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训与大学形象

2020-09-06 13:23鄢小莉
各界·下半月 2020年9期

鄢小莉

摘要:校训是一所大学的大学文化、治学风格的高度概括,是教育理念、育人目标的集中展现,又是大学精神、理想追求的重要载体,是悠久历史、优良传统的时空延展,是学校个性特色、价值取向的重要标志。因此,对大学校训进行研究更有利大学形象的建设。

关键词:大学校训研析; 清华大学校训;北京大学校训

校训是一所大学的大学文化、治学风格的高度概括,是教育理念、育人目标的集中展现,又是大学精神、理想追求的重要载体,是悠久历史、优良传统的时空延展,是学校个性特色、价值取向的重要标志。校训是大学形象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占据大学形象价值体系的核心位置,它是大学精神的精髓。在大学形象建设中,校训是大学形象塑造中理念识别系统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精神的浓缩和精华,也可以说她是大学形象之魂。

研究大学校训对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坚持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校训的来源及发展

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里是这样解释校训的:“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对校训中的“训”字,中文指教诲、开导、指引、激发、鼓励、鞭策、训导之意,英文中“训”字则强调箴言、格言、座右铭。可见,英文校训强调所奉守的理念和信条,而中文校训则强调引导和警示。

(一)中国古代有校训的原型和先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大学校训是随着近代大学出现才逐渐兴起和成熟,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殷商时代就出现了校训的雏型——学宫,到了汉代,如洛阳的太学,最后到了隋代的国子监等就已近乎国立大学,明确提出了大学之道和育人目的。例如《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学而优则仕”等,这些都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给学生根深蒂固的训导,可以说这些都是校训的原型。特别是宋代书院院训底蕴深厚,堪称我国古代校训的典范和近代大学校训的先声,但那时没有明确的校训名称。直到近代,教会大学在中国开办,才开始有英文校训和中文校训,所以,蔡元培先生认为中国大学乃仿效欧洲大学建制,非古代太学演化而来。因此,我们将古代的所谓“训”称为校训的原型和先声。

(二)西方大学校训的诞生和演变

纵观国外大学校训的发展,从11世纪末,1087年意大利博罗尼亚简陋大学开始,到后来创立于1150年被称为欧洲大学之母的巴黎大学,当时并无明确的校训。之后,英国创建的牛津大学及剑桥大学,才分别设计和启用了自己学校精神的象征——校训,两校校训分别是“上帝乃知识之神”和“剑桥——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这应该是西方大学较早的校训。到了17、18世纪乃至19世纪初期,一些国际上著名的大学,例如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西点军校,德国的柏林大学等相继创建,与此同时赋予时代新意、成为大学精神内核及大学发展目标导向的校训也随即出现。而这些有几百年历史的大学,校训都相对稳定,不因校长的更迭和时代的演进而改变。这之后,世界各国的大学都有了代表自己学校精神的校训,校训已成为现代大学的重要标志。

(三)中国近代大学校训的诞生及演变

中国近代第一个大学校训应该是外国人在中国办的教会学校,1901年3月由美国监理公会开办的东吴大学,它在创办之时就提出了一个英文校训,译成中文是“为社会造就完美的人格。”创建于1879年的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在中国设立的圣约翰书院,于1905年更名为圣约翰大学,同时明确提出英文校训,中文为“真理”。中国人自己办大学,较早的有南京大学的前身两江师范学堂,当时学堂监督李瑞清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是最早的中文校训,时间为1906年。北洋大学校长1914年赵天麟提出“实事求是”的校训。同年冬,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诞生。到20世纪初,中国大学订立校训就较为普遍,1921年燕京大学确定的校训为“以真理得自由而服务”;同年,陈嘉庚创办了厦门大学,并亲自定立校训:“自强不息,止于止善”;1924年孙中山为自己倡议创办的国立广东大学(现在的中山大学)题写了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席亲自为抗日军政大学题写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新中国成立后,各大学都制定了校训,其中不乏经典。有三个时期校训和校风雷同甚多,其中,建国初期到文化大革命这段时期,全国各大学大多在显著位置悬挂“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是第一个雷同期,几乎没有什么新校训可言;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院校又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有的校训虽有所变化,但也是以此为基础,增加或减少,导致十分严重的雷同现象,并使校训口号化。第三个时期为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都十分重视形象建设,校训又增加了新的内涵,充分体现了大学的自主意识和文化自觉性,这时出现了一批好的校训。如:1994年6月对外经贸大学颁布了新校训“博学、诚信、求索、笃行”,不仅显示了高等教育的特性,也体现了学校的特色;1997年北京师范大学由启功先生倡议并书写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1998年云南大学提出了“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学业”的校训,被学者称之为“惊世骇俗”的校训。这期间有百余所大学推出并公开征集新校训,校训新的重复和雷同又有呈现的趋势,“厚德、笃行、至善”成为校训中的常用词。应该说,这段时间是校训发展的最快时期,取得了可喜成果,它反映了大学的育人价值与大学共同价值追求有深刻联系。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任何校训的个性化追求都与那个时代的共性思潮密不可分,因此,可以说要避免校训的雷同是不可能的,但是校训作为一所大学之魂,必须在共性中找到个性,并保存、继承、发扬自我的个性特色。

纵观国内外校训的内涵和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校训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史,就是一所大学的成长史,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前进的历史。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它从精神层面,表示了一个国家、民族和學校的风貌,它弘扬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国魂、民族魂、校魂,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二、大学校训的特色

“校训”原本是学校校长讲话中的训诫,因为寓意深刻,精炼雅致,由于能准确地反映学校的育人宗旨和大学精神,被一代又一代教师和学子传承下去,成为大学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要求和学校特有的精神表征形式,是大学形象中理念识别的重要标志,成为大学形象之魂。

如今,“校训”的来源已不是只出自校长一人之口,考察中外校训,它来源有如下几个渠道:一是引经据典。中国大学是在儒家经典或其他古典书借中撷取名言警句,这些词句源于中华元典,秉承深厚的文化底蕴,尽显真知灼见。在中国大学校训中,这种引经据典的事例非常多,这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直接影响大学精神的培育,显示了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强大持久的生命力。二是名人题词。国家领导人、德高望重的专家、社会名流等的题词。如毛泽东为抗日军政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分别题词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救死扶伤,发扬革命的人道主义”“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拿破仑为法国圣西尔军校题写“为了打仗而受训”。法国现代教育之父,时任教育部长的洪堡给柏林大学题写的“哲学家们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四川大学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源于林则徐写在墙上的自勉联。三是校长题定。一些校训仍出自学校校长之口,如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北洋大学分别由时任校长张伯苓、竺可桢、赵天麟题定。四是广泛征集。在全校征集校训词条,再经专家学者认真评议遴选,最后由校领导决定而成。如湖北大学校训“日思日睿,笃志笃行”等一批大学校训,就是这样产生的。

具体到每一所大学校训形成的过程,又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一所大学在创办初始及发展过程中始终着力表达或培育的办学思想;二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中积累起来的治学风格和学术传统;三是一所大学在发展中传承下来的融合了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四是一所大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将自己融入时代、国际大范围之中,产生一种独特的大学精神。

当如此众多的国内外大学校训摆在面前,将其进行分析研究时,它们是各有特点,色彩纷呈,出神入化,妙趣盎然,经典荟萃,犹如一所所大学的历史和大学精神再现。经分析探讨,有如下特点:

(一)追求真理服务社会

西方大学校训所体现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对真理的追求和服务社会,特色比中国大学更深更浓。比如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在370多年历史中它能在世界大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培养出众多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等杰出人才,是与体现学校办学方针的校训密不可分。哈佛校训是用拉丁文写的,译成中文:“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正是这句话,铸造了哈佛的灵魂,也正是哈佛的灵魂,缔造了美国的繁荣富强辉煌。这个校训突出两点,一是哈佛重视传统;二是强调追求真理是最高的原则。这正是哈佛崇尚真理,追求学术自由的最朴实的体现,这种追求真理的氛围,也许是哈佛享誉全球的真正原因。在哈佛的校门上,刻着这样一句铭文:“为增长知识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让每个人才都在社会的源头活水中汲取永不枯竭的动力。牛津大学的校训“追求真理”;耶鲁大学的校训“真理和光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校训“真理使人自由”,都体现了追求真理的精神。普林斯顿大学校训“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热忱的爱国情感。我国浙江大学的校训“求真”;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延边科技大学校训“真理、和平、仁爱”,也都体现了追求真理。大学生求学的过程就是求真的过程,就是要掌握知识、探索创新,并使之成为德才兼备、服务社会的人。因此,追求真理,探索创新、服务社会应该受到所有大学的重视。

(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

国内一些名牌大学的校训充分体现和弘扬传统文化。例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该校训精辟地概括了中华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考验与兴衰变化,而一直能牢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与此有极大的关系。推而广之,这八个字已构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1914年冬,中国近代大师梁启超应邀来清华作《君子》讲演,曾以《易经》的这两句话激励清华学子发奋读书。后被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定为校训,并刻制在当时的校徽上。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是1915年校庆十周年时确立的,选自孔子《论语,子张篇》。东南大学的“止于至善”;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暨南大学的“忠信笃敬”;中国政法大学的“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东北财经大学的“博学济世”;青岛大学的“博学笃志,明德求真,守正出奇”,等校训都在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三)突显学校特点

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但概括了北师大以培养“人师”为己任的崇高理想,孕育了几十万品学兼优的高水平师资,也外延成为广大知识分子的行为准则。同样,一些师范院校也多数采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身正为范”“立德树人”“为人师表”“为学为师”等,充分表达培育人才的特点。中国海洋大学校训“海纳百川,取则行远”,是经过师生反复论证才确定下来。著名作家、海大文学院院长王蒙教授说,虽然有几所大学用了“海纳百川”这个词,而海洋大学使用“海纳百川”更名副其实,这反映了海大百川汇海志存高远的宽阔胸襟和魅力;而“取则行远”是在“百川”中寻求科学精神,遵守科学规律,脚踏实地勇攀高峰。还有北京舞蹈学院的校训“文舞相融,德艺双馨”,北京和上海的两所国家会计学院,其校训都是“不做假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校训“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等都突出了学校的特色特点。国外一些军事院校更有其特点,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的“责任、榮誉、国家”;印度军事学院的“勇敢与智慧”。

(四)倡导培育高尚品德

北京林业大学的“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既体现了学院的特色,又以“青松竹梅”喻为做人的品质;山东大学的“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台湾东吴大学的“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很多校训都带“诚”字,以诚为本,如福州大学的“明德至诚,博学远志”;西北大学的“公诚勤朴”;金陵大学的“诚真勤仁”;厦门集美大学的“诚以待人,毅以处事”;西北工业大学的“公诚勇毅”等。这些校训在塑造大学生形象,培育大学生高尚品格方面必将产生深刻影响。

三、大学校训的功能

大学之大,不仅是它的规模之大,楼房之大,校园之大,更主要的是其内涵之大。主要表现为:在思想上的巨大包容性,大学是思想库,是社会发展的知识源泉,具有博大的胸怀;在人才培养上的高端性,重点大学是培养“大”人才;在研究上的根本性,大学研究与教育要解答的是带根本性问题。大学在长期的积累、沉淀中形成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思维方式,这就是大学的精神、大学之魂,校训就是其中的集中展现。因此,校训在大学形象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

(一)凸显办学理念

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是理想化、系统化的,并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的认识、理想和观念体系,是关于为什么办学校、如何办学校的思想观念,它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办学目标、学校特色等。共同的理念不仅深深地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而且约束着他们的行为,更不断地塑造着他们的价值观。共同的办学理念生动地刻画出了一所大学的整体形象,它是大学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大学校训就凸显了这所大学的办学理念。例如:日本的早稻田大学的校训:“学向独立,培养模范国民”。早稻田大学作为十九世纪末期成立的私立学校,在当时国立官办东京大学取得绝对垄断与霸主地位的前提下,靠什么安身立命,这便是立足现实、扬长避短,找到最佳生存空间的“在野精神”。“在野精神”相对东京大学的官僚意识,更体现平民精神和平民彩色,并在培养目标上将造就“模范国民”,以区别东京大学培养中央官僚和各级领导人。早稻田大学以“在野精神”为核心办学理念,而形成独具个性化的特色,填补了东京大学之外的角色,找准了最佳形象定位,这正是它100多年来得以逐步发展成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根源。它的校训“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也就随之产生,形成了獨特的办学理念和个性风格。

(二)弘扬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学校的灵魂,它所蕴涵的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学校精神所特有的感召力是其他任何非物质东西无法取代的,它使学校师生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作用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因此,学校精神是支撑学校的脊梁,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永不枯竭的源泉,是大学形象价值体系中的核心要素。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前进的历史,是大学精神产生和浓缩的历史。如今代表大学精神的校训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国粹,校训在体现大学精神,塑造大学形象,促进大学发展,铸造师生灵魂等诸多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如北京大学,它是在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的呼声中建立起来的,在蔡元培先生主持校政后,大力改革,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成就了北大在“五四”时期的地位,也成了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和指挥部。早在90多年前,鲁迅应北大学生会发起的校庆征文写了《我观北大》一文,首次提出了“校格”这个概念,他将校训称之为校格是极为有道理的,是把学校拟人化了,他认为校格和人格一样,是一种精神力量,精神面貌。把“北大是常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是常与黑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看作是北大的校格。这堪称是鲁迅先生对现在所说的大学校训进行独有的精辟的概括。它指的就是一种独具魅力的大学精神,这就是科学、民主、自由,这就是求索、为新、向上,这就是勇敢、顽强,不屈地向旧势力抗争。这种精神是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共同智慧的结晶,是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奋斗的积累。正是这种精神,决定了北大在中国历史上不同凡响的地位和作用。校格一旦形成,能使学校师生把它视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对造就和培养学生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彰显时代特征

时代特征是指一所学校所富有的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特色。“找准位置,鲜明个性,彰显特色”是一所高等院校成为一流名校的三部曲。张扬学校个性,熔炼品牌精髓,打造名牌学校,要在“创新”上求发展,在“特色”上做文章。学校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在学校形象的旗帜上拥有时代的特征。因此,时代特征是大学形象价值体系中最社会化的构成要素。例如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校训,就给古老的中医药以时代特色,这个学校的校训:“求本、远志”,源于几千年来源远流长、深刻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医。“求本”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其本”,这是中医治病的最基本的原则。“远志”系一味中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益智、宁心安神的功效,意为志当存高远,寓锐意创新时代新义。“求本、远志”的校训,蕴涵中医药事业“悠悠数千载,发展之脉络、科学之道理,非囿于源;继承之道、发扬之理乃现代科学统合之意,旨在立志创新。”制定此校训的目的在于示警明志,求根探源、应立远志,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有一番大作为。该校训从学校的专业入手,在中医药的特有名词中筛选出能贴切反映该校办学风格的词句,而这两组词虽源于古籍,从表面看却是现代词,词面意义很丰富。它是古老与现实、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国外许多大学的校训,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甚至有几百年历史,但其精神内核不断被赋予时代特征。这是我国大学在研制校训中应该借鉴,不是常变其词,而是常有新意。

(四)发挥育人功能

校训既是立校兴学的宗旨,又是师生立身处世、从教求学的行为规范。校训和师生的学问人品、气质修养密不可分,起到导引他们做人做事的功效。校训昭示的大学精神渗透在学校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学习风气及工作态度,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师生时时处处受其熏陶,得其好处而不觉。校训把校魂注入每个不同个体,起着支撑精神世界,重铸灵魂的作用。一个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日子不过四年,最多也就只有七八年,但却使一个人开始选择他一生要走的路,形成他一生所执着的信念,构成他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这就是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大学校训的那种不可捉摸却威力无穷的渗透力,这就是大学精神和校训奇特的育人功能。这也是许多莘莘学子在离开大学许多年后,还把母校看成他精神家园的缘故。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时,一位1947年入学的北大老校友撰文说“在校格的熏陶下,孕育出理想追求的雏形,并且开始我一生所走的道路。回首往事,那些理想也许并不健全,很不成熟,甚至肯定稚气十足,然而,我还是要说,无怨无悔!为什么?只因为那是一生难得少有的一次独立思考和自我选择,可以说,无不充满对人生的回味、抚摸与珍惜”。这是一位五十多年前毕业的大学生,对大学校格,也就是校训的感慨。可见,校训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道路上具有多么巨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校训直接影响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可以使师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是其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在学校工作与学习中的具体表现,在大学形象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师生的行为是学校形象对外宣传最直接的途径,也是让社会对学校感受最深的方面。因此,学风教风是大学形象价值体系中最直观的要素,学校管理者在大学形象的建设与宣传工作中对于学风教风建设应给予高度重视。总之,校训在育人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着独特的育人功能。

(五)促进和谐发展

和谐关系就是学校凝聚力,学校内部如果形成了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正确的价值观,那么教职员工和学生就会具有较强的归属感,能真正把自己当作学校的一员,自觉地实现学校目标的心理认同。学校凝聚力反映着学校内部关系的协调状况,即学校成员之间的团结情况,是学校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内部关系和谐、成员团结一致的学校,才能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才会更好地向外拓展。因此,和谐关系构成了大学形象价值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校訓就像一面旗帜,引领着师生向着一个方面奋进,它像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把师生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为学校发展献计献力。著名素质教育学家杨叔子院士说“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跨;没有精神和文化,不打自垮。”对一所大学来讲,这种和谐精神的形成,在很大程度要靠校训引导、凝聚和涵养。积淀在师生血液中的校训,一定会经风沐雨,世代传承,历久弥新,绽蕊吐芳。

随着教育的国际化,我国大学形象建设已迫在眉睫。在大学的形象(UIS)设计中,理念识别系统是整个形象设计的灵魂,校训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千斟万酌,千锤百炼,把大学校训——这个形象之魂铸好。

四、中国大学校训发展探析

我们中华民族非常重视并讲究“训”,把它作为一种育人的手段。齐家有“家训”,南北朝颜之推有“颜氏家训”,清朝朱用纯有“朱子家训”,留传后世。就连讲话,也称“训”,有“训话”“训导”“训诫”之说。中国的教育传统历来注重“训”,传统书院学规、训词,颇有校训之味,中国传统教育的“训”字,体现一种核心的办学理念。大学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更应该高度重视校训。更何况校训是一所大学发生、发展根本思想的集中表现,其他一切不过是校训的延展和外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训,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校训”,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对我国一些名牌大学的校训探讨,研究它们的产生、发展、地位、作用,这对我国大学形象建设,一定会有所借鉴和帮助。

(一)清华大学校训:我国高等院校校训之冠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经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校园频道联合实施的“我最欣赏的十大校训”调查,以最高得分位居国内大学校训排行榜之首。

走进雄伟庄严的清华大学大礼堂,抬眼就会看到正额高悬的清华老校徽,这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图案,上面雕刻着中英文校名和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的确定也有一段历史,清华学堂初创时提出了“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1914我国近代政治家、思想家、著名学者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鼓励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完全人格,要做“真君子”,他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他说:“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曝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尤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梁启超先生阐发“君子”之义后,更明确提出:“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殷殷勉力之情,溢于言表。这次演讲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当时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认可。这八个字正好与梅校长提倡的“清华应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动机”的理念相吻合。谁以自强不息?谁又以厚德载物?是君子!太阳只有自强不息才可以永放光芒,大地只有胸襟博大才可以承载万物,清华只有以培养君子为追求,才可以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动机”。这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成了清华大学的校训,后被铸入校徽,高悬在大礼堂上方,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我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的张贷年先生把清华大学校训这8个字概括为中华民族精神,是国学中最精华的部分。清华大学校训精神使其在我国教育史、科学史、学术史上创造出了杰出的业绩。清华大学师生在拯救民族危亡和争取中华民族解放斗争中所表现出的英勇献身精神,清华毕业生以及在社会主义各条战线上和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就,都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种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光辉体现,清华大学的校训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重要表现。

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清华校训精神,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赋予新的内容。新时代清华大学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为此,清华师生站在更高的标准上,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弘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当今,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竞争,是科学技术、精神文明的竞争,始终与国家前途和命运紧紧相连,与民族的荣辱兴衰休戚与共,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清华大学,担负着繁重而光荣的任务,清华校训必将以它生生不息的活力,鼓舞着、激励着清华大学开创新的历史,再造新的辉煌!正如清华大学校友,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为母校写的五句藏头诗:“清水滋润学术,华木擎起辉煌,博采科学精华,士当为国争光,后辈定能居上。”清华大学校训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清华人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贡献力量。据统计,在现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清华大学毕业生就有1/3以上,充分说明了清华大学给国家培养的高端人才和做出的卓越贡献。

(二)北京大学的校训:历史和现代的有机结合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现在已成为北京大学的校训,这个校训将北京大学辉煌历史和现代进步有机结合起来。

北京大学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是在“戊戌变法”的背景下产生的,成立于1898年3月,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根据学堂章程,京师大学堂当初以“广育人才,讲求实务”为宗旨,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道”,学堂设立的学科以“总古今,包中外,该体用,贯粗精”的目的。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有“官学传统”,它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又是一个政府机构。当时,清朝政府进行机构改革时,把原来礼部和国子监的一些职能取消了,由京师大学堂代行这些职能,比如代管全国学务等,所以,它既是一个大学,又是半个“教育部”。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历史,至今已有122年。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作为高端人才培育、成长的摇篮,其校训更加体现培养目标和灵魂所在。在北京大学的发展史中,校训曾有多种之说,尤以其中四个校训最为突出。严复任北大第一任校长时提出:“兼收并蓄,以成其大”;在蔡元培主政北大时,校训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938年遷址昆明改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校训为“刚毅坚卓”;现在的校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912年担任北大第一任校长时,他写了《分科大学改革办法说贴》,呈教育部,详细阐明创办新式北京大学的指导思想与改革措施,提出了“兼收并蓄,广纳众流,以成其大”的办学思想,使北京大学成为“一国学业之中心点”。对当时的北京大学和中华民族,严复提出一改独尊儒术,而对其他思想兼收之,并蓄之,因此“兼收并蓄,以成其大”成为最早的北大校训。严复尽管在北大任校长时间短,但对北大思想影响是大的。蔡元培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教育家,在北京大学任校长从1917年1月至1927年底,近11年时间。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提出了北大办学宗旨:“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其中也借鉴了严复的“兼收并蓄”之意。作为北大的精神领袖,他认为大学是囊括大典,包罗众家之学府,所以他在北大对各家学说,是依照各国大学的通例,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因为他相信学术上的派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而真理愈辩愈明,只有使各种不同的主张并存,才能使学生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不致抱专己守残之陋见。要开拓学生的眼界,唯有培养自由研究之风,使各种学说自由发展。他的这一办学宗旨,奠定了北京大学向近代大学转变的基础。事实已经证明,这段时间是北大历史上生机勃勃,辉煌灿烂的时期,也是蔡元培生命历程中光彩夺目,建树最大的时期。他的思想、精神和业绩已深深地嵌入了北大的历史,一直传到今天并将传向永远。其主张的办学宗旨,后来被压缩成八个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并称之为北大的校训。许多毕业多年的北大学生回想起来,都会不约而同提到,北大给学子们最宝贵的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训精神。

北京大学现在的校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既涵盖了北大的历史,又揭示了北大未来。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心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八个字为校训,展示了她光辉的历史。今后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国家的文明民主的建设中,在科学教育和高端人才培养中,北大人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鼓舞下,必将牢记光荣的历史传统,发挥非凡的创新能力,肩负崇高的社会责任,为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八个字校训又昭示着她美好的未来,这也必将竖起北京大学作为我国最高学府的良好形象。

(三)南京大学校训:校长高度浓缩办学理念

南京大学是我国一所有百年历史的大学,最能展现南京大学精神的是历史不同时期,几任校长为该校确立的校训。早在两江师范学堂时期,学堂监督李瑞清先生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是南京大学校史上最早的校训,奠定了南大百年传统的基础,生动体现了南大人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风骨。

在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结合过去几任校长确定校训的集体智慧,经过广泛听取意见和认真遴选,决定将“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作为南京大学的新校训。八字校训中的前四个字是罗家伦校长提出的原中央大学时的校训;后四个字是蒋树声校长从中国古代前贤名句中选取而来。

南京大学校长、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树声教授亲自解译校训,并发表了《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百年传统与南大校训》文章,这也说明历任南大校长极端重视校训的传统。南京大学校训,既继承和反映了南大百年办学的优良传统,又面向未来,体现了办学理念的更高要求,同时还阐明了实现远大目标的途径。读过蒋树声校长的文章,仔细研究他对校训的解说,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百多年来,南京大学历经沧桑,校名屡经更迭,校址也一再搬迁,但学校诚朴坚毅、自强不息的传统精神和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在一代又一代南大人身上传承延续,并不断发扬光大,历久弥新。正是这种优良的传统和校风,将南京大学扎根于中国和世界文明的沃土,形成了南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了南大人诚恳朴实、坚毅自强的品格,使学校在百年办学过程中始终保持青春活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中国的科学文化与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中国人民大学校训:实事求是的思想精华

走进位于北京中关村大街的中国人民大学东门,镌刻在巨石上的中国人民大学校训“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映入眼帘。八十多年来,人民大学广大师生发扬“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光荣传统和“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大学精神,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积极探索,求真务实,使学校成为我国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