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研究

2020-09-10 01:22潘颖
价值工程 2020年25期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

潘颖

摘要: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从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和政治五个维度选取了25个初始评价指标,利用陕西省2012-2016年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体系,对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绩效提升的建议。

Abstract: Based on the overall layout idea of "five in one", 25 initial measurement indicator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five dimensions of economy, culture, society, environment and politics. Based on the data of Shaanxi Province from 2012 to 2016, the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construct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Shaanxi Province was evaluated and suggestions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were given.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主成分分析法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evaluation system;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6-4311(2020)25-0021-03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起因是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大会报告,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充分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陕西省在高质量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正确把握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1  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特征,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生态文化文明建设、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文明建设和生态政治文明建设五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在对各分项绩效评价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总体评价体系。

1.1 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维度

为反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总水平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维度下的评价指标包括人均GDP指标、单位GDP能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率、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在对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同时,着重考量经济增长过程中所付出的生态代价。

1.2 生态文化文明建设维度

我国生态文化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树立生态文化意识,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注重生态文化宣传。生态文化文明建设维度下的评价指标主要评价地区文化发展水平和生态文化宣传。具体指标包括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组织各类讲座次数、互联网上网人数、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

1.3 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维度

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维度的指标从科教水平和社会公平性两方面视角,反映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的过程与成效。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维度下的评价指标包括城镇登记失业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人均受教育年限、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数量数、城市用水普及率。

1.4 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维度

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维度的指标从自然基础、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三个不同的视角,反映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过程和成效。具体指标包括人均耕地面积、人工造林面积、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森林覆盖率。

1.5 生态政治文明建设维度

生态政治文明建设主要从政府监督和绿色执政两方面,选取反映生态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和成效的相关指标,初始评价指标包括当年颁布的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数、当年颁布的环境保护部门行政规章数、来访信件数、来访人数、三同时数据。

生态文明绩效评价各维度指标如表1所示。

2  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

利用2012-2016年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五个维度的初始指标,对各维度建设绩效进行评价与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EPS数据平台。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在选取全国样本省份时,剔除掉了西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故而样本省份一共为30个。

2.1 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绩效评价

将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绩效评价初始指标人均GDP、单位GDP能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进行KMO和巴特利特检验,结果表明适合采用主成分分析。主成分提取过程以及总方差分解表和主成分载荷矩阵从略。经过计算,得到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绩效的评价公式,如公式(1)所示。

其中,ZX1、ZX2、ZX3、ZX4、ZX5为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维度各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

将陕西省2012-2016年度的生态经济文明指标经标准化的数值代入公式(1),得到这5年间的生态经济文明建设得分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陕西省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绩效呈逐年平稳上升趋势。2012-2015年,生态经济文明绩效得分为负数,分别为-1.23、-0.97、-0.65、-0.32,2016年得分为0.11。这说明陕西省生态文明经济在稳步向前发展,生态经济文明建设能力逐年提高。

2.2 生态文化文明建设绩效评价

生态文化文明建设绩效评价初始指标有5个,分别是公共图书馆流通人次、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互联网普及率、组织各类讲座次数和互联网上网人数。省略相关的主成分分析评价过程,经过计算,得到生态文化文明建设绩效评价公式为:

其中ZY1、ZY2、ZY3、ZY4、ZY5分别为生态文化文明建设维度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

将陕西省2012-2016年生态文化文明建设指标经标准化的数值代入公式(2),得到5年间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绩效得分,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近年来陕西省生态文化文明建设绩效呈现平稳上升趋势,但是5年间得分值均为负数,分别为-1.04、-0.78、-0.51、-0.40、-0.18,这说明陕西省生态文化文明建设在稳步发展的同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3 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绩效评价

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绩效评价初始指标有5个,分别是城镇登记失业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人均受教育年限、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数量和城市用水普及率。省略相关的主成分分析評价过程,仅列示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的得分计算公式、得分值和评价结果。经过计算,得到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绩效评价公式是:

其中,ZZ1、ZZ2、ZZ3、ZZ4和ZZ5分别为生态社会文明维度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

将陕西省2012-2016年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绩效指标经标准化后的数值代入公式(3),可以得到5年间的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的得分。由表2可以看出,陕西省2012-2016年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绩效均为正值,最低值为2012年的0.48,最高值为2016年的0.84。陕西省生态社会文明建设波动变化,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陕西省生态社会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2.4 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绩效评价

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绩效评价的初始经济指标包括人均耕地面积、人均造林面积、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森林覆盖率。主成分分析过程从略,经过计算,得到第一主成分得分、第二主成分得分以及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绩效评价公式,如公式(4)、(5)和(6)所示。

其中,ZW1、ZW2、ZW3、ZW4、ZW5分别是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维度五大指标经标准化后的数值。

将陕西省2012-2016年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绩效指标经标准化后的数值代入公式(4)、(5)和(6),得到5年间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第一主成分得分,第二主成分得分和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绩效。由表2可以看出,陕西省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绩效,呈现波动变化趋势,2014年达到最高值,2015年和2014年基本持平,2016年略有下降,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2.5 生态政治文明建设绩效评价

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绩效初始指标包含当年颁布的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数、当年颁布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数、来访信件数、来访人数和三同时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生态政治文明建设绩效评价公式:

其中,ZU1、ZU2、ZU3、ZU4、ZU5分别为生态政治文明维度下五大指标经标准化后的数值。

将陕西省2012-2016年生态政治文明建设绩效指标经标准化后的数值代入公式(7),可以得到5年间生态政治文明建设绩效得分。由表2可以看出,陕西省生态政治文明绩效逐年上升,在2012-2015年间,生态政治文明的得分为负值,2016年得分值变为0.16。这说明陕西省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取得初步成效,生态文明建设绩效与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密不可分。

2.6 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绩效评价

主成分提取过程以及总方差分解表和主成分载荷矩阵从略,经过计算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绩效评价公式为:

其中,Z1、Z2、Z3、Z4、Z5分别为生态文明建设五个维度的得分。

将陕西省2012-2016年度的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生态文化文明建设、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文明建设和生态政治文明建设五个维度的得分经标准化后的数值带入公式(8),得到5年间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绩效评价。由表2可知,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绩效呈明显得逐年上升趋势,虽然同体绩效在2012-2014年均为负值,但在2015年分值由负转为0.12,2016年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绩效在5年间位次和得分均最高,这说明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逐年不断提升。

3  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提升的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的基础上,要在经济质量、生态文化、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政治稳定等方面同步、整体推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首先,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其次,合理引导和控制高耗能行業的发展,淘汰掉高污染的企业,降低能耗,不断降低单位GDP能耗的水平,提高单位GDP能耗对于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的贡献。此外,陕西省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进一步积极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电等可再生能源,增加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减少碳排放和大气污染,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3.2 培养公民生态意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生态意识反映了人们追求“五位一体”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公民生态意识的提高离不开教育,通过教育可以对人们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以及消费行为进行引导,使其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并向有益方向发展。政府应当多途径多方面向公民普及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政府可以倡导公众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方式,为减少污染排放贡献力量,亲近低碳生活。

3.3 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陕西省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绩效的提升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政府对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保障相对贫困地区的弱势群体入学、就医、养老等基本的生存需要;二是积极开发就业岗位,解决城乡居民就业的问题,尤其要着力解决农村居民的就业难的问题,不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三是加大公共财政对于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确保改善民生的支出随经济的增长而同步增长。

3.4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党的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陕西省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制度建设:第一,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创新制度;第二,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第三,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健全生态监测和评价制度。

3.5 提高政策透明度,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生态政治文明建设绩效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政府应当积极主动地提高信息公开程度,不断提高治理能力。一是要促进行政信息公开,让社会公众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将政策制定与政策解读相结合,促进信息公开的实质有效性;二是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不断提高政府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裴潇,邓云君,罗森.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J].财会月刊,2016(26):15-19.

[2]刘素荣,李积鹏.大数据背景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17个城市为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1):69-77.

[3]李旭辉,朱启贵.基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8(09):107-117,128.

[4]蒋小平.河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01):61-64.

[5]付恩凯,王华.自贸区背景下的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7):99-100,104.

猜你喜欢
主成分分析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