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健身跑”的调查研究

2020-09-10 07:22董懿娴张苗苗李亚军
体育时空 2020年6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2030研究

董懿娴 张苗苗 李亚军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3-104-04

摘  要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参与健身跑的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大众参加健身跑的原因多为以提高身体素质、减脂、出汗、陪朋友等为目的,但同时也得出参加健身跑的群体中大部分缺乏健康跑的常识。本文基于运动损伤角度为健身跑群体提出科学健身跑的建议。

关键词  健康中国2030  健身跑  研究

为了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中国的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发布并实施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从多层面对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做出了说明,其对引导大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科学的健身习惯具有指导意义。但在针对健身跑这种既经济、又便捷,广受欢迎的体育锻炼方式中发现:普遍存在锻炼时长不合理、负荷不科学等原因导致运动损伤的现象。本研究以四川农业大学两个教学田径场参加健身跑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针对阻碍健身跑推广的因素开展分析,以利于全民健身的实施,助力全民健康的落实。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在四川农业大学第一和第二田径场参加健身跑的200人为调查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200份,回收200份,有效问卷196份。主要获取健身跑人员参加健身跑的目的、期望,科学跑步知识的运用和健身跑对其主观带来的改变等信息。

2.专家访谈法

就健身跑中可能带来的损伤等问题,访问体育以及运动医学等研究领域专家。

3.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和统计。

二、大众健身跑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一)大众健身跑的性别分析

从被调查的健身跑者中发现:女性为43.5%,男性为56.5%。由此可见,参加健身跑步运动的群体以男性为主。

(二)“健身跑”者的跑龄、频率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雅安市雨城区健身跑者的跑步频率主要集中在每周1-2次和3-4次区间,总共占比为72.9%。

(三)“健身跑”目的与期望值分析

从表2中发现:雅安市雨城区健身跑者“健身跑”主要目的是增强免疫力、减脂和提高心肺功能,其中增强免疫能力者达到一半以上占到54.93%,而塑型和爱好为导向成为主要目的参加者比重最低。在健身跑与预期期望值达成度中普遍都认为能够达到一定的目的,其中以出出汗最高,在增强免疫能力和健身塑型层面次之。而以健身跑在促成运动爱好养成、提升耐力和达到减脂为目的过程中效果不佳。

(四)热身活动调查

健身跑常常被误认为是最低技术含量和小负荷,不需要热身的一项运动。但健身跑中的各种损伤也是源于忽视热身准备活动所导致的。从表3中可知:偶尔做热身活动的人占比最高,为45.41%,而每次都热身的人数占比却只有32.14%。

(五)运动损伤情况分析

由表4可知肌肉痉挛、运动性腹痛、扭伤、“跑步膝”、足底筋膜炎、关节韧带拉伤、挫伤、扭伤、脱臼等是跑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根据中国体育产业的商业价值报告,跑步以43%的人参与“人们经常参与的体育运动”名列榜首。据统计,日常以健身为目的的跑步者每年损伤发生率为37%-56%[1]。在对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参加健身跑者的调查中发现,约51.5%的人会出现肌肉痉挛、48%的人会出现运动性腹痛和34%的人会出现韧带拉伤,而出现足底筋膜炎问题的占比43%,只有6%的人因为跑步导致骨折。超过26%以上的人存在“跑步膝”运动损伤问题。

根据表5的分析,发现运动负荷过大、准备活动不充分、动作失误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对于思想上不重视、场地和运动装备不合理、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不良以及不良气候等层面对于运动损伤的相关性较小。

三、促进“健身跑”的对策研究

(一)关注“健身跑”中锻炼的科学性

因为每个人的锻炼目标不同,锻炼方式、方法自然也有差异。需要根据自己的健身目标选择相应的锻炼频率、锻炼强度等。如许多人减肥心切,一上健身房就开始跑起来,事实上这并不是最佳的减肥跑步法。这是因为,人体的能量储备有快速能源,糖原、储备能源,脂肪之分。当人开始运动时,快速能源首先被调动,只有当快速能源消耗差不多了,机体才会调动储备能源,也就是消耗脂肪[1]。制定科学的健身跑能有效达到运动目的、预防运动损伤。

1.加强“健身跑”前的热身

热身运动目的在于提高运动的效率,保证活动的安全性,同时满足人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2]。不同的气候,热身内容也要改变。气温低时活动量大、时间长;当温度较低时,活动较大,时间较长。健身跑热身活动应以下肢活动为主,比如下蹲、高抬腿、弓步壓腿等。

2.注重“健身跑”后的放松

放松训练是在运动中,通过低强度运动、暗示语集中注意、调节呼吸、外界刺激等方式使肌肉得到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以达到心理、生理都能得到恢复的目的[3]。因此,重视“健身跑”后的放松训练,能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若能在激烈运动后,接着做一些轻微的放松整理活动,使持续紧张的肌肉得到及时放松,从而及时解除对肌肉中血管的持续性压力,促使血液顺利进入大小静脉。同时放松运动维持了对静脉管的反复挤压作用,从而使静脉血畅流不滞,回心血量正常,心博输出量充足,保证全身血液的正常循环和向脚部正常供血,使可避免虚脱和运动性休克的发生[4]。

3.强调“健身跑”运动中的科学性

近年来运动导致猝死的报道很多,并不是运动就对人体有利,只有科学运动才健康;只有了解运动中的潜在危险,才能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只有掌握科学的跑步方法,才能实现运动目的。对健康而言,科学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够改变人体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并使之不断优化组合;而且能够调节人体的感觉、情绪和意志,并使之更加协调一致.对于人的体质而言,科学的体育运动在提高人体生理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体的心理质量,具有双重复合的正面效应[5]。

4.科学选择“健身跑”装备与场地

除了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外,科学的选择运动装备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运动装备的优劣会影响最终运动目的。短袖和短裤是最基本的跑步服装,在选择时定要关注透气性和排汗性,避免纯棉制品。跑鞋主要分为避震型、稳定型和控制型三大类。避震型跑鞋适用于足弓正常,没有内(外)八字,跑步时基本上能做到落地瞬间顺畅完成从脚跟到脚掌重心过渡的人群;稳定型跑鞋重量稍重,适用于正常足弓或扁平足,有轻微内(外)八字,习惯用后脚跟着地的人群;如果是扁平足,有比较严重的八字脚现象,习惯全脚掌着地的,就应选择份量更足的控制型跑鞋。在挑选袜子时,应选配带足弓收紧,袜口有一定收缩性的棉制毛巾底运动袜,其特点是脚跟和前脚掌处加厚,穿着舒适,排汗性好,能够缓冲剧烈运动对脚底旳冲击,增强跑动的稳固性[4]。

(二)合理设定“健身跑”的目标

1.从自身身体条件预设期望目标

在设置跑步目标时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观测现阶段自己的身体所能承受的负荷为多少或是当前自我身心能承受的合理运动指数,避免盲目跟风。每个人的生理机能各不相同,包括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体质,在设置期望目标时要注意不同指数的标准值。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东南亚地区的各类健康数据报表中可以看出:白种人的体质较为粗壮,适合承受身体上的压力;黄种人身体协调性好,适合做一些技巧性运动,并不适合高爆发或者高耐力的运动项目。所以我们应该把期望建立在大数据上。

2.形成全时段身体监控机制

毫无目的的运动并不能将运动本身“利益”最大化,合理的运动监管机制,不仅可以有效监管机体的运行,促使运动效果充分化,还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我们身体的变化,例如:肌肉的爆发、身体的长时间运动的提升等。所以建立一个全天候的身体监控机制至关重要。

3.常态化调整运动负荷与强度

在形成全时段身体监控机制后,可以清楚看到机体的变化发展,那么我们的运动负荷与强度也应随着机体的变化而常态化调整。当机体的各种耐受度得到提升时,原态化的运动量将无法再满足身体的运动需求量。因此,提高机体的基本能力后,及时调整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保证机体的代谢运转。

4.参照运动软件进行指导

在运动中的心率变化,呼吸节奏,肌肉参与等等指数,这些单用人脑或行为习惯判断是无法精确地,运动软件可以更全方位的帮助我们分析、提炼数据,让我们更加熟知自我机体现状,及时调整或者规划运动方式。

(三)医务监督

体育锻炼的医务监督就是运用医学的方法对锻炼的过程进行有效监控,通过自我感觉和自我客观检查的方法,评估自己的锻炼情况、身体机能状况、运动量的大小以及锻炼水平[6]。在日常运动过程中,加强自身医疗监督,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四)运动处方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与健康状况各不相同,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同一运动标准,因此对于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运动处方。在制定运动处方时,需要根据运动者自身的体质与运动能力,量身定制适合自身的运动处方,以达到运动最大的锻炼效果[7]。运动处方的设置不仅可以帮助科学制定跑步计划,还能够有效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跑步效果。

四、结论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体育观念和运动方式不断优化与转变。但由于健身跑本身存在潜在的风险,从思想上认识运动的危险性。缺乏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人体神经系统和各组织器官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运动,肌肉的力量、弹性、伸展性都相对较差,导致运动损伤的概率越高。运动安全教育将不断地唤醒人们对运动安全的高度重视,以促进健身跑向着健康跑的方向发展。

从健身跑到“健康跑”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健康体育不仅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而且符合《健康中国2030》文件精神。

参考文献:

[1]秀宏.科学跑步才能有效减肥[J].江苏卫生保健,2016,10.

[2]周梓珂,回军.田径专业队训练中热身活动的组合与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9,19:034.

[3]陳辉.浅析运动领域中的放松训练[J].决策探索,2019,12:060.

[4]丛林,朱静华.浅谈健身长跑的运动装备[J].田径,2015,08.

[5]何地英,安向民.科学的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和体质的影响[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1999,13:09.

[6]张李.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自我医务监督[J].内蒙古:课程教育研究,2013,04.

[7]朱继虎.跑步运动对心肺耐力提升及运动处方分析[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32:03.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2030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健康中国2030”:保险业要承担更多职责
四个问题带你读懂两万字的“健康中国203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如何影响生活?
“健康中国2030”战略主题:“共建共享 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