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化建筑群的复合型公共空间组织设计
——龙海市四馆一中心项目设计

2020-09-07 06:24
福建建筑 2020年8期
关键词:组群场馆布置

徐 倖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1)

0 引言

在信息时代,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公共建筑不仅能提供其单一功能的使用,同时也成为公众交往、分享信息、交流互动的空间。公共空间的“开放性”成为现阶段建筑师关注的重点——如何将公共空间变大,形成多维、复合的使用空间?这就需要引入“复合型公共空间设计组织”的设计理念[1]。复合型公共空间组织是指建筑公共空间能够同时满足多种需求和作用,为公众提供多个交流沟通的场所。这样的空间,不仅能够呈现出无限可能,形成空间流动通畅的感觉,也能让身处其中的人们产生无限美感[2]。

基于此,本文选取“龙海市四馆一中心项目”作为设计理念的创新研究目标,大型文化建筑群的复合型公共空间组织设计的具体实施。

1 项目概况

龙海市四馆一中心项目,位于龙海市海澄镇山后村,北临九龙江滨水公园,东临沈海高速复线及城市公园,南临紫云公园,西侧为商住用地。用地形状为长条矩形,如图1所示,总用地面积42 519.79m2,总建筑面积102 123.46m2。地上建筑面积77 987.00m2,包括新闻中心、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工人文化馆、会议中心。

图1 项目基地位置

该项目需要在4.25万m2的狭长型建设用地上布置6个能够独立运营的大型文化场馆,总建筑面积达10万m2,如图2所示。在狭窄局促基地上,建设高容量的城市文化建筑组群,首先必须解决好土地利用与交通组织两大问题。因此,如何处理好每个场馆之间的功能关系,以及如何组织人群集散,是该项目设计中着重考虑的出发点。通过分析每个场馆功能及人流的共性,该项目引入了“复合型公共空间”的设计的概念作为设计指导,展开项目设计。

图2 项目建设需求

2 总体布局的生成与复合

总平面按常规模式可分为集中布局和分散布局两种:集中布局可以解决用地紧张的问题,但建筑体量冗长呆板,各场馆缺乏独立出入口,且互相之间联系不便,建筑通风采光效果差,对周边环境压迫感强;分散布局可以独立建设各场馆,解决交通流线混杂的问题,但建筑占地面积较大,室外活动空间分散,建筑组群缺乏整体感。

综合分析两种总体布局的优缺点,结合文化建筑特点,引进“文化平台”的设计理念,如图3所示。各功能围绕平台形成围合布局,既独立又互相联系,同时平台也为各功能提供了多层次的交流及复合空间,各场馆都能共享室外公众交往空间——新闻中心功能独立,布置在北侧,尽可能减少占地面积,释放更多的室外活动空间。基此,将新闻中心的塔楼靠北侧西浮路布置,增强项目沿江一侧与面向城市方向的标志性。

图3 共享平台及人流组织

图书馆是市民参与度极高的文化建筑,基此,将其布置北侧和西侧广场之间,赋予图书馆良好的形象展示空间。

档案馆布置在基地东侧中部,与市民活动平台、景观台阶及市民活动广场形成极好的对景关系,并与图书馆及文化馆围合,结合二层公共平台在档案馆西侧设置露天的一层景观庭院,形成多层次的室外活动空间。

工人文化馆布置在基地东南侧,将室内运动馆从总体中脱离出来,布置在文化馆东侧,中间以景观内院相连。

博物馆建筑体量较小,将其布置在基地西南侧,位于南侧广场与西侧广场之间,具有良好形象展示面,并且具备很强的空间引导性。

各场馆原功能内均要求设置多功能厅及大会议室,基于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原则,将大型会议与观演功能从各场馆中分离出来,重组整合成会议中心,布置在图书馆东侧新闻中心与档案馆之间。

在活动平台下,景观主轴核心区设计了餐饮服务中心,既可服务内部工作人员,又可以为市民提供休憩和餐饮服务。同时,将各场馆内的设备用房集中整合,设置于两处景观台阶下方,实现设备资源的共享。

通过将四馆一中心的五大功能聚合在一起,项目突出集约、复合建设的特点,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同时,各场馆又能实现功能独立,互不干扰,形成多层次复合型室外活动交流空间,打造出龙海城市文化新平台。中心平台既保持了各个场馆的独立与个性,又有效联系了各个场馆,形成和谐有序的整体建筑群,如图4所示。

图4 各场馆组合布局方式

3 交通流线的组织与复合

图5 建筑组群二层平台交通流线

经过对场地车行及人行的交通分析,发现进入基地的人流主要集中在北、西、南3个方向,基此构建1个3个方向的入口广场,进行有效的人流组织。这样,来自3个方向的市民,既可以通过大台阶及绿化大斜坡上到二层文化平台,也可以直接进入底层架空的市民休闲活动区,实现上下空间的互相渗透联通。同时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户外舞台,开放性的效果也显示出建筑的无限生机与活力。二层连通的文化活动平台,将3个不同方向的广场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整体,在上下两个层面形成复合型的公共开放空间。在各广场与平台之间设计引导性极强的景观大台阶,将人流快速引导到中心活动平台,市民可以在平台上交流、互动,并能便捷到达各场馆,如图5所示。建筑组群在平台之下形成“一主二副”的交通轴线骨架,市民可由3条架空交通轴便捷到达位于建筑组群中心的配套服务功能及各场馆。行政后勤流线主要通过东侧市政支路进行组织,与市民活动流线互不干扰,如图6所示。

图6 建筑组群底层交通流线

4 建筑造型

项目造型设计引入月港海丝文化内核——扬帆起航、百舸争流。建筑形体采用五边形同一母体进行切削,结合局部大跨度出挑,形成面向九龙江扬帆起航的动势,如图7所示。

图7 建筑形体母题

建筑表皮抽象于龙海古民居特有的材质肌理,即龙海民居红砖墙、红陶瓦、古道砖具有模数化的错落排列方式,在历经岁月的洗礼后形成斑驳与渐变相交织的肌理变化。提取这种独特的肌理,结合现代工业化需求,采用几种标准规格的金属穿孔板进行参数化设计,并在模数化的框架下有序排列,形成简洁、统一、通透的建筑表皮,如图8所示。独特的表皮肌理在室内形成交织、斑驳、渐变的光影变化,彷佛天空以无言的方式讲述月港岁月。富有力量感的大出挑建筑造型既能够凸显出各场馆位于二层公共平台的主入口,也能够为平台上活动的市民提供遮蔽、休憩的公共场所。

图8 建筑表皮肌理

5 景观的布置与复合

项目的景观秉承“整体性、地域性、生态化、复合性”的设计理念,将景观与建筑主体有机结合。景观布置沿用建筑的多边形造型,通过内庭院与周边绿地将分散的的体量整合,并通过合理的绿化配植,营造出现代化、生态化又充满地域特色的文化中心。设计植入一条贯穿南北的绿色生态景观轴线,使北侧的九龙江水景与南侧的紫云公园形成有机联系。同时,延伸景观主轴,通过景观天桥与北侧滨江公园连成一体,使景观布置形成“一中心、二节点、三轴线”的景观布局。一中心,指中心广场、景观台阶、活动平台及内院组成的中心景观。二节点,指南北广场形成的两个景观节点,有效呼应了九龙江景观和紫云公园景观。三轴线,含从北向南的景观生态绿主轴,及东西向的两条交通副轴,充分体现项目内外景之间的联系,如图9所示。

图9 建筑组群景观构成

而且,设计不仅仅将绿色生态植入到建筑之间的广场、平台,还利用屋面、中庭、边庭等空间将绿色生态植入建筑内部,形成了多维、复合的文化交流空间,塑造出一个绿色生态的文化活动场所,如图10所示。各场馆在二层共享平台均设置有主要出入口,各场馆的主要功能空间面向景观主轴布置,室外的多层次平台及绿化景观与室内的中庭空间互相呼应及渗透,实现景观与室内空间的复合。

图10 项目总平面图

建筑组群以灵动、多变、富有层次的空间界面迎接来自城市的人流,用干净简约的界面朝向沈海复线高架桥,如图11所示;内部形成向心的聚拢态势,使各场馆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图11 建筑组群形体界面

6 复合型功能空间布局

新闻中心的功能需求为1个大型演播厅、2个中型演播厅、3个小型演播厅及若干录音室。设计通过功能叠合的模式,将中型演播厅、小型演播厅及录音室在竖向上进行叠合,充分利用高大空间的夹层区域,尽可能减少占地面积,释放更多的室外活动空间。塔楼靠北侧西浮路布置,主要使用功能面向九龙江,增强项目沿江一侧城市重要景观节点的标志性。造型呼应建筑组群统一协调的设计手法,通过立面竖向渐变的装饰构件,塑造出简洁有力的体块,犹如迎风昂扬的船帆,从概念上隐喻扬帆起航的海洋文化,如图12所示。

图12 新闻中心效果图

图书馆结合北侧景观大台阶设置,便于将人流便捷地引向二层公共活动平台。将图书馆的书库、修复及设备用房等对采光功能要求不高的场所布置在平台下的一层平面中部,将阅览室等采光功能要求高的场所沿建筑周边布置。漂浮的体块设计和主入口超大的悬挑,结合平台缓坡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张力,将人流迅速引导到建筑内部,如图13所示。建筑内部设置通高的中庭,内部围绕中庭布置开放的阅览区,营造出亲切、充满感染力的氛围。中庭的室内台阶作为室外景观台阶渗透至室内的延续,给空间无限的流动感,也将各层阅览空间串联。如图14所示,在这里不仅仅享受阅读的乐趣,而且也同时享受空间带来的惊喜。

图13 项目沿江鸟瞰图

图14 图书馆室内效果图

档案馆与图书馆及文化馆围合,沿二层公共活动平台处设置架空走廊,与一层的景观庭院呼应,形成多层次室外活动空间,如图15所示。建筑造型采用简洁大方的处理手法,渐变的外立面装饰构件,在沿广场的主要展示面上形成飘逸的曲线造型,如同远航的帆船扬起的风帆,寓意着月港文化的内核——扬帆起航、百舸争流,与建筑组群和谐统一。纯净的立面与广场、平台、内院景观形成山水画般的深远意境,如图16所示。

图15 中心广场及平台效果图

图16 建筑组群效果图

工人文化馆利用一层活动平台下设置对采光功能要求不高的会展大厅,将采光功能要求较高的文化馆活动空间及体育馆的主要入口设置在二层平台上。这样,平台上活动的市民可便捷到达,且文化馆的各活动空间又均能得到良好的通风及采光。文化馆的室内空间设置以“体验”为设计的切入点,为市民提供与文化艺术充分互动的场所。在建筑内设计中庭,并使之成为活动和交往的中心。通过内院将中庭空间延伸,提升空间的品质。清晰、理性的结构形式与浪漫、灵动的空间在此交融。

博物馆建筑体量较小,将其布置在基地西南侧,位于南侧广场与西侧广场之间,具有良好形象展示面,并且具备很强的空间引导性。建筑设计以月港海丝为切入点,建筑底层内收形成围绕建筑的景观面,建筑形体犹如一艘在海面航行的船只,如图17所示。内部空间设计围绕海丝文化展开,在建筑中植入中庭,各展厅围绕中庭布置。

图17 项目西南侧鸟瞰图

基于资源整合与共享,将大型会议与观演功能从各场馆中分离出来,重组整合成会议中心,布置在图书馆东侧,新闻中心与档案馆之间。会议中心利用一层平台下的空间设置大会议室及大会议厅附属配套用房,大会议厅的前厅采用空间叠合模式设置在二层公共活动平台,前厅主入口面向北侧景观大台阶,且在主入口外的二层活动平台上留出较大的活动集散空间。当各场馆需要开展学术会议或多功能会议时,参会人员可通过二层共享平台由各场馆便捷到达处于组群中部的会议中心,也使得会议中心的利用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建筑造型上,考虑到与图书馆、新闻中心的空间关系,西北侧做斜切处理,以获得更多的景观界面和展示空间。建筑形体与新闻中心裙房有机组合,形成统一的整体。由外向内透过建筑表皮,依稀可见剧场实体空间,达到室内外空间的完美融合,如图18所示。

图18 二层平台空间效果图

在地块中部广场的景观台阶及活动平台下、景观主轴核心区设置餐饮服务中心,既可服务内部工作人员,又可以为市民提供休憩和餐饮服务。在地块北部广场的景观台阶及活动平台下,利用空间叠合设置消控监控中心及设备用房。

7 结语

该项目通过对“复合型公共空间”的设计概念的研究及运用,将复杂且相互独立的建筑功能通过共享文化平台连成一个整体,通过建筑功能整合及共享,将原本繁杂的内部空间梳理得简约、高效、复合,以释放出更多可供公众使用的公共空间,形成空间层次丰富、交通便捷的文化活动中心,最终形成一座座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的建筑体块,将龙海悠久的地域人文具象化,犹如积淀深厚的历史舞台上盛开了一朵朵璀璨、典雅的水仙花。棱角分明、挺拔有力的建筑造型蓄势待发,象征着龙海锐意进取蓬勃向上的朝气。建筑表皮中行云流水的曲线元素,彰显着300里水岸城市的绵柔含蓄、温婉内敛的个性,展现了一个刚柔并济、高歌前行的龙海城市形象。

猜你喜欢
组群场馆布置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73个传统建筑组群组团出道!带你活进从前的慢时光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组群”“妙比”“知人”:小学语文古诗群文阅读的三个途径
QC新七大工具之五:矩阵图法
场馆风采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