.67%(42/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临床用药合理率比较[n(%)]

3.讨论

微生物检验的优势在于采集病人的痰液、血液、尿液、分泌物等,通过对这些标本的培养和对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及药敏试验来指导临床用药的一种临床检验手段[2]。微生物检验可以有效预测微生物的耐药趋势,对合理用药进行比较准确的指导,显著降低感染的发生率[3]。临床合理用药指的是在详细分析病人病情的基础上,掌握有关的药理功能和作用机制,并且给予病人相关的药物治疗,是适当的药物在适当的时间给予适当的病人以达到适当的治疗目标,力求在获得尽可能大的治疗效果的同时让病人承担尽可能小的治疗风险[4]。但是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也比较常见,主要是临床医师没有充分的结合病人的实际病情以及用药指征,在滥用药物的同时,造成不合理的用药方案,最终造成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增加了病人发生感染的几率[5]。尽管目前医院已具有无菌的治疗环境和无菌治疗的要求,但耐药率升高会增加患者感染的复杂性。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发生呼吸系统感染0例、泌尿系统感染1 例、消化系统感染0 例,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为2.32%(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P<0.05),观察组的临床用药合理率为97.67%(42/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P<0.05),充分表明临床微生物检验可以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并且显著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率。为了更好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以及降低感染发生率,医护人员应当避免直接根据临床经验给予药物,而应当根据微生物检验的具体结果,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用药。

综上所述,临床微生物检验可以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并且显著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率。

猜你喜欢
细菌用药病人
谁是病人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细菌大作战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细菌大作战
病人膏育
细菌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