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融媒体中心:战“疫”中承上启下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09-06 13:44王磊关玉霞杨志荣张晶晶薛从豪
中国传媒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舆论引导新冠肺炎

王磊 关玉霞 杨志荣 张晶晶 薛从豪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不少县级融媒体平台借力新技术赋能新型传播方式,精准阻隔谣言传播途径,改变单向的信息传递模式,实现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支撑的地方疫情一站式防控。数字时代提供了新的传播思路,传播技术和传播理念的落后必然导致传播效果的不足。因此,县级融媒体不能局限于当“新闻发声器”,必须上接天下技术,下达民生需求,适应数字时代发展,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新冠肺炎;县级融媒体;舆论引导;大数据;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本文著录格式:王磊,关玉霞,杨志荣,张晶晶,薛从豪.县级融媒体中心:战“疫”中承上启下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国传媒科技,2020,03(03):7-10

导语

重大公共事件是检验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试金石。近两年各地建成使用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坚守主流舆论阵地的“最后一公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何价值?值得认真探究。

疫情防控有三大关键环节:查明传播源、切断传播途径、居家隔离。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县级融媒体中心及时适应了以移动端为主阵地的传播形态,以技术为抓手,创新防疫内容生产、抗疫政策发布、辟谣信息推送、协调物资对接,在切断传播途径、保障居家隔离、稳定社会情绪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在防疫后两个环节,即切断传播途径、居家隔离阶段,承担起主流声音传导到“最后一公里”的重任,真正发挥了社会舆论的“解压阀”和“引导器”作用,并通过“疫情防控指挥中枢”等机制成为承上启下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1.内容引领:技术助力“战疫”故事精准传播

不同于2003年非典时期,当前,我国人口流动已是2003年的6倍,而且移动端已经成为主要的信息发布和传播平台,公众对信息精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疫情爆发之初,各种社会焦虑和恐慌盛行。有人每半小时就测量一次体温,有人害怕病毒飘进家里、连窗户都不敢开,有人熬夜排队购买感冒药、不经医嘱就自行服用,有人去超市囤够一个月大米蔬菜,还有人一看到武汉人和鄂A车牌就避之唯恐不及,更有城市物业堵住小区大门不让返程租户回家……如何做好上情下达、解疑释惑、安抚民心,对各地县级融媒体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制作鲜活防疫资讯,传播防疫知识,形成有效到达,消除民众恐慌,着实考验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舆论引导能力。

河南濮阳县改编的《疫情防控神曲》,把防疫知识用时下流行的说唱方式表达出来,引得网民纷纷点赞,视频点击量超过2600万,新颖的形式还引来新华社总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动寻求转发。

像《疫情防控神曲》这样以短视频说唱形态传播防疫知识的作品,各县级融媒体中心推出了一大批。《海沧:“我也怕,哪天进去就出不来了”》、《阿拉尔战“疫”进行时》、《綦江融媒|众志成城,防控疫情》、《东坡融媒|全民防控,众志成城》、《海南疫情实时追踪》、《云上青铜峡|万众一心,狙击疫情》、《绛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等一批形式新颖、寓教于乐、适合互动转发的新媒体作品。

好作品需要强传播助力。作品通过融媒体中心H5、短视频平台制作完成后,再通过融媒体中心的内容聚合分发平台进行转发,将抗疫内容分发到民众手机端,大大增强了抗疫资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技术支撑:大数据信息流切断有毒谣言传播途径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除了给人民带来生命威胁外,还会造成心理危机,从而可能引发社会危机,县级融媒体客户端“抗击疫情信息流”及时传递有效信息,真正做到“病毒必须隔离,人心不能疏离”。

“战疫”紧张,“抗谣”舆论场同样激烈。除专业媒体外,大量自媒体也全面跟进,网民们不断分享抗疫中的个体感受和遭遇。然而,信息井喷中,断章取义、情绪宣泄的内容也不少,有些甚至纯粹是恶意谣言。比如,一张宣称“官员领导戴的都是N95口罩,医护人员戴的只是一次性口罩”的贴文在网络上被转发数万次,有人还给图片起名为“权力PK天使”,可经过核实,文中内容并不属实;更有美国共和党反华参议员汤姆·科顿隔着太平洋造谣,宣称病毒是武汉实验室泄露的生化武器,鼓动所有美国人逃离中国。类似这样“带节奏”“搅浑水”的内容层出不穷,迷惑性伪装性煽动性都非常强。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谣言,由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闻歌承建的百余家县级融媒体中心表现亮眼。闻海“7×24小时全国及地方肺炎疫情实时动态”系统,提供从疫情信息服务、舆情分析和疫情预测全方位的数据服务和智力支撑,其中专设“这些谣言不可信”版块,实时抓取各类谣言并进行辟谣推送。信息流通过植入县级融媒体中心客户端,服务和覆盖人群数千万,各渠道总浏览量超亿次,既帮助用户了解本地实时疫情,又及时澄清谣言和传闻,有效杜绝了恐慌情绪蔓延。

县级融媒体平台通过对县域管辖区的信息覆盖,近距离引导了疫情防控舆论,通过不间断的及时辟谣和信息播报,疏散和安抚了民众恐慌,精准传递了党和政府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3.功能升級: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服务帮助民众“宅在家”

本次疫情,由于担心人传人,村村封路、户户闭门,14亿人自我隔离,社会治理系统因疫情防控而切换。除了及时发布消息外,县级融媒体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服务”,还须保障农产品与生活物资的稳定供应,保障水电气网络的畅通,保障老百姓安心“宅在家”。

疫情期间,物资供求呈现结构性紧张,尤其全国都在倾力支援武汉之时,合理调配物资成为地方政府乃至全国的重要任务。由地方融媒体中心的“抗疫物资信息化平台”,专门服务于社区(村)的物资分配工作,既方便工作人员发布信息和全程监控,又方便居民在线预约领取。利用线上平台进行物资公告、预约、分配,不仅减少了居民出门次数,降低传染风险,而且还有利于数据收集与监控,提高物资分配效率。此外,系统还发挥了物资捐赠和对接作用。

为舒缓民众“宅在家”的心理压力,一些县级融媒体中心上线了一批优质内容。海南琼海市融媒体中心播发的《医学观察点里的生活是什么模样? 一场“特殊运动会”让他们收获欢乐和暖心》、《“打卡”时间到!在这个隔离点 他们把客房变成“运动场”》等报道,以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形式面向全国播发,形成病房内外互动交流。项城融媒体中心每天进行“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融媒体直播,场均播放量达10万+。直播品种花样繁多,涵盖医疗防疫、书法、瑜伽、舞蹈、美食、化妆等,兼顾各个层面的受众。县级融媒体还依托电视、电台、移动终端等,搭建了“空中课堂”,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保证中小学生实现“停学不停课,离校不离教”,服务民众提升了影响力。

4.职能转变:从新闻发布平台转向疫情防控指挥中枢

当前,信息与数据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资源。疫情防控指挥中枢也将成为疫情期间社会治理的最基本手段和核心驱动力,助力融媒体中心从新闻发布平台转向疫情防控指挥中枢。

相比2003年的SARS,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表现出更长潜伏期和更强传染性,引发各地甚至纷纷实行封闭式管理策略,封路堵路、体温监测等措施被各地纷纷效仿。然而,县域地广,工作人员有限,节点布置、流量疏解成为提升防控效果的重要举措,各地政府仅仅依靠经验部署决策难免有失偏颇,大数据由此有了用武之地。

以深圳龙华区为例,龙华区疫情防控大脑基于闻海大数据平台全量数据支撑,支持疫情相关数据接入融合分析,通过内置的数千个可视化分析组件,实現对全国、各省市特定区域以及辖区内的疫情态势监测、重点人员监控筛查、防疫资源监控等全方位的一站式防控。

系统通过自主申报,结合来自辖区内对重点人员的多维监测,包括重点人员数量、人员类型、所在社区、流入流出方式、行动轨距等信息,经由体温监测、实时上传、系统共享数据,实现“行知去向,动知轨距”,异常情况实时反应,助力防控疫情传播和扩散。

除此之外,龙华疫情防控大脑还有效整合辖区防疫资源,将医院、社区、隔离点、核查点等相关要素,对分布及详情进行可视化监测,并辅助管理者最优分配和调度医疗资源,做到把控有度,调节有序。

5.效应显现:承上启下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

通过疫情防控洗礼,县级融媒体中心已基本脱离传统媒体的束缚,传播意识、传播方式、传播手段、传播效果都有了明显进步,开始有能力有手段弥补当地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不足。然而,仍有部分融媒体中心囿于传统媒体思维窠臼,接轨数字时代步履蹒跚,尤其在借力技术手段协力社会治理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空间。

5.1继续强化技术引领,夯实平台运营基础

要继续借助外部技术力量,不断升级技术系统,跨区域、跨领域合作,强化大数据和内容运营能力,正确监测并评估融媒体中心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为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技术投入,可以有效地提升运营能力,因而并非只是花钱举措,更有可能产生增收节支效果。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通过整合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各类媒体资源,精简甚至关闭冗余重复的媒体机构,包括关闭了220多个政务微信公众号,把防疫内容主阵地从互联网公司转移到党媒主阵地。浙江长兴传媒集团2018年营收2.32亿元,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5.2强化大数据支撑,助力内容生产传播

强化内容生产需要大力提升大数据能力,通过对用户定义的官媒网媒、区域热点、自媒体、官微官博舆情的热门文章进行定向汇聚,并经过大数据分析后在平台进行呈现,为电视台素材汇聚、报题选取、专题制定等服务。大数据不仅可以实现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广告推送和服务推广,而且可以通过在日常节目生产中引入互联网大数据,辅助节目精准化、大众化生产,增强节目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5.3融合社会治理,提升防疫舆论引导能力

有鉴于疫情防控是一项重大的社会治理工程,县级融媒体值得深入总结并继续发扬在其中的作用,包括继续加强疫情防控大脑建设,提升人口流动信息动态管控、联防联控、提高复工后疫情防控指挥能力,继而为地方形象宣传、招商引资和吸引客流量服务。

其次,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发挥贴近基层、更接地气的优势,因地制宜创造更多原创性产品,满足民众文化生活、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方面的需求,由此将社会治理功能融合进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领域,结合融媒体影响力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继而延伸到更多社会治理领域,从而润物细无声地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善于观察的媒体人已经发现,疫情爆发至今,有影响力的新闻大多来自融合走在前列的媒体。正是那些扎实修炼内容生产内功,顺应传播规则变化,善用技术吸引民众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在不断进化、不断升级,并将新媒体流量转化为自我营养,带来客户端流量和粉丝井喷式增长,从而在这次抗击疫情报道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更多的认会认同和发展空间。

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而言,本次疫情更是一次分水岭,团结一大批忠实粉丝的融媒体平台,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承上启下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1]闫兴刚.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从“相加”到“相融”[J].科技传播,2019,11(17):26-27.

[2]方提,尹韵公.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大意义与实现路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4):11-14.

作者简介:王磊(1984-),男,湖南永州宁远人,博士,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中科闻歌创始人、董事长,曾任中科院自动化所互联网大数据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Web数据挖掘、社会媒体挖掘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发;关玉霞,女,中科闻歌副总裁、首席内容官。历任新华社中国财富传媒集团首席数据专家、中国财富网编委、人民日报传媒技术公司大数据总监、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联播》部主编、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统筹策划组统筹、重庆电视台纪录片导演;杨志荣,男,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委员,《新闻舆情参考》执行主编,南开大学数学本科、金融工程硕士,曾任职万向集团、浙江省广电集团、安邦咨询、大公国际等机构20余年,中国保险资管业协会首批特约研究员、滨海新区综合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张晶(1991-),女,山西人,中科闻歌公共关系经理,曾任北京青年报记者;薛从豪(1992-),男,福建福州福清人,中科闻歌品牌战略部成员,曾任职新华社中国财富网。

猜你喜欢
县级融媒体舆论引导新冠肺炎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加强全媒体建设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县级融媒体推动乡村振兴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几点思考
县级融媒体广播新闻报道转变思路分析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