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行业的数字化发展

2020-09-10 07:22张霁
家庭服务 2020年7期
关键词:家政数字化数字

张霁

国家宏观政策支持家政服务产业化发展与数字化转型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家政服务从家庭服务社会化的发展阶段迈向了产业化发展阶段。

李克强总理早在2016年就指出:“千万不要小看家政服务、社会养老,这些都是朝阳产业!过去也有保姆,政府也办敬老院,但没有成为一种业态。现在出现标准化服务,结合‘互联网+’,变成一种新型服務业。这是大产业,属于经济新动能”。2020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要求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向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致贺信时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中国正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2009年国务院批复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建立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到2019年国务院同意建立由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牵头的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说明家政服务得到国家多个部委的重视。随着内涵与外延的不断扩展,家政服务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已经从解决农村女性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抓手,发展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之一,正在从家庭服务社会化向产业化和数字化深度融合发展。

从近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角度看家政服务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与其他各类技术发生广泛联接,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认同度越来越高。政府部门也在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相关的政策保障。从前期的办公自动化,到后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再到城乡各类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新基建)的不断完善,数字技术融入我们家庭生活的多个方面,这些都为家政服务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字经济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数字化技术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防疫健康码”,对精准防控疫情、加快推动复工复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使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居民家庭生活中得到进一步的普及。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字化技术对保障居民生活服务及满足消费需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直播带货、线上购物、云旅游等新型生活消费方式不断发展,丰富了人们宅在家中期间原本单调的家庭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消费的不足,对稳定居民消费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5月,与互联网相关的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继续保持逆势增长。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为24.3%,比2019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与居民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期,网上教育培训、在线问诊、线上娱乐、线上会议等一系列线上需求呈井喷式增长,这些新需求反过来又推动了数字技术的加速创新及其与家庭生活场景的进一步融合。

这些都为家政服务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纵观家政服务在我国前30年的发展,服务岗位不断细分,服务技能(技术)不断提升。如10多年前出现的家庭母婴照护(月嫂)、家庭母乳喂养指导、催乳等对服务技能(技术)要求较高的岗位,在满足了当时家庭生活新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家政服务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可以说,家政服务在提升服务技能(技术)、不断满足家庭生活服务新需求的过程中,自身也从简单的家务劳动社会化迈向了产业化发展之路。

如今,数字技术与家政服务产业的深度融合,将会带动家政服务产业的规模和服务种类进一步扩展,催生新的家庭生活服务需求。直播带货、网购的兴起,也为家政服务产业数字化转型与跨业态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抓住数字化发展机遇,一定能够促进家政服务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实现这一产业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家政数字化数字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坚守与创新
2019年国家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中介型家政O2O企业价值链优化策略
答数字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