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饮食新时代即将来临?

2020-09-06 13:27王莉莉
中国对外贸易 2020年8期
关键词:消费量肉类猪肉

王莉莉

据美国媒体近日报道,根據联合国最近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球人均肉类消费量将减少近3%,为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全球各地的分析人士预测,不仅人均肉类消费量将下降,其所在地区的总消费量也将下降。

对于一个依赖于稳定增长的行业来说,这将是一个剧烈的转变。以美国为例,据预测,美国的人均肉类消费量至少要到2025年后才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创下最大跌幅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6月份发布的《粮食展望》里分析了这种萎缩发生的原因。该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肉类产量将连续第二年出现减少,比2019年减少1.7%。所有品种的肉类产量增速都受到新冠疫情的负面影响,非洲猪瘟和高致病性禽流感令该领域雪上加霜。疾病大流行令全球肉类消费陷入倒退,今年的人均肉类消费量将跌至9年来的最低水平,比去年下降3%,创下至少自200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其中,全球猪肉产量将急剧下降,主要集中在受非洲猪瘟影响的亚洲国家,全球猪肉产量预计将比上年骤减8.0%;牛肉产量也将下降,尤其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禽肉类产量预计将扩大,但增幅仅为去年的一半;羊肉产量预计温和增长。

粮农组织分析,疫情防控下的隔离措施引发了屠宰场、肉类加工厂和包装厂的劳动力短缺,部分工厂被迫关闭,导致供应链中断。肉类需求方面,疫情封锁、市场关闭导致肉类供应过剩。虽然恐慌性采购会暂时推高肉类价格,但失业潮和经济困难会最终导致肉类消费减少。包括港口延误、空运停摆以及监控升级都阻碍了肉类出口,导致肉类主要出口国库存堆积。

中国一直是肉类产品进口大国。受疫情和非洲猪瘟影响,中国的猪肉消费量会继续下降。7月10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发布会介绍防范疫情输入风险、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有关信息。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介绍称,针对近期一些国家肉类、水产品企业发生聚集性感染疫情,已采取暂停其产品进口的措施,目前已经暂停了德国、美国、巴西、英国等23家境外肉类生产企业产品的进口。不少国家和企业积极配合,这23家企业当中,就有10家是根据中方的要求,由出口企业自主提出、自主暂停对华出口措施。

在以烧烤和烤肉闻名、全球第三大牛肉消费国巴西,肉类消费也在经历剧烈变化。荷兰农业合作银行巴西分析师瓦格内尔表示,流行病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可追溯性和可持续性的关注点急剧上升。遭受疫情重创的巴西经济,正面临近百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随着收入降低,所有围绕动物蛋白质的消费都会随之下降,而牛肉将承受更大影响。”

肉类产品消费习惯改变

彭博新闻社近日报道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消费者都在削减食品杂货支出。餐馆停业也削弱了肉类需求,因为人们在外出就餐时对肉类的消费更多。不仅如此,生产中断(例如在美国引发行业危机的肉类加工厂疫情)也造成了供应问题,导致肉类消费量减少。

多年来,倡导低碳生活的环保人士一直呼吁减少肉类消费。根据某些衡量标准,农业比交通产生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更大,部分原因是畜牧业生产。仅肉类和奶制品就占到人类造成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8%。

该报道称,这种转变将持续多久还有待观察。如果消费者习惯了在疫情期间少肉的饮食,那么是否意味着全球饮食新时代即将来临?

有迹象表明,人们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出于对环境的担忧,数以百万计的人增加了对植物蛋白质的消费。与此同时,从美国到巴西再到德国,屠宰场和肉类加工厂的疫情频发也凸显出该行业从业者的困境——工资低,几乎没有福利,还要从事危险的工作。不过,报道认为,现在判断公众对该行业劳动者状况的重新审视能否会影响肉类产品的销售,还为时尚早。

如今,消费者已经越来越习惯在家做饭,那么这种习惯可能会延续下去,尤其是在受封锁措施冲击的食品服务行业,预计将出现萎缩的情况下。全球餐饮咨询公司阿伦·艾伦同仁公司称,全球约有220万家餐馆可能倒闭。美国斯坦纳咨询集团的分析师阿尔廷·卡洛也表示,餐饮服务业的损失在于“需求受到了重大冲击,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数据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美国50%的肉类消费发生在家庭以外。

经济下行的状况减少了美国对肉类产品的内部需求。作为世界第二大猪肉出口国,2020年美国的猪肉出口量仍可能增长 13%,其中大部分销往中国、墨西哥、日本、加拿大、韩国和澳大利亚。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农业商务专家德克尔·沃克表示:“如果未来餐饮行业出现结构性变化,而且人们外出就餐的次数也永久性改变,那么我认为,客观地说,未来肉类消费量可能会减少。”

报道也指出,今年全球肉类总消费量仍有可能上升。这是因为人口的增长速度可能超过肉类生产速度。尽管如此,人均肉类消费量减少仍是该行业转折点的标志。

“植物肉”概念渐热

“植物肉”也叫“人造肉”。作为肉制品的高仿版,植物基食品在国内外都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两年,采用植物蛋白为原料的“植物肉”产品因不含胆固醇、接近肉类口感等特点,成为国际美食先锋理念。

去年5月,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Beyond Meat公司上市,让很多中国消费者第一次听说“植物肉”这种产品。今年4月中旬以来,棒约翰、星巴克、肯德基、必胜客等多家连锁餐饮品牌陆续在中国市场推出“植物肉”产品,尝鲜“机会”在线上被一抢而空。

新冠肺炎疫情下,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两家专注于开发替代性肉类的创业公司,都创造了杰出的增长及销售成绩。受到疫情冲击导致肉价提高,为植物肉抢攻市场提供一个契机。

Impossible Foods首席财务官大卫·李(David Lee)表示,他们没有像传统肉类厂商般受到重创,并宣称今年零售业务规模将增长50倍,并会加速拓展销售门店与渠道。

全球植物肉市场增量大、增速快。2019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的市场规模约为121亿美元,预计每年将以15.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279亿美元。而中国市场为肉类替代品生产商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和猪肉制品消费国。此外有业内人士认为,得益于使用豆制品和各种素食的悠久历史,中国消费者对“植物肉”具有天然的接受基础。国内“植物肉”从原料、到制造、到加工,具有完善的产业链。目前,中国有越来越多的科研团队和企业将注意力放在了“植物肉”上。

不过,也有行业人士认为,受限于技术成熟度,以及消费者对“人造肉”安全、营养价值、价格等的担忧,短期来看,“植物肉”在中国市场能否大受欢迎还有待观察。

猜你喜欢
消费量肉类猪肉
3D肉类打印机
关于进口猪肉的认识误区
论猪肉
砥砺前行、携手共进,同促肉类行业蓬勃发展
2016年11月马来西亚天胶产量及消费量情况
2016中国国际肉类产业周在京举办
全球棉花产需预测继续下调
201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为1.0470亿吨
怎样识别注水猪肉
莫说细节小,注意到了生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