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数学教学中“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施

2020-09-10 07:22唐峰
南北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育理念以人为本高中数学

唐峰

【摘    要】随素质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已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所熟知,其也在实际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高中数学教学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以人文本教育理念的实施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关键词】高中数学  以人文本  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172

近年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界日渐被教师们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之所以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不仅因为它确实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作用,也因为它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更加适合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我们教师切实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的重要精神内涵。毫无疑问,高中数学是一门对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学生想要完全学好这门功课就必须努力提升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通过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认真研究和踏实践行,更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在数学成绩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以人为本”的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能有效地促进和保证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围绕“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来研究多样化的途径,帮助学生朝着全面进步的方向发展。

(一)关注学生成绩和能力的同时提升

应试教育思想关注的只是学生的成绩提升,对于学生本身能力的增长并不予以更多的重视。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不仅仅应该致力于学生考试分数的不断提高,更应该从根本上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第一,学生的数学成绩只能反映学生在数学基础和应试技巧方面的情况,未必能够全面反映学生一个时期乃至长久以后的学习状况。我们观察学生某一次的数学考试进步了,也许是因为这一次所考查的内容恰恰是学生最擅长的环节,学生在其他方面的问题是难以凸显出来的。因此,教师不论是在客观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时候,还是在探究下一步教学时,都应该切实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二,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相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而言就显得稳定很多,学生的能力往往是较长时期的积累结果,因此对于学生数学相关的思维能力的提升才是教师应该切实关注的。教师对学生的能力有了确切地了解,就可以在下一步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扬长避短、综合提升整体数学素质。

(二)将正确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

古人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国当代著名的两院院士吴良镛老先生曾经不止一次地在各种讲座上强调:“教师,一定要将学习的方法或者是方法论教给学生。”之所以如此强调传授学习方法的重要是因为我们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和陪伴毕竟是有限的,当学生下了课之后、回到家之后,真正能够帮助他们学习好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题目的还是学生自己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因此,“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一定要将学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们。学生们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够从根本上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独立完成各种数学作业和问题的思考,达到一种自主性学习的高度。而且高中时期,也是学生走向成人阶段的最后一个时期,这个时候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精神尤其重要,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高中时期安排了很多自习时间给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原因所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多将解答数学题目的思路传授给学生,一步一步启发他们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多了、熟练了,做题的时候渐渐能举一反三,本身也会有更多渴望提升和探究的愿望,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

二、“以人為本”的高中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

影响学生学习好高中数学这门功课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处于一个比较正能量的情况。毫无疑问,学生在积极阳光的状态下不仅能事半功倍地学习好数学知识,而且可以真正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带给他们的快乐。我们教师有关这个方面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努力。

(一)正视学生的叛逆问题

科学研究表明,影响人发展的不仅仅有理性的因素,还有很多的感性因素,像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提到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就是感性因素中代表性的组成部分。不可回避的是,高中时期也是学生们比较多地表现出叛逆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关键期,如果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的话将会影响本身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叛逆情绪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他们的学习效率显然是非常低下的,更为严重的是会直接放弃学习。有的时候,学生本身并不想以一种非常消极的态度抵触教师,但是由于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学生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没有办法找到能够将情绪宣泄出来的方法。我们教师也是从学生时代经历而来的,理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关心,帮助学生舒缓及稳定情绪,在学生情绪比较合适的时候再积极地去跟学生沟通和交流。其实,学生身处叛逆期的时候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理解,而且叛逆的学生有时具备更多的潜能,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挖掘。因此,教师除了要关注本身的知识传授职责,还应该正视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诸如叛逆的问题就是非常值得教师关注、关心学生的一个切入点。

(二)积极开展与学生之间的谈心与交流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讲课之前和学生建立信任的关系对于接下来的教学进程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我们在讲课之前可以先根据学生的状态和问题与他们进行深入的谈心,然后多讲一些对他们有用的、与他们的利益密切相关的东西,学生一般都会听得很认真,并且会在接下来的实际学习的过程中也保持这一良好的、认真的态度。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勇于探索的积极的态度,学生本身可能并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引导学生了。

综上所述,好的成绩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以人为本”教学艺术的提升不是空泛的口号,而应是我们实际的行动。新的时期,身为一名有责任感和进取心的高中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数学专业能力,更应该时刻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地关注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和和谐成长,尽自己的全力在学习上、生活上给学生最大的帮助和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王晓梅.谈“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学周刊:中旬,2014(11).

[2]董秀勤.高中数学教学以人为本的实践[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2014(4).

猜你喜欢
教育理念以人为本高中数学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