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消毒对大肠杆菌的损伤情况及其损伤机制探讨分析

2020-09-05 07:07张明昱赵鹏伟王君任向宇孙晓琳李存保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14期
关键词:细胞膜菌液紫外线

张明昱 赵鹏伟 王君 任向宇 孙晓琳 李存保(通讯作者)

(1 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2 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大肠杆菌是一种调节致病菌,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引发肠道类疾病,如腹泻等,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1]。而且在水源污染情况检查中,将大肠杆菌作为粪源污染的指示微生物。由于其可能对人体产生的致病作用,所以在很多的水源中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2]。为探究紫外线消毒对大肠杆菌的损伤情况及其损伤机制,选择大肠杆菌(ATCC25922)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菌进行相关实验,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消毒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具体的实验内容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主要的实验用品有大肠杆菌(ATCC25922)、恒温培养箱、UV-2550 型紫外光分度计、透射电镜、TSYA 培养基、抗氧化能力试剂盒、去离子水等。

1.2 方法

实验用菌的制备:使用在10ml 的LB 营养肉汤中接种40μl的大肠杆菌菌液,培养汤是经过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将接种好的培养汤发展恒温摇床中进行培养,将温度控制为37℃,摇床的速度为150r/min,过夜培养。次日使用PBS 缓冲液对其记性洗涤5 次,其目的是将培养基成分去除,将其制备成浓度为1.5*109CFU/ml 左右的菌液备用。

消毒实验:从制备好的菌液中取出40ml 进行紫外线消毒实验,将菌液放置在灭菌培养皿中,将培养皿放置在紫外线平行光下进行照射消毒,在照射的过程中进行搅拌。每个时刻都取出相应的菌液进行检查,并对其损伤率进行计算。

相关酶检验:从同一水源的消毒前和消毒后取出相同的样本,前后各10 份,对其进行SOD 酶和R-AOC 酶活性检测,使用的检测用品为SOD 酶和R-AOC 酶试剂盒按照相关的使用说明进行检测。

1.3 评价方法

损伤率:对紫外线消毒时间为0s、10s、30s、60s、120s时的灭菌样本进行检查。损伤率=Nt-Nm/Nt×100%。其中Nt 为消毒开始菌落数,Nm 为实验时刻菌落数。

酶活性:使用相关的酶活性试剂盒对SOD 酶和R-AOC 酶的活性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 软件分析,酶活性相关指标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紫外线消毒对大肠杆菌的损伤情况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随着时间的增加,大肠杆菌的损伤率也在增加在60s 左右达到100%,具体数据如下表1:

表1 紫外线消毒对大肠杆菌的损伤情况

2.2 消毒前后大肠杆菌的相关酶活性比较

通过对SOD 酶和R-AOC 酶在消毒前后的活性检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为与消毒前对比,消毒后SOD 酶和R-AOC 酶的活性大幅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下表2:

表2 消毒前后大肠杆菌的相关酶活性对比(±s)

表2 消毒前后大肠杆菌的相关酶活性对比(±s)

分组类别 例数 SOD 酶(108CFU/ml) R-AOC 酶(108CFU/ml)消毒前 10 0.158±0.030 0.007±0.001消毒后 10 7.002±0.846 0.159±0.017 t-25.566 28.226 P-0.001 0.001

3.讨论

大肠杆菌在水源中存在较广,特别是在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常用的水源消毒方法有紫外线消毒。如果人们误饮了含有较多大肠杆菌的水,可能对导致机体出现腹泻、败血症等疾病,其对人类的饮水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3]。

紫外线是电磁波中波长为 10 ~400 纳米的总称,而将其作为消毒工具的波段是在200 ~280nm,这个波段的紫外线具有破坏DNA 分子的作用,能够对细菌进行灭活从而抑制其生长繁殖,起到消毒的作用[4]。

紫外线的作用时间较快,而且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可以有效的对水中的大肠杆菌进行灭活损伤。本次实验的结果显示使用紫外线消毒后,水中的大肠杆菌的损伤率直线上升在60s 左右达到100%。相关研究显示紫外线消毒会诱发大肠杆菌的抗氧化系统,这个系统会增加相关酶的含量和活性,从而影响其细胞膜的功能,进而破解大肠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和流动性,从而抑制其生长繁殖。而在对消毒前后的大肠杆菌中相关酶活性的检查结果中,消毒后的酶活性大幅上升(P<0.05)。

综上所述,紫外线消毒可以对大肠杆菌造成损伤,在60s左右的损伤率达到100%,对其的损伤机制是增加相关酶的活性,使得细菌的细胞膜功能下降,起到消毒效果。

猜你喜欢
细胞膜菌液紫外线
紫外线指数,提醒你保护皮肤
多糖微生物菌液对油菜吸收养分和土壤氮磷淋失的影响
让人又爱又恨的紫外线
Bonfire Night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中通过吸光度值测定菌液浓度的方法研究
跟踪导练(五)6
复合微生物菌液对黄瓜生长和抗病虫性效应研究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宫永宽:给生物医用材料穿上仿细胞膜外衣
香芹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