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20-09-10 07:22王怡静
南北桥 2020年12期
关键词:运用分析初中音乐多媒体

王怡静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音乐、美术等学科逐渐得到重视,慢慢纳入了学生的学习计划中。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更是为教育方面注入了新的力量。本文以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作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分析其意义、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从而做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音乐  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047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组合了多种媒体,能够让使用者和机器相互提供信息,进行交流,并且能够传播信息、搜寻信息的媒体形式。它能通过图片、声音、影像以及动画等方式进行视觉传播,其快速查找信息的能力以及色彩鲜明的视觉感官能为教学领域注入新的力量。将其运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让教材与多媒体相辅相成,带动学生进行学习。

一、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爱上音乐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缺点有二,第一,资源得不到有利分配。初中音乐课的教学顺序大致是在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在琴房练习歌曲。由于学校音乐设备有限,若是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班级课程相同,那么就会出现音乐设备不够分配的现象。第二,教学模式固定。许多教师是根据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 不能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创新、“改造”,“一板一眼”的教学思路也固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无法找到学习音乐的快乐,自然会觉得课程枯燥无味,没有兴趣。而多媒体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点。首先,科技的发展逐渐让音乐数字化,一台多媒体设备不仅包含了多种音乐器材的音效,如钢琴、吉他、二胡、琵琶等,而且学生可以只在一个教室中学习,不用多个教室辗转,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音乐器材”种类的增加,激起了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学生在通过理论学习之后,不一定要模仿教师的弹唱方式,器材种类的多样性使得学生能够随意发挥,让教学活动更具有开放性、互动性。

(二)渲染氛围,让学生与音乐产生共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分成几个阶段:作者介绍——背景介绍——倾听曲目——曲目分析——演唱歌曲。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模式的阶段学习程度太强,学习方式死板枯燥,毫无音乐欣赏美感。而且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过多地注重教学理论与机械式的“欣赏”,学生无法主动学习,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多媒体教学让音乐变得数字化,从视觉、听觉、感觉上刺激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其强大的信息量和鲜明的形象性让音乐教学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以往学生了解作者、了解作品,只能通过想象或者书上的文字,但是通过多媒体,教师能够介绍创作者的身份背景以及创作背景等,通过视觉、听觉将学生带入创作者创作的某种氛围中,学生就能与创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比如:《七子之歌——澳门》中的歌词: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学生可能对这些歌词感到生疏,无法感受歌词所流露出的真情。那么教师就可以在教授音乐之前,在多媒体上展示这首歌的相关背景,让学生通过视频、电影片段等感受作者的情感,通过观看视频、纪录片等方式渲染气氛,在声、情、光、色的渲染下,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下,多媒体帮助学生直接感受音乐,当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时,才能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共鸣。

二、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多地使用多媒体会使传统教材受到忽视

部分教师有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脱离教材的现象,他们会通过对学生展示PPT、电子文档分析等新奇的方式进行教学。但通过大量数据显示,这种“靠吸引学生眼球进行学习”的方式“治标不治本”,不是能长期运用的教学方式。多媒体的信息量大,知识储存量也大。学生若是在学习过程中过于依赖多媒体来获取音乐知识,不通过教材的认真梳理、自己的思考以及总结等,知识一定不能得到巩固以及运用,那么就无法培养学生在音乐上的品位和素养。

(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得课堂互动减少

由于教师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大量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观看、欣赏音乐节目,并自己回答相关问题,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毫无疑问会下降。当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学生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就会影响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获取,问题就会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多,对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当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少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看法没有得到交流、讨论,那么他们在音乐方面的见解无疑是片面的。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获得知识,也会让学习氛围变得沉闷无聊,影响学习效率。

三、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树立以教材为主、多媒体为辅的观念

教材是经许多科研人员认真研究,仔细分析其价值,确定带给学生好处的心血之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多媒体表达方式多样、表达形式直观。但是这会造成学生遗忘性大(不少多媒体呈现方式是以PPT、WORD文档等,只能浏览一遍,学生对其的记忆程度不深),而教材能保证学生重复翻阅。人的记忆是在不断重复中加深的,当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模糊时,可以反复翻阅教材,那么知识点就能够得到巩固,这是多媒体无法取代的。所以教师应该树立以教材为主、多媒体为辅的观念,重视教材,回归教材。

(二)多媒体运用适量,师生多进行互动

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多媒体的客体地位,适当运用多媒体。音乐的教授是一个思想、情感融合的学习过程,通过了解作者背景、创作背景以及欣赏作品来了解作者创作时内心的感受以及想要表达的情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学生对歌曲的感受是不同的,师生之间应该多进行溝通,思想进行融会贯通,学生的思维才能在不断的交流中得到升华,当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时候,其思想维度也会提高。

综上所述,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其绚烂的色彩以及直观的感受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教师也应该树立以教材为主、多媒体为辅的观念,不依赖多媒体设施,探索出一套科学的、传统的与科技相辅相成的教学策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元羽.音乐渲染情境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实施对策[J].好家长,2016(39).

[2]李萍.构建初中音乐互动课堂的教学策略探究[J].大众文艺,2016(022).

猜你喜欢
运用分析初中音乐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论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