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2020-09-05 07:07冯杏凤
医药前沿 2020年14期
关键词:病原学头孢菌素喹诺酮

冯杏凤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人民医院 广东 中山 528415)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定义:CAP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 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1]。非住院患者的死亡率仅为1%~5%,但住院患者的死亡率达8%~13%,而ICU 患者则高达40%,由此造成巨大的医疗支出。为了解我院治疗CAP 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对我院2018 年的CAP 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 年呼吸内科确诊为CAP 且为单病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72 例。年龄在18 岁~65 岁之间,男性40 例,女性32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CAP 诊断标准。

1.2 方法

根据CAP 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设计药历,逐一查阅患者的病案资料,并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就诊时体温、吸烟史、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应用抗菌药物的名称、剂型、给药途径、用药起止日期、联合用药情况,结合《CAP诊断和治疗指南》[2]评价我院CAP 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病原学诊断及抗菌药物应用时机、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抗菌药物联用情况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是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是百分率(%)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病原学诊断及抗菌药物应用时机

所有CAP 患者中,均做过血、痰的病原学培养,结果呈阳性的有8 例(痰培养阳性率为11.1%),检验到的病原体分别有:白色念珠菌1 例,铜绿假单胞杆菌2 例,克雷伯杆菌2 例,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各1 例。入院4h 以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有70 例(占97.2%),入院6h 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有2 例(占2.8%)。

2.2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所涉及到的抗菌药物有5 类15 种,治疗过程中因更换药品或联合用药,故共达311 频次,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达155 频次(占49.84%),其次是喹诺酮类,共77 频次(占24.76%)。

2.3 抗菌药物联用情况统计

药物联用的方式以二联用药为主,共89 频次,未发现三联用药。二联用药中,头孢菌素与喹诺酮类联用最为常见,达67频次(占75.28%),见表1,暂未发现有不合理的联用现象。

表1 抗菌药物联用频次情况统计

3.讨论

对于CAP 患者的诊疗来说,住院24 小时内采集血、痰标本进行培养,调查结果显示,CAP 病原体检测阳性率也只有11.1%,这也可能是与采集血、痰标本进行培养的时机不正确有关,调查结果提示我们,除了对病人做好正确的采集血、痰标本方法宣教外,在今后治疗CAP 的过程中,病原学检查结果只能作为治疗过程中的一项参考指标,而不能完全作为选择抗菌药物的依据。我国《CAP 指南》中明确指出,首剂抗菌药物治疗应争取在确诊后4h 内应用,患者可较快达到临床症状稳定,也可较早出院。本文统计的72 例CAP 患者中,有70 例是在确诊后4h 内应用的,有2 例是在确诊后6h 内应用。总的来说,我院对抗菌药物应用时机的选择是比较合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应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达155 频次,其次是呼吸喹诺酮类,达77 频次,青霉素+酶抑制剂为57 频次。在应用头孢菌素的过程中,第3 代头孢菌素的应用率最高,达95 频次,第二代头孢菌素为35 频次。提示我院治疗CAP 时选用的抗菌药物基本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提出的治疗方案[2]。但在抗菌药物联用上有所偏离指南要求,大多以头孢菌素联用喹诺酮类药物为主,这两类药物抗菌谱有所重叠,能产生协同杀菌作用,在未获得病原学检查结果又不能排除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的前提,如果使用广谱杀菌剂经验治疗效果不强时,根据诊疗指南的推荐联合使用对衣原体、支原体敏感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才是合理有效的。

总体而言,我院的CAP 诊治基本符合“CAP 的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其应用的抗菌药物也基本达到规范化程度,但在品种选择、及联合用药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猜你喜欢
病原学头孢菌素喹诺酮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鸡伤寒和鸡白痢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病原学诊断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