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规划工作中文化景观的保护研究

2020-09-09 01:16马丹霞
写真地理 2020年19期
关键词:乡村规划文化景观

马丹霞

摘 要: 文化景观是乡村规划和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乡村规划工作中,必须要注重文化景观的利用和保护,充分发挥文化景观的作用,以此才能够有效提升乡村规划工作水平。本文在对文化景观保护工作意义和实施原则进行简要阐述基础上,分析了乡村规划工作中文化景观保护开展方面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乡村规划工作开展水平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乡村规划;文化景观;传统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9-0271-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乡村规划工作开展中,文化景观保护工作的重要性逐渐被更多的群体所认可。但是由于理论层面研究的缺失,使得在具体工作开展中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无法真正起到保护文化景观的作用。在乡村规划工作开展中,做好文化景观的保护工作,不仅是乡村工作开展的基础要求,更是乡村文化复兴的重要体现。深入分析这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文化景观保护概述

1.1 文化景观保护的意义

文化景观保护是在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推动契机,在相应规范要求基础上,结合乡村规划工作开展的实际,对规划范围内原有文化景观进行充分发掘,以充分展现其文化内涵的规划活动。通过文化景观的保护,能够有效保护乡村景观的原有面貌,避免出现大拆大建和对城市规划简单复制粘贴的现象,以此实现乡村规划建设的二次创新[1]。通过科学合理的文化景观保护规划,还能够将乡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来,能够提升整体规划设计的文化品位,将居民的情感与建筑融为一体,提升居民群体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因此,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文化景观保护的内容

在乡村规划工作开展中,分析文化景观保护的内容,是具体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是明确保护意义,切实落实保护原则的基本前提。文化景观保护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宏观层面的保护,其具体包括传统的村落规划、农耕景观规划和乡村景观廊道规划等。只有在明确宏观保护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够确保文化景观保护体系与乡村规划要求保持一致。其次是中观层面的景观保护,这方面主要是对建筑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和保护。最后是微观层面的文化景观保护,也就是构成建筑主体的各种景观元素的保护,其既包括自然界中存在的动植物、水资源等,又包括线条、色彩等传统建筑元素。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文化景观保护的立体内容,为提升乡村规划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 文化景观保护的实施原则

在乡村规划工作开展中,要将文化景观保护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其理论指导作用,必须坚持对应的实施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层面:一是要坚持真实性原则,也就是要能够确保原有文化景观能够真实的被保留下来,而不是简单的将其拔高或者出现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的现象。二是要坚持差异性原则,乡村这种聚居模式已经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传承过程中,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因此在规划工作开展中,必须要充分重视由于历史发展而带来的差异性[2]。三是要坚持传承性原则,乡村规划是对乡村生存环境和发展模式的重构,是时代发展背景下乡村运行机制转变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开展文化景观保护时,就必须重视对原有文化体系的继承,深度挖掘文化景观的内涵,以此才能够确保地方特色文化能够真正被传承下来。

2 乡村规划工作中文化景观保护开展的问题

2.1 保护和传承意识不足

乡村规划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为有效改变我国农村建设面貌,提升我国社会建设整体水平而出现的新型规划设计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乡村规划理论产生和发展的时限较短,各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平有待提升,使得具体工作开展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为显性的问题就是在开展规划设计时,只是简单的将乡村规划等同于原有建筑的拆掉重建,认为新的设计内容和建设面貌才能显示出乡村建设的成效,从而在根本上忽略了文化景观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在我国数千年的发展中,乡村区域的文化景观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如果无法有效保护这些文化景观,将会使乡村规划失去应有的根基,失去未来发展的基础。

2.2 乡土文化认同感消失

乡土文化认同感逐步消失,是乡村规划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我国乡村发展的地域广泛性,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乡土文化特色。但是在城市化进程的冲击下,更多的年轻人转移到城市生活,与农村的距离越来越远。同时,农村自身的生产和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经济基础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开始追求更加丰富的物质生活[3]。这些现象的发生,使得传承数千年的乡土文化认同感不断趋于薄弱,如何在乡村规划中通过文化景观的保护来保留应有的乡土文化认同感,是乡村规划工作开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3 文化景观的物质空间形态遭到破坏

文化景观是以具体的物质空间形态展示出来的,其形式包括水系、街巷、建筑等各种空间类型,以及由此组成的整体空间等。在传统乡村建设中,物质空间形态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具有自身的美感特征。在城市建设模式的影响下,在近些年的乡村规划工作中,开始追求规划建设的整齐性和规律性分布,失去了原有的艺术美感。甚至在某些因素影响下,还出现片面追求合村并镇,追求统一的现象。这不仅会给规划工作开展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还使得乡土文化逐步在融合中消失掉。

2.4 保護工作与乡村振兴要求相脱离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实施已经成为乡村工作开展的重要指导,同时也是乡村规划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在具体工作开展中,乡村规划工作的开展还是以传统工作思路为指引,规范要求水平还比较低,由此使得文化景观保护与乡村振兴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4]。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规划工作者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不够深入,没有充分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意义和要求。同时,在规划工作的具体开展流程中,还没有能够找到乡村振兴与文化景观保护相契合的方式与途径,无法真正将保护工作开展的要求体现在规划内容中,从而造成文化景观保护与乡村振兴相互脱离的现象。

3 乡村规划工作中提升文化景观保护的举措

3.1 提升文化景观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在乡村规划工作开展中,要真正将文化景观工作落实到位,首先需要从规划设计人员自身意识更新层面入手,改变传统的规划设计理念。在规划设计开展之前,工作小组应当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源查找等多种形式,深入分析当地在文化景观方面的特征,确保在具体规划工作开展中,能够将这些特征融合进来。其次是在规划设计中,要尽量避免非专业层面对规划工作产生错误指导,应能够依托相应的理论,提升规划工作的科学性,确保在规划方案中,能够真正将文化景观的形式和内涵都科学的体现出来。再次是对于规划人员自身而言,要能够不断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更为精准的认识和挖掘乡村区域的文化景观,利用现代规划设计技术,将这些文化景观的保护体现在规划方案中。

3.2 提升乡土文化认同感

乡村规划设计工作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在相應理论支撑的基础上,还要能够提升各方面公众群体在规划工作中的参与力度。在具体工作开展中,要能够结合当地文化景观的历史发展特征,通过微博、微信及相关的网络渠道,全面收集各方面群体在文化景观保护方面的意见,在充分融合这些意见的基础上,明确规划设计流程中需要侧重的重点环节,从细节层面体现出公众群体的保护要求,同时又要能够根据整体规划的要求,有效提升乡村规划的整体水平。从而将规划设计与文化景观保护融合在一起。

3.3 加大对物质空间形态保护

物质空间形态是文化景观的基本载体,在乡村规划设计中,必然会出现原有景观被破坏或者重建的现象。这就要求在乡村规划工作开展中,要能够通过科学的规划,准确界定不同文化景观的保护要求,要能够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合理的处理和保护原有的物质空间形态。对于保护和重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能够综合参考各个方面的意见,通过合理、有效、科学的技术手段来做好这方面的问题[5]。例如在传统建筑的保护中,村落空间的肌理特征首先是需要保护的重要方面,其也是乡村景观建筑风格的重要表现形式,这就要求在规划中,能够在有效保留这些肌理特征的同时,尽量将这些特征体现在新构建的建筑物中。

3.4 以乡村振兴为框架指引

在乡村规划工作开展中,要真正将文化景观的保护落实到位,就必须将整体工作开展纳入到对应的框架体系要求中。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基本框架体系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指引,其本身是系统性的建设工作。以乡村振兴为框架指引,就是要求在乡村规划工作开展中,要能够将文化景观保护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要能够通过文化景观的保护,充分体现出农村建设“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基本要求。要能够通过文化景观的保护,有效促进乡村战略的实施。

4 结束语

乡村景观是乡村文化的重要体现,是我国乡村发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这就要求在乡村规划工作开展中,必须要强化对文化景观的重视。在具体工作开展中,要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知识水平,依照规划工作开展的理论要求,有效提升文化景观的保护水平。在时代发展过程中,要能够真正将规划工作开展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在一起,将现代规划理念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不断促进我国乡村规划工作整体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 沈校宇,张玉君.乡村规划中文化景观的保护框架研究[J].华中建筑,2020,38(07):123-128.

[2] 王冠.地域文化在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策略[J].文化产业,2020(03):6-7.

[3] 彭静,郭勇君.探析乡土文化在赣州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保护与传承[J].乡村科技,2019(29):53-54.

[4] 叶文才.地域文化在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四川建材,2019,45(06):40-41.

[5] 郑捷,陈梦菲.乡村文化复兴背景下的乡土景观规划与设计[J].风景园林,2018,25(05):21-25.

猜你喜欢
乡村规划文化景观
贵安新区葵林村乡村规划探究
休闲旅游型乡村规划研究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乡村规划中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发展——以江油星火村为例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鄂伦春族文化景观变迁及对其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影响
关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深入思考
对首尔梨泰院伊斯兰街道的文化景观解释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
乡村规划、建筑与大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