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实施循证护理的价值分析

2020-09-05 07:07江翠婵王亚珂
医药前沿 2020年14期
关键词:吸入性胎龄消失

江翠婵 王亚珂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 广东 广州 510120)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是新生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也是新生儿重点防治的疾病。其最主要的发病原因为产程时间过长,导致羊水、胎粪等误吸入气管,引发肺炎。由于新生儿的免疫功能差,对药物的耐受及代谢能力较差,导致临床治疗效果有限,部分患儿可进展为呼吸窘迫、呼吸衰竭,直接危及生命[1]。护理干预是本病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系统、针对性强的护理模式,分析新生儿肺炎的产生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手段,并在护理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2]。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基于循证实施护理的价值,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 年1 月—12 月在我院新生儿科治疗的50 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 例,男13 例,女12 例,胎龄36 ~42 周,平均胎龄(39.1±1.2)周,日龄1 ~13d,平均日龄(6.2±2.8)d;对照组25 例,男14 例,女11 例,胎龄36 ~41 周,平均胎龄(38.9±1.1)周,日龄1 ~14d,平均日龄(6.5±3.0)d;所有患儿均确诊为由羊水、胎粪或乳汁引起的吸入性肺炎,日龄≤28d;排除合并先天性肺部发育不完全、先天性肝肾功能障碍等;对比两组新生儿的胎龄、日龄、性别等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遵医嘱用药、机械呼吸支持护理、气道护理、皮肤护理等。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任组长,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3 名为组员,共同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并进行循证护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3]。②制定循证护理策略。小组成员根据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护理的难点和重点、科室护理实际情况等,提出护理实际问题,如呼吸道护理、喂养护理、氧疗护理等,检索国内外文献,获取循证依据,选取符合科室临床实际的护理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循证护理策略。③加强基础护理。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唇周发绀等症状,及时给予氧疗;设置保暖箱的温度,维持患儿体温在36.5 ~37.5℃之间,以防体温过低;及时帮患儿更换床单、尿布,确保臀部干燥、舒适,以防红臀发生;每天给患儿抚触护理1 次,增加患儿的躯体舒适度,减少哭闹或吐奶[4]。④加强呼吸道护理。每2h 为患儿翻身拍背1 次,对有痰的患儿给予吸痰处理,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确保患儿呼吸道通畅;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湿润气道,达到消炎、化痰的目的[5]。⑤加强喂养护理。新生儿的消化能力较弱,对营养的要求较高,早期喂养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护理人员应耐心喂奶、喂水,每次喂完后将患儿微微竖起并轻拍背部,防止患儿吐奶;若患儿呕吐频繁,可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补充营养与能量。⑥加强并发症监护。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呕吐泡沫样分泌物,应警惕食管闭锁病症,若呕吐血性物质则怀疑为消化道出血,若呕吐胆汁则应重视对消化系统的保护,均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1.3 观察指标

记录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 线征象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采用肺部感染评分CPIS 评分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总分12 分,得分越高则病情越严重;统计有无呼吸窘迫、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并统计病死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症状消失各指标比较

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 线征象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消失各指标比较(±s,d)

表1 两组症状消失各指标比较(±s,d)

组别 n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 线征象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25 4.8±1.0 3.7±0.8 11.6±2.8对照组 25 6.7±1.3 7.2±1.2 17.5±3.9 t-4.454 4.672 4.986 P- <0.05 <0.05 <0.05

2.2 两组护理前后CPIS 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3d、5d 的CPI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CPIS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CPI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3d 护理后5d观察组 25 7.5±1.8 5.6±1.5 4.1±1.1对照组 25 7.6±2.0 7.1±1.9 6.7±1.6 t-0.142 4.414 4.308 P->0.05 <0.05 <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呼吸窘迫、呼吸衰竭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n(%)]

3.讨论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严重影响新生儿健康,这与新生儿肺功能薄弱、免疫力低下等有关,一旦发病容易引发肺部感染、肺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具有一定死亡率。护理干预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但常规护理已不能适应临床对护理的要求。循证护理是一种以科学依据为主的护理方法,通过发现问题、寻找循证依据、制定临床护理方案的方法,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减少临床护理的隐患,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为新生儿提供优质、高效、全面、针对性强的护理。同时,循证护理重视新生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特别是新生儿支气管腔、气管相对狭窄,黏膜柔嫩且血管丰富,气道分泌物排出较为困难,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呼吸道通畅的护理,及时发现新生儿异常,以免加重呼吸困难。再者,循证护理体现人文关怀理念,通过抚触护理、模拟子宫环境等,有助于减轻患儿的哭闹及不安全感,提高心理适应性,加快病情的缓解[6]。

综上所述,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基于循证实施护理的价值确切,有效加快病情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使用。

猜你喜欢
吸入性胎龄消失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小儿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护理干预对 ICU 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影响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消失的童年
早产儿胎龄和体重对儿童糖尿病的预测作用
美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