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幼体耳石的茜素红S标记效果研究

2020-09-10 02:00阙江龙李彩刚贺刚华崇新傅培峰王昌来
江西水产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耳石草鱼

阙江龙 李彩刚 贺刚 华崇新 傅培峰 王昌来

摘要:在水温26℃~29℃下,利用不同浓度组(0 mg/L、50 mg/L、75 mg/L、100 mg/L、125 mg/L)的茜素红S溶液对平均体长为5.7~6.1 cm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苗分别浸泡12 h、24 h和36 h,分析茜素红S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当溶液浓度达125 mg/L时,染液对草鱼具有较强的毒性,幼鱼绝大部分死亡,当浓度不高于100 mg/L时,幼鱼全部存活。茜素红S能在草鱼幼体上形成红色标记环,在安全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染色越明显,24 h染色效果优于12 h,而浸泡36 h耳石颜色未出现明显加深。草鱼幼体的最佳染色方式为24 h、100 mg/L。

关键词:草鱼;茜素红S;耳石;标记

中图分类号:S932    文献标识码:A

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草鱼幼鱼期则食幼虫,藻类等,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1]。草鱼是优良的养殖鱼类,也是中国传统的四大淡水养殖鱼类之一,经济价值较高。

目前环境污染、沿江堤坝建设,破坏了草鱼生长环境,阻隔其溯河洄游产卵[2],江河湖泊草鱼资源衰退严重。江西省高度重视渔业资源种群的恢复,多年来坚持“四大家鱼”增殖放流工作,草鱼作为主要放流品种,仅2019年放流达1亿尾。为合理评估放流效果,完善放流结构与方式,需对放流苗种进行标记跟踪监测,而探寻合理的标记方法是目前追踪放流鱼类的一大难题[3]。

本文利用茜素红S染液对草鱼幼苗浸泡,观察耳石标记效果,探索该荧光染料标记草鱼的最适浓度及浸泡时间,旨在寻找出一合理可行的标记方法,为大规模增殖放流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将50日龄草鱼幼鱼(200尾)在盛有曝气48h的自来水玻璃缸中暂养1 d。实验试剂茜素红S分子式为C14H7NaO7S,中文别名为茜素磺酸钠;茜素S;茜素红S;茜素胭脂红;1,2-二羟基蒽醌-3-磺酸钠(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  方法

茜素红S浸泡液浓度和浸泡时间见表1,设定4个茜素红S标记浓度:50 mg/L、75 mg/L、100 mg/L、125 mg/L和一个空白对照组。试验在透明的的玻璃水族箱中进行,开始时随机在各浓度溶液(10L)中加入10尾草鱼,浸泡过程中向水体中充气,浸泡结束后将幼鱼捞出。

耳石的摘取和测定:在Mshot解剖镜(MD50)下,用解剖镊子和解剖针快速取出耳石,蒸馏水洗涤,95%乙醇脱水,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标记效果,并拍照。按照无(–)、可见(+)、明显(++)、强烈(+++)记录耳石荧光反应强度[4]。

2  結果与分析

2.1  标记安全浓度

当茜素红S溶液浓度在50~100 mg/L、水温26℃~29℃、浸泡时间12~36 h时,草鱼幼鱼成活率为100%,当浓度升至125 mg/L时,染液对草鱼具有较强的毒性,幼鱼全部死亡(表1)。

2.2  标记效果

解剖镜可见光下观察耳石,未染色的草鱼耳石呈透明灰色。经茜素红s浸染的耳石表面可见红色环。在安全浓度范围内,随着染液浓度的升高,标记颜色越明显。三个浸泡时间组中,耳石标志强度均表现为100 mg/L>75 mg/L>50 mg/L。12 h浸泡时,50 mg/L浓度组中未见标记色,75 mg/L和100 mg/L溶液组可见标记色。24 h和36 h浸泡下,50 mg/L和75 mg/L下可见标记色,达100 mg/L浓度时,草鱼耳石标记色明显。

3  讨论

3.1  最佳染色条件

草鱼在各时期对茜素红s的耐受性及敏感度不一样[5],[6],最适染色条件也不同。由表1可知,当茜素红s浓度在0~100 mg/L时,各浓度组草鱼幼苗未出现死亡,当染液浓度达到125 mg/L,12 h和36 h组幼鱼全部死亡,24 h组只有一条存活,表明茜素红S浓度为125 mg/L时对草鱼幼鱼有明显的致死作用,浓度不高于100 mg/L的浸泡液对其无明显的致死作用,50日龄草鱼幼鱼的茜素红S安全浓度为100 mg/L。

浸泡24 h的各浓度组耳石染色效果比12 h明显,尤其是100 mg/L浓度组,能见明显标记环(图2~图3)。染色时间延长至36 h,50 mg/L和75 mg/L浓度组的耳石标记环仍为可见,75 mg/L浓度组为明显,相较于24h染色效果,36 h未发生明显变化。因此,12 h染色时间较短,效果不明显,36 h染色效果没有明显增加,所以草鱼幼鱼的最佳染色时间为24 h。

综上所述,50日龄草鱼幼鱼的最佳茜素红S标记方案为100 mg/L溶液浸泡24 h。

3.2  在增殖放流中的应用

用于标记鱼类的荧光染料有多种[7],应用较多的主要由茜素络合物和茜素红S[7]-[13],笔者之前也尝试过利用茜素络合物标记幼鱼,但效果不佳,一方面是该染料对幼鱼的毒性较大,较低浓度就能对幼鱼产生致死效应;另一方面耳石染色程度较淡,只在耳石边缘行成标记环[14];最后茜素络合物较昂贵,单价远高于茜素红S。总体上来说,茜素红S更适用于大规模增殖放流标记。

茜素红S通过与耳石上的钙盐以鳌和方式形成在解剖镜下可见的红色复合物而达到染色的效果,各种类之间最佳染色浓度存在差异。笔者利用茜素红S标记鳙鱼幼体,标记效果明显,耳石染色度可达强烈,但最佳浸泡液时间和浓度和草鱼一致,亦为24 h、100 mg/L。因此,在大规模进行四大家鱼放流时,鳙、草鱼可采用相同的茜素红S浸泡方式。

参考文献

[1] 沈玉帮,张俊彬,李家乐. 草鱼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07):369-373.

[2] 谭细畅,李跃飞,李新辉,等. 梯级水坝胁迫下东江鱼类产卵场现状分析[J]. 湖泊科学,2012,24(03):443-449.

[3] 温静雅,陈昂,曹娜,等. 国内外过鱼设施运行效果评估与监测技术研究综述[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9,39(05):49-55.

[4] 宋昭彬,曹文宣. 鳡鱼仔稚鱼耳石的标记和其日轮的确证[J]. 水生生物学报,1999(06):677-682.

[5]Tsukamoto K. Otolith tagging of ayu embryo with fluorescent substances[J]. Nippon Suisan Gakkaishi, 1988,54(8):1289-1295.

[6] 徐采,陈国柱,林小涛,等. 月鳢仔鱼耳石的荧光标记及其日轮确证[J]. 水生态学杂志,2012,33(02):110-114.

[7] 耿倩,张淑荣,段妍,等. 荧光标记技术在增殖放流中的应用现状[J]. 水产科学,2016,35(03):308-312.

[8] 刘岩,孙典荣,耿倩,等. 茜素红与钙黄绿素标记不同规格黑鲷幼鱼的比较研究[J]. 南方水产科学,2016,12(06):17-24.

[9] 邱晨,姜涛,陈修报,等. 茜素络合物对鲤仔鱼耳石标记特征研究[J]. 水产学报,2018,42(11):1754-1765.

[10] 王正鲲,赵天,林小涛,等. 茜素络合物对唐鱼耳石标记效果以及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5,34(01):189-194.

[11] 李敏达,王丹,吴诗影,等. 翘嘴红鲌稚鱼耳石荧光标记的初步研究[J].北京农业,2015(24):159-160.

[12] 欧阳斌,常剑波. 荧光物质浸泡标记稀有鮈鲫和彭泽鲫仔、稚鱼[J]. 水生生物学报,1999(04):324-329.

[13] 付自東,李静,岳碧松,等. 用荧光物质浸泡标记胭脂鱼仔、稚鱼耳石[J]. 动物学杂志,2005(04):60-65.

[14] 阙江龙,陶志英,王生,等. 茜素络合物对鳙耳石的标志效果研究[J]. 江西水产科技,2018(03):13-14.

猜你喜欢
耳石草鱼
草鱼价格止跌反弹
耳石症如何治疗
小草鱼的新邻居
猛一转身就眩晕或由耳石症引发
屋檐下的小草鱼
你了解耳石症吗
耳朵里的“石头”掉下来了
耳石不是“耳屎”
起床天旋地转,可能“耳石症”作怪
草鱼为何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