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赛制优化建议

2020-09-08 07:00黄慧化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国赛赛制职业技能

黄慧化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5)

1 引言

职业技能竞赛由于具有展示、宣传、评定、导向、激励和交流功能,已然成为各院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手段,高技能人才选拔的一个平台,工匠精神彰显的一个途径。于是,政府部门把大赛成绩作为省卓越院校评选的重要指标,因此,职业院校尝试将技能竞赛融入教育教学中。但是,历年的技能竞赛也引起了一些争议:省赛赛制随前一年的国赛方案而调整,具有滞后性;竞赛时间的随意变动性;“一考定输赢”的竞赛形式是否科学、竞赛内容是否合理、竞赛评价是否公平;同类院校之间的恶意竞争等等。同时,通过调研了解到各省的举办情况和赛制各不相同。比如,江苏、重庆、山东、福建等省设置了初赛和复赛,各省的竞赛时间从十月份跨越到来年四月份,竞赛的内容、模块和评价标准都不一致。经过分析发现,竞赛赛制与国赛成绩呈现出一定的联系,譬如山东省和江苏省总是名列前茅。基于此,为了保证职业技能竞赛的健康发展,正确引导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协调参赛院校的竞合关系,激励参赛师生,真正选拔高技能人才,赛制亟需优化。

2 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赛制现状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从2013 年举办第一届开始至今共举办了七届赛事,教育部极为重视,将每年五月份的第二周定为职业教育活动周,职业技能大赛在此期间开赛。2019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涵盖了87 个大项(89 个小项),其中常规赛项82 个大项(84个小项),行业特色赛项5 个,直接参与企业近百家,参赛选手逾1.8 万人。可以说,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是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技能赛事。

湖南省作为教育强省,教育厅高度重视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从2014 年开始连年举办。湖南省职业技能竞赛规程完全对接国赛标准,七年来赛制的调整非常大。以市场营销技能赛项为例,竞赛的题型从最初的情境营销、网络营销两部分调整为情境营销、商务数据、商贸素养三部分,之后改变为情境营销、商务数据分析两部分。竞赛最初设置了比赛题库,考题从题库中抽取,之后紧随国赛变化,公开十套试题,最后增加难度,仅仅公开题型;比赛侧重点也由以老师指导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发挥为主,由考察单一技能转变为考察复合技能,尤其是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和专业核心技能;竞赛的时间也由当年4 月提前至上一年年底,确保充裕的时间备战国赛,并增加了选手集训和选拔赛的环节;通过对省内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广泛调研,大体归纳出当前省赛赛制的问题所在。

2.1 技能竞赛内容合理、备赛周期长。技能竞赛比赛项目从企业和市场实践出发,赛项和赛题设计对接实践,体现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也能切实检验参赛选手的技能水平。但是从参赛师生的角度来看,比赛备赛时间较长,从选人到省赛到集训到国赛,长达十个月,甚至更久。较长时间的准备对学校、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考验,或多或少也会影响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影响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知识学习。我们认为,要减少或者规避这种影响,应当将技能竞赛纳入人才培养的体系中,成为人才培养的一部分,将竞赛内容融入教师的教学内容,成为学生的学习技能,把技能竞赛常规化,平时的教学即为备赛,视技能竞赛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标准,方能长久。

2.2 技能竞赛选拔层级多、难度大。为了选拔优秀的选手,各职业院校紧锣密鼓地开展各种选拔工作,从班级比赛到校赛到省赛到集训到选拔赛到国赛,选拔层级多,教师和学生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很多的时间来参与技能竞赛。同时,由于新增了集训环节,比赛的不确定性增加,尤其是集训环节的公平性和教师团队的协作性成为了比赛的关注点,难度加大。

2.3 技能竞赛团队合作与竞争协调成难点。技能竞赛的成绩更多地依赖于教师指导团队的合作性和参赛学生的协作性,教师团队合作程度高,学生团队协作好,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既有的水平。但是,往往技能竞赛中的竞争特点被放大,院校之间、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竞争性凸显,未能发挥出他们之间的合力价值,在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进步空间。

3 湖南省职业技能竞赛各主体利益诉求研究

竞赛各主体直接关系到竞赛赛制的制订与实施,因此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尤为重要。厘清职业技能竞赛中的主管部门、学校、学生、指导教师、裁判员和企业等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寻找平衡之道,是优化技能竞赛赛制的核心。

3.1 主管部门。作为技能竞赛的主办者而言,主管部门的主要目标有三个。一是保证竞赛客观公平公正地顺利进行,得到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的认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扩大比赛的覆盖面和参与度。二是通过技能竞赛,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明方向,激励指导教师和培养单位开展教研教改,提高各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三是挑选优秀的选手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期获得优异的成绩,为本省的职教事业增添一抹色彩。

3.2 参赛学校。各培养学校对于技能竞赛有点矛盾,又爱又恨。如果学生在技能竞赛中拔得头筹或者取得较好的成绩,那么证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做得不错,在同类学校中居于前列,从而获得良好的声誉,进而为学校发展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资金支持和生源,宣传效果非常好。另一方面,学校需要为此付出较高的成本。从教学上来说,备赛或多或少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比如,为参赛者配备优质的师资力量,这对师资相对薄弱的学校而言是非常困难的,甚至陷入“精英教育”的泥潭中;参赛选手为备赛不得不暂停正常的学习,全身心投入比赛中,复课后需要专门补课;为备赛准备专用的软件、设备、场地,不仅需要资金投入,还需要各部门间的配合;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比赛,需要出台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政策;等等。甚至有的学校专业内容与技能竞赛赛项的内容并不相符,为了参加赛项比赛,学校所花费的成本更高。因此,参赛学校的投入很大,同时比赛成绩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其利益诉求为提高奖项设置的覆盖率。

3.3 教师和指导教师。教师和指导教师的利益诉求不同,分歧很大。一部分教师提出竞赛无用论,认为技能比赛只是针对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会忽略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也会占用其他学生的教学资源。还有一些老师认为,技能竞赛确实有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而且技能竞赛的奖励机制能够带给参赛师生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表示出带比赛的强烈意愿。指导教师潜心研究竞赛赛制,明确竞赛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刻意加强核心技能锻炼,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并以此指引其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教学成效显著。同时,在备赛、参赛中,指导教师增强与省内外同行间的交流沟通,扩大了交际范围,开阔了专业视野,受益匪浅。当然,如果参赛学生能够脱颖而出,自然能得到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指导老师普遍认为,竞赛的周期长,强度大,综合性强,训练难度大,在团队组建、挑选选手、准备比赛、训练方式、参赛、学生配合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压力大。于他们而言,更希望减少比赛的不确定性,增加比赛的公平公正性。

3.4 学生。学生作为参赛选手来说,表现得非常积极和乐观。他们认为技能竞赛不仅切实提高了他们的技能水平,而且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方式,有利于从事岗位工作,而且整个备赛过程能够磨炼他们的心性,本身就是一种成长、一种获得,在备赛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同学情谊也是一笔财富,是一种难忘的记忆。因此,如果能够得奖,他们会很开心,如果没能得奖,也从中获益良多。但是,在团体赛中,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与配合、队友的付出、奖励分享会有矛盾点。在个人赛中,校内参赛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也较为微妙。这涉及到参赛者的利益,需要进行协调。

3.5 裁判员。裁判员主要负责整个竞赛过程,并对竞赛结果作出评价。他们的目标明确,根据竞赛流程和评价标准挑选出优秀的学生,并保证比赛是公平公正的,没有偏袒任何一位参赛者,不涉及其他的利益。

3.6 合作企业。合作企业为比赛的顺利进行提供软件、设备和技术支持,非常重要。一方面,企业要与各参赛学校维持良好的关系,开发客户,提供售后服务;另一方面,他们要与参赛学校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泄露与比赛有关的信息。因此,合作企业要把握恰当的尺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主管部门、参赛学校、教师、学生、裁判员和合作企业等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大相径庭。主管部门希望选拔顶尖的职业技能人才,参赛学校需要权衡比较收益与成本,指导教师期望赛制公平、备赛压力小、奖励额度高,非指导教师最在意教育公平,合作企业希望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各参赛学校、同一赛项的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之间的竞争激烈,难以形成合力培养优秀的学生。因此,利益主体间的诉求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合理的竞赛赛制能有效地调节相关利益者的目标,缩小差距,实现职业技能竞赛目标。

4 湖南省职业技能竞赛赛制调整与优化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的展示与宣传、聚合与创新、评价与诊断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各利益相关者积极参加比赛,在调查分析湖南省职业技能竞赛现状的基础上,拟从竞赛结构、参赛资格、竞赛时间、竞赛内容、评价标准、竞赛奖励和竞赛监督等方面进行优化。

4.1 竞赛结构。竞赛结构有单一阶段竞赛和多阶段竞赛,多阶段竞赛又分为集中多阶段和分组多阶段。单一阶段竞赛的主要特点是比赛进程相对简单,能迅速从众多选手中选拔出优等生,适用于规模大、参赛选手多的赛项,在竞赛的初始阶段可以采取这种结构。但是其弊端明显,一考定输赢,比赛结果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多阶段竞赛通过多次的重复竞赛,消除了比赛结果的偶然性,最后的优胜者一定是实至名归,适用于决赛阶段。基于此,省技能竞赛建议采取前期集中竞赛选出优秀选手,后期重复竞赛决出冠亚军的结构,这不仅能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如参赛院校、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所期,还能降低组织竞赛的成本。

4.2 参赛资格。由于省赛的竞赛项目与内容会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多次参加同一比赛拿到好成绩的概率较大。有的学生从大一开始,每年参加比赛,应赛教育现象严重,导致整个大学期间只掌握了竞赛的知识点,而忽视了其他应知应会的理论和知识点,影响其未来的职业发展。还有的学生参加非本专业的技能竞赛,偏离了原本的专业知识,又没有牢固掌握参赛专业的技能,比较尴尬。当然,不限定学生的参赛资格对于参赛学校和指导教师而言是有利的。但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建议限定学生只能参加本专业的技能竞赛,而且只有一次参赛资格。

4.3 竞赛时间。竞赛时间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点。省竞赛时间应参考国赛时间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着“完整、足够”两个原则来确定。一是要完整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技能,能自如地应对比赛考核点,二是要有足够的备战省赛和国赛的时间,以呈现最佳的状态,选拔最优秀的选手。一般来讲,国赛定为五月份,省赛应先于国赛进行。同时,职业院校的第四学期基本已经学完所有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第五、六学期以专业拓展课和社会实践课为主。鉴于此,如果采用分阶段的竞赛结构,可以将初赛放在第五学期初,决赛放在期末。如此一来,备战初赛放在暑假,时间既不会太短,也不会太长,兼顾“时间周期长”和“准备仓促”的问题,由教师和学生灵活把控。学生如果没有入围下一阶段比赛,也能马上投入正常的学习进程中。这种方式对于主管单位、参赛学校、教师和学生来说,都较为合理。

4.4 竞赛内容。各竞赛赛项的内容遵循四个基本原则:一是主要参考国赛内容;二是突出专业核心技能;三是兼顾前沿理论和先进技术;四是考量承办单位资源。省赛要以国赛作为风向标,内容基本遵循国赛设置竞赛模块,并根据各省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当然,职业技能竞赛重点在于职业技能展示,各赛项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出发,提炼出几个核心技能作为比赛的重点,竞赛内容从核心技能发散和延伸。如果能够紧扣理论发展前沿,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竞赛内容涵盖会更加全面。

4.5 评价标准。竞赛的评价标准宛如一杆标尺,指导教师据此来训练学生,判断所处的技能水平,并以此标准进行改进和完善。因此,评价标准非常重要。但是在某些省赛赛项中,难免存在主观部分,评价标准无法准确量化。为了避免争议,建议省赛赛题尽量以客观题的形式呈现,减少人为评分差异,并且对每个考点进行具体的细分,保证可描述和可衡量,力求公平和公正。

4.6 竞赛奖励。奖励能有效刺激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目前湖南省的竞赛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为成绩优异者颁发获奖证书,但是奖励覆盖面大,累积奖励比例为参赛选手的60%。这对学生的刺激力度较小,参考其他省市的奖励政策,建议给予一等奖获得者直升的机会。

4.7 竞赛监督。企业专家、行业组织、专业领域专家都已经被吸纳进省赛监督体系中,但监督再有力也不为过。因此,为了打消参赛院校、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的顾虑,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对赛场实况进行实时转播,拓展监督群体,维护参赛者的利益,增强比赛结果的可信度。

猜你喜欢
国赛赛制职业技能
饭圈乱象:历年竞技类综艺节目的赛制分析与思考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北京少儿散打比赛采用评分赛制刍议
“国赛”十年:将职业教育改革进行到底
“国赛”背景下的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从高职焊接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反思教学方法改进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聚焦国赛,看汽车行业人才培养
赢家等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