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尿嘧啶血药浓度监测差异化分析

2020-09-05 07:07陈钊宇李代程谭竹川李朋征
医药前沿 2020年14期
关键词:氟尿嘧啶血药浓度骨髓

陈钊宇 李代程 谭竹川 李朋征

(达州市大竹县人民医院 四川 达州 635100)

5-FU 是常用的抗癌药物,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患者间5-FU 的疗效和毒性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不同患者进行氟尿嘧啶血药浓度监测可产生100 倍左右的血药浓度差距。若患者5-FU 血药浓度值超出范围,其发生Ⅲ~Ⅳ度骨髓抑制、Ⅲ~Ⅳ度腹泻、肠道黏膜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这些都揭示出5-FU 的血药浓度与疗效、毒性密切相关。

1.一般资料

我院60例经病理确诊的大肠癌患者,采取FOLFOX方案化疗,且每位患者的化疗周期均≥4 周期。血样采取定于每周期化疗第2 天早上6 点统一采血,然后由科室护士专人负责送到药学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5-FU 血药浓度进行检测,取各周期的血药浓度均值,根据5-FU 血药浓度预测可信区间分为A组(≤20mg/L)、B 组(20 ~40mg/L)和C 组(>40mg/L),比较三组患者的化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e2695)

2.2 色谱条件

色谱柱:Waters-C18 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5:95),等度洗脱8min,检测波长265nm,柱温25 摄氏度,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体积为10μL。

2.3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5-氟尿嘧啶(5FU)及5-溴尿嘧啶(5Br)对照品适量,以50%甲醇水定容于10mL 容量瓶中,得1mg/mL 5-氟尿嘧啶和5-溴尿嘧啶储备液。从储备液中取适量5-氟尿嘧啶和5-溴尿嘧啶,用50%甲醇水定容于10mL 容量瓶中,得20μg/mL 的5-氟尿嘧啶和5-溴尿嘧啶的对照品溶液,置4℃冰箱保存。取5-氟尿嘧啶对照品溶液适量,分别配置成1、2、4、8、12、16、20μg/mL 的5-氟尿嘧啶工作液,同时在工作液中加入100 μL 5-溴尿嘧啶的对照品溶液。

2.4 标准曲线绘制

用5-氟尿嘧啶样品峰面积与5-溴尿嘧啶内标峰面积比(R)对样品浓度(c)作线性回归,计算回归方程。

2.5 血浆样品处理

取1mL血样于4℃,3500转,离心10分钟,取100μL上清液,加入100μL 5-溴尿嘧啶的对照品溶液,再加入3 mL 甲醇,涡旋1 分钟,置于离心机以4℃,10000 转,离心10 分钟,取上清液,50℃氮气吹干,1mL 甲醇复溶,重复吹干三次后,用1mL 50%甲醇溶解,过0.22μm 微孔滤膜,即得血浆样品,置4℃冰箱保存。

2.6 实验结果

对照品色谱图

2.7 对照品测定数据

样品浓度μg/mL 5FU 峰面积 5FU 平均峰面积 5Br 峰面积 5Br 平均峰面积 R(5FU/5Br)2 69648 69792.5 41175 41611 1.68 69937 42047 4 132697 132236 41559 41657.5 3.17 131775 41756 8 255037 255261 41656 41579 6.14 255485 41502 12 369042 369025.5 40432 40372 9.14 369009 40312 16 485545 486942 41589 41769 11.66 488339 41949 20 544516 547249 36125 36197 15.12 549982 36269

2.8 对照品标准曲线

3.结果

3.1 5-FU 与疗效相关性分析

见表1。

表1 三组化疗疗效比较(x±s,%)

3.2 三组化疗后不良反应比较

C 组的骨髓抑制、黏膜炎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3.33%(11/15) 高于A、B 组的17.65%(3/17)、25.00%(7/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 组在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及胃肠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影响氟尿嘧啶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纳入60 例结直肠癌患者。5-FU 高浓度组(AUC >40ug/ml)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低于低、中浓度组(AUC ≤20ug/ml 和20 ~40ug/ml),且高浓度组患者疾病进展率是显著高于低浓度和中浓度组的患者,中浓度组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高于低浓度组,且疾病进展率低于低浓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中浓度组患者AUC 在20 ~40 ug/ml 范围其能得到较好的控制,降低患者疾病进展的几率;同时随着AUC 增加,其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升高,高、中浓度组患者骨髓抑制反应发生率高。按骨髓抑制程度分级,Ⅰ~Ⅱ级和Ⅲ~Ⅳ级骨髓抑制反应程度在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是随着AUC 的增加而呈增高趋势的;5-FU高浓度组(AUC >40ug/ml)的患者Ⅲ级以上恶心呕吐反应的发生率是显著高于低、中浓度组(AUC ≤20ug/ml 和20 ~40u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腹泻、脱发以及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随着AUC 的增加,其发生率呈增高趋势,但病例数少,未能做统计学分析。表明5-FU 稳态血药浓度与毒性反应(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反应)是呈正相关的。由以上结果可知,中浓度组患者治疗疗效效果高于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而中浓度组患者毒性反应发生率和Ⅲ级以上毒性反应发生率低于高浓度患者。本试验结果显示,约82%的患者AUC 高于目标值,仅约15%的患者能达到目标范围,部分患者高于警戒值,并且个体间存在较大的药代动力学差异。

结合临床研究推测我院5-FU 检测值偏高可能有以下原因:(1)患者自身情况;(2)是否正确给药:患者使用静脉泵化疗时,泵入时间长达48 小时,部分患者私自调整输液泵速度加快5-FU的输入速度从而使血液中药物浓度升高;(3)化疗中存在合并用药:结直肠癌患者在治疗时,合并使用多种辅助药物,其中可能存在药物的抑制和相互作用,如肿瘤科常用药西咪替丁、多潘立酮、氟喹诺酮类等;(4)基因的多态性;(5)样本处理与保存。

5.结论

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NCCN 指南和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推荐5-FU 作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基础治疗。5-FU 本身无抗癌活性,由其活性代谢产物发挥抗癌作用。5-FU半衰期短,其体内过程符合非线性药代动力学消除模式,以持续静脉滴注方式给药,监测其稳态血药浓度,计算出AUC。

6.展望

目前国内对DPYD、MTHFR 和UMPS 基因多态性与5-FU 血药浓度及临床毒性反应之间关系研究较少,且多集中探讨某一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5-FU 毒性反应之间的相关性,局限性较大,同时且不同研究间的结论往往相悖。药物体内过程是多个基因的多重影响下的结果。因此多基因的多态性及5-FU 血药浓度对疗效与毒性反应之间的研究是未来5-FU 研究的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氟尿嘧啶血药浓度骨髓
Ancient stone tools were found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考拉宁血药浓度
赞美骨髓
用氟尿嘧啶注射液联合蔷薇红核植物抑菌液治疗跖疣的疗效观察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仙茅多糖对氟尿嘧啶增效减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