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清算系统费率策略国际比较及启示

2020-09-10 08:22
吉林金融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大额费率套餐

薛 高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西安 710075)

一、引言

作为数字支付的实现基础,支付清算系统是金融机构之间实现资金调拨和流通的重要渠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联储前任行长格林斯潘曾经说过,如果你想毁掉美国经济,只用毁掉美国电子支付系统。支付清算系统在任何国家都是属于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服务国计民生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和根基。

我国的支付清算体系格局是以央行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其他各金融市场的交易系统、银行和支付机构的支付系统,都接入央行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央行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在我国支付体系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它包括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以下简称网银系统)和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我国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是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参与者。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是由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运营,为保证各支付系统安全稳定运维、功能升级更新、远期研发规划等工作,清算总中心本着非盈利的原则向各支付系统的参与者收取一定的费用用于涵盖支付清算系统的日常运维和研发设计工作。鉴于运维成本动态变化、整体规划有所调整等原因,清算总中心于2018年10月份对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网银系统和境内外币支付系统进行了费率调整。

为进一步优化我国支付清算系统收费策略,本文对英国、美国和欧盟的支付清算系统费率策略进行梳理比较,并基于此对我国支付清算系统费率策略优化调整提出相应建议。

二、国际上支付清算系统费率策略比较

(一)英国支付清算系统采用多样化收费政策

作为全球的金融中心,英国的支付清算系统发展一直走在全球前列,在1984年便建立了本国的实时全额支付系统- CHAPS系统(自动清算支付系统,类似我国的大额支付系统),该系统2019年全年处理的资金额高达83.4万亿英镑;在2008年建设了FPS系统(快速支付系统,类似于我国的网银系统),使英国成为全球范围内在零售领域第10个实现实时支付的国家。英国的CHAPS系统和FPS系统采用“固定费用+单笔费用”的收费模式;BACS系统(类似于我国的小额支付系统)采用按笔分段计费模式(详见表1)。

表1 英国各支付系统收费表

英格兰银行作为CHAPS系统的运营者和服务提供商,每年向各参与者收取30000英镑的固定费用,同时对每笔交易收取31.9p,用于CHAPS系统的日常运维、规则制定、风险控制等工作,英格兰银行每年会对CHAPS系统的收费情况进行评估和修订。FPS系统的加入成本较高,需要一次性收取参与者82750英镑用于支持测试、系统迁移和注册等工作。此外,FPS系统每月向各参与者收取8859英镑的电讯费和805英镑的7*24小时服务运维费。BACS系统根据交易量采用分段计费的方式只收取年费(详见表1),不收取单笔支付交易费用,该系统会持续跟踪评估每年的收费情况,平均每三年调整一次收费标准。

(二)美国FedWire支付系统采用激励政策

美国的信息技术和金融应用水平都处在全球顶尖地位,是全球首批铺设支付清算网络的国家,1983年便建设了美国的实时全额支付系统Fedwire系统(联邦资金转账系统,类似我国大额支付系统),由美联储建设并主管,现在已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大额支付系统,2019年全年处理的交易额高达695万亿美元。目前,该系统已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结构完备、层次分明的收费体系(详见表2和表3)。

表2 FedWire系统收费情况

(—表2续)

表3 FedWire系统阶梯费率和激励政策

一是FedWire每月收取参与者95美元的固定费用。二是FedWire向参与者提供具有附加价值的功能和专业化的服务,并收取相应的额外费用。比如,美联储对于申请离线转账的参与者收取65美元,向申请费用清单导入导出功能的参与者收取50美元,对于超过1亿美元的转账交易额外收取0.36的附加费,对于日终后发起的转账交易额外收取0.26美元的附加费。三是FedWire系统依据参与者每月业务笔数采用阶梯费率方式按笔收费,14000笔以内每笔收取0.84美元,1.4万到9万笔之间收取0.25美元,9万笔以上收取0.165美元。四是FedWire采取激励政策鼓励参与者积极应用该系统,美联储会基于过去5年的交易数据为每个参与者设定一个交易量基准值,如果参与者本月的交易量多于基准值的60%,美联储将对于超过基准值60%的交易给予80%的折扣(详见表3)。举个例子,参与者A的基准值是每月交易50000笔,对于超过30000笔的交易,就按照激励后价格进行收费。

(三)欧盟TARGET2支付系统采用自主可选政策

TARGET2系统(第二代泛欧实时全额自动清算系统,类似我国大额支付系统)是欧洲处理大额支付的领先平台,被欧洲各成员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广泛采用,并用于处理欧元的实时支付,2018年处理资金额为432万亿欧元。TARGET2系统对于维持欧元区的金融稳定、实现欧元区跨境资金的自由流动和支持实施欧州中央银行的单一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欧洲央行高度重视TARGET2系统,将其视为欧盟金融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合理规范TARGET2系统的收费管理,欧洲央行向参与者提供两种自主可选的收费标准,并提供附加价值的专业化服务方式(详见表4)。

表4 TARGET2系统自主可选政策

TARGET2系统向参与者提供自主可控的两种选择:选择A是每月固定缴纳150欧元的月费,每笔交易收取0.8欧元;选择B是每月缴纳1875欧元,同时每笔收费采用基于交易量的阶梯收费标准,每笔收费从0.125欧元到0.6欧元有5个档次(见表4)。此外,TARGET2系统也向参与者提供流动性池、TIPS服务(实时支付服务)等可选服务,参与者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并缴纳相应的费用。例如,选择合计流动性服务(即允许参与者在流动性不足时使用同一集团旗下的其他参与者流动性)每月应额外缴纳200欧元。

(四)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采用套餐收费模式

在2018年10月支付系统费率调整之前,只有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采用固定费率模式收费,网银系统和境内外币系统业务均实行免费政策。大额支付系统按发送业务笔数收费,每笔5.5元;小额支付系统实行“包费+笔费”模式,包费为0.5元/包,笔费约为0.1元/笔。

调整之前的收费模式存在交叉补贴的问题,即用对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的收费来补贴网银系统和境内外币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研发规划,不符合国际上通行的“独立核算、自求平衡、用者自负”的商业逻辑。为优化支付系统服务价格体系、向支付系统参与者提供更加市场化、科学化、灵活化的收费标准和全方位的服务,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自2018年10月起实施新的收费标准。新的收费标准也设置固定收费项目,并提高固定收费对总成本的覆盖率,尽可能多的通过固定收费回收总成本。调整之后的收费模式由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根据自身业务量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低月费+高笔费”或“高月费+低笔费”等多种套餐模式,以满足不同业务量的直接参与者需求,并着力解决系统交叉补贴问题,实现各系统自身收费弥补成本的目标。

我国的套餐选择模式不同于国外阶梯费率模式,大额支付系统设置6种套餐,小额支付系统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都设置了5种套餐,境内外币系统设置了2种套餐。套餐选择需要支付系统参与者提前对其支付交易量进行评估,并根据自身业务量实际选择合适的、总体成本最低的套餐模式,一旦选择了套餐,所有的交易都是按照该套餐规定的价格收取。而国外阶梯费率方式都是按照交易笔数自动按照相应的收费标准进行计算。

三、建议及启示

为更好支持支付系统高质量发展、打造完备的支付系统收费体系,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和支付系统参与者均应高度重视,分别从支付系统功能供给和支付业务智能管理两方面加大管理和投入力度。

对于监管机构而言:

一是提供更加完备的附加功能。近年来,随着资金流通的不断复杂和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很多国家都对本国的支付系统进行了更新升级,为支付系统,尤其是大额支付系统配备了更为完善的功能,并收取相应的费用,以更好的支持支付业务的持续发展。正如在第二章节中介绍的欧盟TARGET2系统和美国FedWire系统都提供了诸多附加服务。在我国,虽然大额支付系统更新了收费模式,但并未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因此,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可以尝试提供更加丰富的增值附加服务,并收取相应的费用。附加服务既有助于支付系统管理者制定层次分明、科学合理的收费体系,又能使支付系统参与者够享受更加多元化、定制化和专业化的支付服务。比如,针对信用较好、经营稳健、风险可控的参与者,大额支付系统可以逐步探索向其提供流动性池、排队业务等流动性节省(LSM)机制;小额支付系统、网银系统也可尝试提供更加细致的账单、明细、发票、业务回执、离线业务等附加服务。

二是探索适当有效的激励措施。支付系统费率的调整对于地方性中小型商业银行造成了一定的压力,陕西省有3家地方性商业银行已经或有意向通过费用更低的汇路进行转账,以降低在支付方面的成本。随着农信银、同城票据交换、地方金融服务平台的业务类型不断增加、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支付行业的竞争属性也逐渐明显,各参与者的选择也随之增多。虽然,央行支付系统在整个支付行业毫无疑问占据最主要的核心的地位,但是为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调动各参与者使用央行支付系统的积极性,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可以探索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激励政策。例如,当每月支付笔数达到一定阈值,对于超过阈值的支付交易,可给予支付系统参与者一定的折扣或者优惠。

对于支付系统参与者而言:

支付系统参与者应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提升支付精细化管理。从支付系统需求侧看,支付系统费率调整摈弃了之前固定费率的模式,因此支付系统参与者应从之前粗放式收费管理过渡到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应密切跟踪其支付交易笔数、类型、费用的动态变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及时采集本单位在央行各支付系统上的交易数据,结合历史行为和发展趋势构建相应的收费模型进行更细粒度地分析,提前预判支付业务量变化,并及时选择最合适的套餐。从支付交易供给侧看,支付系统费率调整过程中使用大额支付系统的成本有所降低,使用小额支付系统和网银系统的成本有所上升。因此,支付系统参与者应结合用户发起支付行为的时间要求、支付金额、收付地域等属性和央行支付系统、农信银、城银清算、同城清算系统等汇路的收费情况,构建支付渠道汇路选择矩阵模型,在满足用户支付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矩阵模型自动化、智能化地进行重新组包、选择费用最低支付渠道等操作,从而进一步节约支付成本。

猜你喜欢
大额费率套餐
《加什么不要钱》
银行大额存单的蝶变
儿童套餐
确定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的Top-down方法研究——以TCL案为例
婚姻是一份套餐
大额存单“拼息”
基于费率文件累加的高速公路费率生成校核方法应用
绘潭
基于 Tweedie 类分布的广义可加模型在车险费率厘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