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组合作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运用

2020-09-10 07:22丁泉
南北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运用探究学科教学

丁泉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已被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它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新时期教学理念。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体现学生主体价值,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因为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合作意识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更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体育  学科教学  小组合作教学  运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095

教师要与时俱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认知规律,采用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从而使学生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具有吸引力,它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巧妙分组,均匀分配,做到合理、合情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去开展教学,首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这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第一步,非常关键。由于学科的特性,体育课经常在室外上。在室外,学生分成四大组进行站立。为了方便管理学生和调动队伍,一开始我先进行最简单的“相邻分组”,就是把相邻的6个学生分成一个小组,一个班级就自然地分成了8个小组。通过这样的分组,虽然小组间进行练习和交流方便了许多,但是仅仅贪图了方便,却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男女比例不协调、成绩优劣和能力强弱分配不均匀等,致使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为了避免两极分化,我又进行了重新分组,把运动能力好、中、差的学生搭配起来,同时把不同性格、兴趣、习惯和智力的学生精心地搭配在一起,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二、结合运动要求,构建良好的合作环境

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是利用组内成员之间的互动集思广益,实现对某一任务的共同探究,并在相互合作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情感。合作教学的开展需要良好的情境支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体育项目为学生营造适合合作的课堂氛围。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这样一来,才能够更为有效地推进小学体育教学,而为了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互动练习,让学生在这样的体育课堂上知晓合作练习的重要性。具体而言,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合作意识的重要性;其次需要引导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体验、感受合作意识的氛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思索高效合作的策略,认识合作练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篮球传球技巧训练中,教师为各小组安排了相同的任务,并要求各小组在组长的指导下完成训练,最后根据学生的训练结果,教师设置比赛项目,体现小组成员合作在取得比赛成果中的作用。通过设计竞争氛围,各小组的集体荣誉感会大大提升,并在合作中搁置矛盾,为共同目标努力。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与各小组的情感沟通,不仅要了解各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还应及时帮助小组长妥善处理组内矛盾,对存在训练障碍的学生耐心指导,以帮助学生树立运动的自信,进而乐于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

三、分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考验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小组凝聚力。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够将学习任务完成得出色。所以,当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实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时,教师就不再是学习的主导者,而变成引导者,尽管地位有所改变,但是教师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仍不可小觑。只有当教师恰当地进行引导时,才能让学生在合作时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同时还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凝聚力,提高整体训练水平。

比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投篮的技巧,对该班30名同学进行分组,每个小组有6个成员,且有一个女生,要求是经过30分钟的练习后进行分组比赛,最终哪个小组投进篮筐的数目最多,哪个小组就获胜。教师在分组后,要行走于每一个小组当中,指点每一位同学的投篮动作,并做示范,当发现某一位同学做得很好时,要在小组内进行表扬,并让他多教一下本组其他成员;而当教师到另一个小组发现这个小组整体动作有问题时要鼓励他们共同努力,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的小组团结,使其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四、组织多样的合作方式和提供足够多的展示平台

组织一些小组合作的教学游戏,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不仅可促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也可以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在体育教学中游戏环节是学生最喜欢的环节,那么执教者要抓住这一教学环节,利用好这一过程,通过游戏提高学生技术、技能的掌握能力。例如,在篮球运球教学的游戏环节中通过小组运球接力比赛的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简单的游戏提高学生对本节课技能的展示、运用,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团队意识,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欲望。

展示平台是检验教学效果和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最重要的环节,在展示的过程中要丰富多彩,不拘泥、不束缚,放开学生的手脚,解开包袱。例如,在小组展示之前可以简单地唱唱歌、跳跳舞等,热场活动之后再进行主要内容的展示,这样可以提高课堂的气氛,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集体跳大绳时,每个小组在出场前要有队名、队歌、口号的展示,之后才开小组跳大绳,让学生乐在其中,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

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教师应用得较为广泛的一种实践模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所以说,教师要充分借助合作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使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邹秋芳.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方法研究: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

[2]韩小丽.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10).

[3]常海涛.生本理念下小学体育高年级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法的研究[J].學周刊,2016(25).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教学运用探究学科教学
试论分层教学在高中生物中的运用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插图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