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释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探讨

2020-09-05 07:07骆飞映罗秋萍李校吴高斯
医药前沿 2020年14期
关键词:压积自体骨科

骆飞映 罗秋萍 李校 吴高斯

(罗湖区人民医院 广东 深圳 518001)

外科手术操作过程中及时有效输血,对维持机体各项脏器正常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种异体血输血过程中异体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浆蛋白等血液成分均可与与机体抗体抗原产生免疫反应,从而提升患者术后溶血、发热、变态反应、个体感染发生风险[1]。本次研究为论证稀释式自体输血与护理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比较我院骨科2018 年12 月—2019 年12月44 例同种异体血及相关护理患者、35 例稀释式自体输血及相关护理患者输血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红细胞压积以及血红蛋白等数值变化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35 例骨科手术患者中男20 例、女15 例,年龄为9 ~85 岁、平均年龄(52.13±4.32)岁,手术类型:手术切开内固定术、关节置换术分别有19 例、16 例。对照组44 例骨科手术患者中男23 例、女21 例,年龄为5 ~94 岁、平均年龄(53.11±4.36)岁。手术类型:手术切开内固定术、关节置换术分别有34 例、10 例。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以及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验证,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均判定患者需行手术治疗。(2)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且术中需行输血以维持机体各项脏器功能。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凝血系统紊乱或造血功能异常等全身血液性疾病患者患者。(2)排除合并原发性变态反应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术前抽取静脉血行血常规检查,术中均选取肘正中静脉,应用16 号针头实施静脉穿刺,其中对照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术中失血情况,输注同型异体血。实验组患者术前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其中一条穿刺颈内静脉后连接三通管,一端与中心静脉压监测装置相连接,一端与输液装置连接,一端与含有ACD 抗凝血液保存袋以采集适量血液标本,在采集血液标本时可通过另外两条静脉通道输入2 倍至3 倍血浆增量剂,例如生理盐水、乳酸钠林格氏夜等从而稀释血液,在收集到预定血量后标明患者姓名、床号等基本信息后,将血液标本置于4摄氏度冰箱内,在收集血液标本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动态监测患者中心静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每隔5min-10min 测量一次红细胞压积,保证红细胞压积不低于20%,骨科手术过程中待患者出血量得到有效控制后回输自体血,并根据患者中心静脉压调整输血速度。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等血液成分数值变化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输血后相关血液成分变化情况

实验组患者输血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等血液成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输血后血液成分变化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输血后血液成分变化情况(±s)

组别 n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 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g/L)实验组 35 30.34±1.27 25.32±2.12 92.32±4.23对照组 44 42.65±1.28 43.23±2.11 80.43±4.22 t - 12.824 12.432 10.809 P -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具体情况如下:实验组术后无溶血、无变态反应、无感染。对照组术后有1 例发生溶血、2 例发热、2 例发生变态反应、有2 例发生感染。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151,P<0.05)。

3.讨论

稀释式自体输血与同型异体血相比,可防止部分病毒通过血液传播途径进入患者体内,同时可避免患者输血后产生免疫反应,继而防止患者术后发生溶血反应、发热,从而提升手术操作安全性[2]。稀释式自体输血过程中在术前收集患者血液的同时借助稀释液代替部分血液,可防止患者因失血造成血容量减少[3]。骨科手术应用稀释自体输血患者由于应用稀释液,可促使机体血液呈稀释状态,血液粘稠度降低,全身静脉血液回流以及总血流速度得到改善,血氧含量下降后机体应激性总血流量提升以及营养血流增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高于正常[4-5]。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由此可见,骨科手术患者稀释式自体输血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压积自体骨科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不同年龄比格犬红细胞压积、生理脆性的测定
低损伤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与应用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自体骨髓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骨折不愈合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观察
复发性脑血栓与红细胞压积的关系分析
中老年男性血小板压积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关系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