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赛”十年:将职业教育改革进行到底

2017-08-22 06:08程宇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国赛制度创新引领

摘 要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作为国家职业教育重大制度的创新与设计,已成功举办10届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领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推动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未来,大赛应继续并充分发挥其本身所承载的展示、宣传、评价、激励、导向等多重功能,引领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新高度。

关键词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引领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8-0021-07

“希望你们树立为两个百年而读书学习的远大理想,用劳动和技能来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骄人业绩,把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汇聚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随着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熟悉而又富有温情的开幕式讲话,在全国上下喜迎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2017年5月8日第十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拉开大幕。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东峰,国务院副秘书长江小涓,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晓红,国家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改户,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傅惠民等出席了开幕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大赛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提升职业教育水平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希望大赛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职业教育进一步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坚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努力造就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产业大军,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更好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优势、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促进实体经济迈向中高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联合36家部委单位共同主办,在天津主赛区和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岛等19个分赛区举行,共设有常规赛项81个(中职35个,高职46个)、行业特色赛项4个,参赛选手逾万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时间的长河中,十年也许只是沧海一粟,如白驹过隙般的一个片段,然而却已经足够一株弱苗演绎参天的精彩。十年也是一个年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个人、一份事业、一个国家的十年,则更为绚烂,也更跌宕,这其中有憧憬与坚持,有失意与奋发,有踌躇满志,也有卧薪尝胆。这一切,赋予“十年”一种荡气回肠的力量。

十年大赛,不仅成为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点亮人生、成就梦想的舞台,更成为反映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一个缩影和窗口。十年大赛的不平凡历程,展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协作之旅,绘就了一幅职业教育战线勇担使命、奋发有为的美丽画卷,其所体现出来的示范和引领价值,必将影响深远。

一、十年探索:成就国家职业教育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

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所有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着的,而制度则是约束人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领域相互关系的规则。历史证明,制度的设计对于改革的成败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国家职业教育重大制度设计,经过10年的实践历程,创新并创建了比较完善的一系列制度机制体系。

(一)形成完整的职业教育竞赛体系

2005年8月,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与天津市政府签订协议,天津成为首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为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加速推动试验区建设,教育部和天津市政府研究确定,实施 “每年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重大举措,天津被确定为技能大赛的主赛场和永久举办地。2008年6月27日至30日,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职业院校广大师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风貌,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共识。由此开启了创新设计、全面推开的大赛制度构建之路[1]。

10年来,国赛的开展,带动了省赛,促进了校赛,形成了“校校有比赛、省省有竞赛,国家有大赛”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序列。2017年,全国30个省(市区)和所有计划单列市都举办了各级竞赛和国赛选拔赛,超过半数省份的省赛赛项数量超过100项,全国有近1/3的职业院校在校生直接或间接参与各级竞赛和相关活动,“人人都参与、专业大覆盖、层层有选拔”的竞赛体系已经在全国形成。

(二)形成完备的竞赛制度框架

10年来,大赛建立了覆盖全面、层次多样、规范明晰的制度体系,确保了大赛的规范运行和公平、公正、公开,极大提升了大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大赛从最初实行赛项分治,到2012年首次统一制定了7项制度,至今已发展到21项制度。而且从2013年教育部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后,大赛的各项制度逐步健全完善,越来越走向规范化。目前,教育部正在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施规划(2017-2020年)》进行意见征询,以进一步完善大赛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

从2013年起,连续4年发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汇编》,涉及机构与职责分工、赛事安排及运行、賽事管理、赛项规则和赛事保障等方面,对赛项的申报与遴选、赛项规程编制、赛项承办、赛题管理与成绩管理、专家和裁判工作管理、设备与设施管理、监督与仲裁管理、大赛标识使用与管理、资源转化、宣传与信息管理、赛后工作管理等进行了具体的制度安排。2017年,大赛更在企业遴选方面加强标准制定和程序规范。一是首次将银行开具的企业基本账户资信证明材料、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检查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记录、“信用中国”网站及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布的信用记录等5项可考证、可量化的社会声誉佐证材料作为开展企业合作的前置审查条件。二是重点从申请合作企业的校企合作基础、大赛合作经验、提供平台的技术水平、在职业院校(或行业)的使用程度及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评价标准。三是将企业遴选、专家遴选、程序确定、现场答辩、结果确认等遴选程序置于公证机关的监督之下,做到公开透明。

(三)形成完善的竞赛组织架构

2012年起,为充分发挥地方职教资源和政策优势,使大赛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大赛增设分赛区,形成了天津主赛区和各地分赛区“一主多辅”的格局,具体见表1。伴随主-分赛区格局的建立,逐渐完善形成了包括国家级大赛组织体系、地方竞赛组织体系和学校竞赛组织体系在内的,覆盖全国、逐级组织的竞赛框架。大赛有四级组织机构,即大赛组织机构、分赛区组织机构、赛项组织机构、赛项承办院校组织机构,实行“统筹协调,分级管理”。其中,大赛组织机构包括大赛组织委员会和大赛执行委员会,分赛区组织机构包括分赛区组织委员会和分赛区执行委员会,赛项组织机构包括赛项执委会及下设的专家工作组,赛项承办院校组织机构包括学校成立的有关组织赛项落实、实施、保障的各个工作组。大赛组织机构是最高领导决策机构,分赛区组织机构、赛项组织机构、学校组织机构在业务上接受大赛相应机构领导。各级竞赛机构相互配合、分工合作,确保大赛各项工作的高效和有序执行。

二、十年引领:推动职业教育改革走向深入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与行业企业最紧密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和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而在10年的大赛历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对接产业,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一)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

大赛自设立之初,在赛项设置方面就紧紧围绕国家产业发展和重大战略规划设立赛项,并不断开发对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赛项。今年的大赛特别支持设置与“制造业强国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系紧密的赛项,使得赛项中涉及智能制造、高端装备、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产业新业态赛项接近50%。

10年来,大赛在赛项设置方面总体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应对产业急需设置赛项。如2008年设立的自动线安装与调试赛项,2009年设立3G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网组建赛项,2012年设立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2013年设立风光互补发电赛项,2014年设置煤矿瓦斯检查赛项,2015年设立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和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2016年设立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等,均带动了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为行业企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紧缺人才。二是呼应产业升级设置赛项。如2012年设置了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2013年设置了移动互联网应用赛项,2014年设置了云安全技术应用赛项,2015年设置了4G全网建设技术,将行业企业的高新技术引入职业教育。三是面向重点产业设置赛项。如对接先进制造业,设置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飞机发动机拆装调试与维修、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等赛项;紧贴“互联网+”新业态发展,设置云计算技术与应用、4G全网建设技术、智能家居安装维护等赛项。

(二)提升职业院校内涵建设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仅是职校精英竞技的擂台,更是学校与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从2008年起,技能大赛充分发挥了纽带和桥梁的作用,让众多承办校、参赛校与各行各业知名企业实现了更深层次的良性互动。校企合作,既提升了大赛的水平,又为学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首先,大赛推动了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大赛为职业院校设置新专业、改造老专业、调整现有专业提供了导向。10年来,通过承办飞机发动机拆装调试与维修、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等赛项,天津职业院校相继新增航空航天、现代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等8个专业群,新增或改造了20余个专业以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其次,积极推进了产教融合与校企一体办学。通过整合实训资源,共建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和工艺技术服务平台,在企业建立教师实践基地等方式,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如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承办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引来世界最大硅电池生产企业英利集团与之进行校企合作。大连机床连续多年为大赛提供加工中心、数控铣床、全机能数控车等设备,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大连机床还与天津轻工职业学院合作开办了大连机床班,同时双方共同建立实验室、研发中心。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承办高职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赛项,与赛项合作企业中国电科第55所共同投资建设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打造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创业孵化一体化的平台。

第三,大赛提升了基地建设水平。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竞赛平台选用生产一线最新技术装备,不仅包括德国西门子、美国NI、日本三菱、德国DMG等国际通用先进技术,同时将民族品牌中兴通信、新大陆、苏州汇博机器人、汇川工控等最新一线技术、设备、标准融入大赛平台。大赛的竞赛装备、技术内涵、竞赛氛围充分体现现代产业、典型企业、生产现场的要求,成为职业院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的明确导向和重要依据。各职业院校以大赛为引领,认真吸收消化竞赛成果,联合龙头企业建设了集技能竞赛、实践教学、技能鉴定、社会培训、技术研究为一体的,与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紧密对接的实训基地,优化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内涵。

(三)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立的初衷就是旨在检验职业院校专业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从比赛中发现问题,增长经验,探索真知,改进方法,促进教和学的双向进步,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的目的。从大赛10年的历程来看,大赛不仅是一个“风向标”,更是一个杠杆,引领和“撬动”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

大赛有效促进了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成长。10年来,技能大赛为职业院校“双師型”素质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有效平台。大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课程开发意识和专业合作意识,一批大赛指导教师成为学校各个专业建设的核心力量和骨干。天津东丽区职教中心汽车维修专业教师李春旭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他所在学校一直以来汽车维修专业师资力量薄弱。2010年,在大赛推动下,李春旭等5名年轻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开始参与大赛的指导工作,通过集中力量研究大赛、研究大赛背后的产业与岗位发展方向,进而研究探讨专业教学改革。通过几年不懈努力,学校专业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而李春旭本人也成为学科带头人。大赛不仅使职业院校参与赛项设计的骨干教师、参与技术服务的专业教师、参与竞赛指导的实训教师团队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而且大赛的实施,为行业、企业、学校搭建了信息、人员、技术、装备、管理等交流共享的平台,行业企业人员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实践,学校专业教师深度融入企业,大量的企业技术人员成为职业院校的兼职教师,优化了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结构。

大赛引导职业院校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的革新。10年来,服务专业和教学,突出以赛促教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于赛项遴选的重要原则,因而特别强调三点:一是强调内容设计对接专业教学标准,集中于考察专业或专业大类的核心技能、核心知识、职业规范、职业精神与创新意识。二是强调技能要求对接新技术新工艺。三是强调比赛形式对接工作实际。大赛的竞赛内容既涉及技术应用,也突出对学生工程实施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计划组织能力的检验,而且日益突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交流沟通以及效率、成本和安全、环保意识的考察。在技能大赛这个“指挥棒”下,上述这些必然会进一步引导和推动职业院校教学组织方式和方法的革新。例如,中职组汽车维修项目长期以来主要包括故障诊断、车身修复、车身涂装、汽车空调等5个项目。但在今年有了重大变化,即将以上项目进行合并,之前上述项目是分开进行,如今这些都需要一个选手完成。比赛内容差异不大,但是对选手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这也反映了当前汽车维修行业对入职员工综合能力要求提升的变化。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变革,以适应新的需求。

大赛促进了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而大赛的成果转化又进一步丰富了教学资源。10年来,各职业院校将大赛的赛项内容、技术要求、素质素养等要求纳入专业教学,嵌入到课程体系,构建综合实践教学模块。引导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专业核心课的协同配套与改革。如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数控机床诊断与维修”课程改革中,将“产品部件数控加工与装配”赛项中所包括的机械加工工艺制定、装配图纸识图、数控铣削加工、测量方法等知识、能力作为数控技术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整合几门课程,重新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将所需的知识解构与重构,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与此同时,大赛日益重视成果资源的转化。专门制订《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资源转化办法》,明确“赛项资源转化方案与赛项规程同时公布”“新赛项3个月内基本完成资源转化工作,特殊赛项原则上不超过半年”“老赛项需进行资源的补充和完善”。以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为例,2013年以来,开发了33部评点视频、2部访谈视频、114套试题、316项案例和8.6G的素材资源库。目前,80%以上的赛项都进行了转化,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技术技能交流学习,而且成果转化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

三、十年精彩:树立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亮丽品牌

10年来,大赛在为每一位职教学子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为他们提供人生出彩机会的同时,也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了“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大幅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成为展示职业教育成果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并且成为向世界展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

(一)为每一个学生搭建放飞梦想和人生出彩的舞台

10年来,大赛为学生搭建了切磋技艺、一显身手的平台,一批批优秀的工匠能手脱颖而出,一大批技能精湛的获奖选手在职业岗位上创造出骄人业绩。每年大赛结束后,在天津主赛区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就业洽谈会”上,获奖选手都会成为诸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争夺的人才资源。一些获奖选手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甚至成为“大国工匠”。刘晶就是众多优秀获奖选手中的一个典型。她2011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数控铣工赛项中获得一等奖,也是大赛以来唯一一位获得数控技术赛项一等奖的女选手。此后她凭出色的能力进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参加过多种高精密零件的加工和制作,2014年被评为“岗位能手”,2016年被评为天津市国防工业工会“最美军工女将”。

比赛不是目的,大赛更不能只是少数人的盛宴。10年来,大赛一直坚持普惠和开放的发展方向,坚持“国赛引领、地方为主”,坚持“人人都参与、专业大覆盖、层层有选拔”。随着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赛事体系的不断完善,参与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的学生数由2008年的数十万人,发展到目前已基本覆盖3000万职业院校在校生;国赛赛项数目由最初的24项增加到近100项,参加选手由2000多人增加到1万多人,具体情况见表2;国赛获奖人数也由最初的1000余人,发展到2016年的4.1万余人,具体见表3、表4。

(二)唤起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10年来,大赛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2017年5月,李克强总理专门为大赛作了重要批示。张高丽、刘延东、孙春兰等领导同志先后24人次亲临大赛现场指导。刘延东副总理8次出席大赛开(闭)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大赛举办也得到了国务院有关各部门以及行业、学术团体等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全力配合,2008年大赛主办单位有11家,2012年增加到23个,2013年增加到31个,2017年增加到36个。这使得大赛这一集中展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成就和水平的盛会,不再是教育部门的独角戏,而成为社会各界凝聚共识支持职业教育的大舞台。

10年来,每届大赛都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同期活动。有職业教育装备展、教材展、全国职业学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等展览,有德育工作会、科研工作会、高峰论坛、国际论坛、座谈会等会议活动,有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文艺汇演、教学成果展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技艺表演、民族地区文艺展演等大型表演活动,见表5。赛、展、会、演四大板块交相辉映,不仅形成了独特的大赛文化,而且也向社会全面展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全新气象和良好局面。

特别是2015年国务院将每年5月第二周设为“职业教育活动周”,并连续两届将职业教育活动周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同期召开,开展内容丰富而形式多样的职教活动,向全社会宣扬职业教育理念,展示职业教育发展成果,唤起了广大民众对劳动光荣、创造伟大价值观的认可与回归,突显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社会价值[2]。

(三)向世界宣传和展示中国职业教育的风采

10年来,大赛始终致力于推进国际化建设,从顶层设计到要素设计都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试,使大赛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对外宣传和展示的重要平台和窗口[3]。从2009年开始,大赛每年都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国际竞赛选手、国际著名会展集团参与,2012年至今,更是每年都有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选手参赛和观摩比赛,10年间观摩大赛的各国职业教育相关人士已达5000人。至今,“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国际挑战赛已成功举办6届,“工程实践创新国际挑战赛”已举办3届,国际化专业教学成果交流赛举办4届,电脑鼠走迷宫(IEEE)国际邀请赛举办3届。

在注重“请进来”的同时,大赛也实现了我国职业教育以技能比赛及其成果为载体的“走出去”。10年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所使用的技术及评判标准、教材大纲、考核内容,不仅通行全国,还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和复制;不仅被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直接采用,也成为欧盟、东盟、美洲、非洲等世界各地借鉴的职业技术竞技标准。由天津职业院校牵头设计的大赛赛项、竞赛装备、教材资源已成为东盟10国技能大赛的指定赛项,竞赛标准、装备、教材率先走出国门;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备和资源为载体,在泰国大城府大城学院建立的“鲁班工坊”,被誉为我国在海外设立的首个职业教育领域的“孔子学院”,经“鲁班工坊”训练的大城学院师生代表队在第十一届东盟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成为中国职业教育“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四、十年展望: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继续探路

大赛10年,硕果累累。在国家顶层推动,教育部门精心组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众多政府部门、行业企业、职业教育院校等积极参与下,大赛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让职业教育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然而,相对于职业教育战线的期盼和国家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扬南认为大赛未来在三个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首先,办赛机制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大赛制度与执行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二是赛项设置还不够精准,面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如何通过设置赛项引领专业建设,如何着力打造体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民族特色、传统手工艺的赛项,还缺乏科学引导和激励机制;三是专家团队管理有待进一步优化。其次,大赛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的效果还不够理想,大赛成果应用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第三,大赛的国际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借鉴世界技能大赛的成功经验尚局限于少数赛项;不同赛区和赛项邀请国际友人参赛和观摩不平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烹饪、茶艺、中医等赛项开发力度不强,还没有走出去。

未来10年,中国即将走向2030年。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创新强国,将成为绿色中国、和谐中国,并继续朝着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职业教育既要为之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也要达到与之相称的时代水平[4]。鉴于大赛在提升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推动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对学校、企业、社会广泛而深入、长久而有力的影响,瞄准2030年,未来10年更要充分发挥大赛本身所承载的展示、宣传、评价、激励、导向等多重功能,系统研究技能大赛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师资队伍、实训条件、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吕景泉.创新竞进 技能大赛演绎十届精彩[N].中国教育报,2017-06-06(9).

[2]程宇.职业教育活动周:社会观念变革与思想启蒙[J].职业技术教育,2016(15):15-19.

[3]芮志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化之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6):87-91.

[4]于志晶.从职教大国迈向职教强国[J].职业技术教育,2016(6):10-29.

Abstract General education focuses o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while vocational education focus on competition. As the innovation and design of a major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National Vocational Colleges Skills Competition, which has been successfully held 10 sessions,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guided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and promoted the close integr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ng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the competition should give full play its function in displaying, broadcasting, evaluating, stimulating and guiding continuously, so as to guide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hina to be a new height.

Key words National Vocational Colleges Skills Competi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nnovation; guiding

Author Cheng Yu, research associate of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52)

猜你喜欢
国赛制度创新引领
论高职国赛背景下的虚拟现实(VR)设计课程开发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国赛”背景下的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从高职焊接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反思教学方法改进
让生活智慧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生活方式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电子政务: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