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联合免疫治疗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效果分析

2020-09-05 07:07杨景峰李玉玲通讯作者杨尚陇
医药前沿 2020年14期
关键词:抗结核亚群艾滋病

杨景峰 李玉玲(通讯作者) 杨尚陇

(1 甘肃省康泰医院感染科 甘肃 兰州 730000)

(2 解放军第940 医院重症医学科 甘肃 兰州 730000)

随着艾滋病在我国发病率的不断提升,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两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使得艾滋病病情更为严重,甚至缩短患者生存时间,因此针对肺结核的治疗至关重要[1]。2HRZE/4HR 方案是抗结核治疗的常用化疗方案,但对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疗效如何仍有待观察。本研究分析抗结核治疗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 年1 月—2019 年12 月在我院和解放军第940 医院治疗的60 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 例,男18 例,女12 例,年龄32 ~76 岁,平均年龄(51.5±10.4)岁;对照组30 例,男17 例,女13 例,年龄30 ~75 岁,平均年龄(51.3±10.7)岁;所有患者均经HIV 抗体筛查确认为阳性,并经痰培养确认结核杆菌为阳性,且胸部X 线片显示肺部有空洞等病灶,确诊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所有患者均为首次确诊,近1 个月内未使用过抗结核药物;排除药物过敏、治疗依从性差、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对比两组的年龄、性别等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2HRZE/4HR 方案治疗,异烟肼0.3g/次,1 次/d,利福平0.45g/次,1 次/d,吡嗪酰胺0.5g/次,3 次/d,乙胺丁醇0.75g/次,1 次/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齐多夫定200mg/次,3 次/d,拉米夫定200mg/次,2 次/d,胸腺五肽,肌肉注射10mg,1 次/d[2]。两组均治疗3 个月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咳嗽、咯血、发热等症状明显减轻,痰培养为阴性,胸片炎症阴影消失,WBC 恢复正常,CD4+T 淋巴细胞计数升高;有效:咳嗽、咯血、发热等症状有所缓解,痰培养为阴性阴性或弱阳性,胸片炎症阴影部分消失,WBC 及CD4+T 淋巴细胞计数均有所升高;无效:咳嗽、咯血、发热等症状未改善,痰培养为阳性,胸片炎症阴影无缩小,WBC 及CD4+T 淋巴细胞计数无升高[3]。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检测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包括CD3+、CD4+、CD8+、CD4+/CD8+;治疗后检测WBC 及HIV-RNA 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20.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组别 n 时间 CD3+ CD4+ CD8+ CD4+/CD8+观察组 30 治疗前 7.36±1.21 7.52±1.05 65.98±7.34 0.11±0.04治疗后 16.10±1.93 15.68±1.83 76.44±5.49 0.30±0.06 t 5.763 5.498 6.249 4.032 P<0.05 <0.05 <0.05 <0.05对照组 30 治疗前 7.41±1.25 7.57±1.02 65.67±7.31 0.12±0.05治疗后 13.63±1.47 12.21±1.48 60.75±6.28 0.20±0.06 t 4.879 4.657 4.549 3.708 P<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治疗后WBC 及HIV-RNA 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WBC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IV-RNA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WBC 及HIV-RNA 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后WBC 及HIV-RNA 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WBC(×109/L) HIV-RNA(×102/ml)观察组 30 5.36±0.70 4.21±0.64对照组 30 3.82±0.39 4.75±0.58 t-4.313 4.402 P-P <0.05 P <0.05

3.讨论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情复杂难治,W H O 统计显示,每年约12% 的艾滋病患者死于肺结核,约63 万新增艾滋病患者感染结核病。这是由于艾滋病病毒会侵袭机体T 淋巴细胞群,导致CD4+淋巴细胞被消耗而减少,巨噬细胞功能下降,一旦发生结核杆菌侵袭,无力发挥机体防御功能,结核性肉芽肿形成受抑,结核杆菌在肺内大量繁殖,最终形成肺结核[4]。因此,如何有效治疗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难题。

临床治疗的原则为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给予抗结核治疗。2HRZE/4HR 方案是目前主要的抗结核治疗方案,能有效抑制并杀灭结核杆菌。为了确保用药的安全性,抗病毒治疗一般在抗结核治疗之后进行,这对控制感染、抑制病情恶化、改善预后至关重要[5]。

然而某些艾滋病患者免疫抑制明显,外周血CD4+细胞明显减少,对结核杆菌的抑制力减弱,无法充分发挥机体控制结核杆菌的主导作用。因此,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辅助免疫治疗,通过提高T 淋巴细胞群比例,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增加外周血CD4+细胞比例,从而增强抗结核治疗效果[6]。

综上所述,抗结核治疗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效果确切,能有效杀灭结核杆菌,辅助免疫治疗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对结核抗菌的防御能力,值得在临床使用。

猜你喜欢
抗结核亚群艾滋病
TB-IGRA、T淋巴细胞亚群与结核免疫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 世界艾滋病日》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主要高危人群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