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培育和提升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几点思考

2020-09-10 07:37梅琳
南北桥 2020年15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思考

梅琳

【摘    要】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化自信的增强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又能更好地增强文化自信。近年来,由于互联网信息负面影响和多元文化的强烈冲突,大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文化鉴赏和选择能力,就会在价值取向、政治信念上出现偏差,极大地影响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使自身的文化认同意识和文化践行能力受到很大挑战。基于此,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与核心价值观培育协同并进,进而实现文化自信与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相互促进,历史意义深远,现实价值重大。

【关键词】培育提升  当代大学生  文化自信  思考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093

一、深刻理解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性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根基,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表现为其文化能够在国际文化格局中自成体系,并具有相应的影响力,还表现为这一文化具有博大的精神内涵、蓬勃的生命力以及强大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关乎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独立。文化自信的增强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又能更好地增强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自信是思政课自始至终的重要目标,它有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认同、信任,是一种自觉基础上的自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什么去培养人是教育的根基。文化育人,是感染人、影响人、转化人的方式,对大学生而言,文化自信分为三方面。第一,大学生文化建设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第二,正确对待全世界各民族文化;第三,积极推动文化创新。正确的、积极的、先进的文化帮助当代大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错误、消极、落后的文化会荼毒青年学子。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对祖国的强盛、民族的复兴和文化强国的建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

首先,当代大学生被动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缺乏主动性,他们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只想通过考试,而不注重实践。高校思政教育大多侧重学生课堂出勤率,学生考试成绩的评价,忽视了对课堂的学习效果、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综合素质的评价,不能深入到学生的价值观层面,从而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缺乏创新性。不少大学生并未真正发自内心地认同和接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他们对传统文化缺乏正确的认知。其次,当代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当前,网络媒体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思维活跃,在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同时,对西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又缺乏辨别力和抵制力。由于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较少,受网络媒体和潮流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为追赶时髦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宁可接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也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主动学习并深入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再次,部分当代大学生缺乏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使命感。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又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极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不少大学生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缺乏正确的认知,甚至排斥,认为传统文化是过时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持否定态度。他们缺乏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培育和提升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1.高校应坚持主流文化导向,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主流文化的导向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要通过思政教育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及文化自信,就必须确立正确的导向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方向的确立有利于进一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明确主流文化,自觉抵制非主流文化和腐朽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教育时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其中,通过教育让更多的大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产生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实现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2.高校应通过校园文化、网络文化建设等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促进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树立,从而达到培育的目的,各种社团活动,如古诗词朗诵、文化交流辩论会及各种传统文化展示等,都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知,有利于培养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如举办“文化庙会”活动,设置文化体验区,进行书法、剪纸、猜字谜、制作风车、制作中国结以及抖空竹、感受茶文化、吆喝、诗词对句等活动。通过活动让每一位参与的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促使大学生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3.要严守思想政治教育高地,培养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要坚定对国家主流媒体意识形态的捍卫,从办学理念到校风校纪,从教材管理到教学管理,都应该坚守阵地。一旦发现错误、不良甚至反动的思想,要坚定不移地与之进行斗争。高校应扩展大学生的公共事务参与渠道,使其积极参与到大学决策和事务管理中。如,大学生守则和班级章程的制定、道路和亭台楼阁的命名以及食堂物价的听证等,给大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培养大学生对学校及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4.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利用多种活动形式创新文化教育,可在以下方面将传统文化引入教育实践:设置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课程,通过课堂教育开设如书法绘画、传统武术、民族器乐、中华戏曲等公共课程,参观博物馆、民俗教育基地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有助于学生感悟传统文化氛围,设置一些实践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感,同时不失趣味性,如书法、绘画、剪纸、篆刻、民族器乐及戏曲等,都是中华文化的优秀表现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举办交流会及辩论会,展示各自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各方就各自的观点进行有益交流,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5.提升文化鉴赏能力,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对待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笃思明辨的能力,要引导大学生以虔诚、敬畏的态度来对待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要引导大学生分析、鉴别传统思想文化中哪些是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东西,哪些是糟粕、落后的要被历史淘汰的东西,外来文化中哪些是中国社会所缺乏又能弥补中华文化发展之不足的东西,哪些是不良思想。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觑,大学生热衷于过西方的节日,崇拜西方文化,盲目模仿西方的时尚文化,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漠不关心。学生有义务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继承好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为我所用。

6.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提升文化自信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不仅要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脉络,更要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追求。唯有深刻学习并透彻领悟中华文化的内在价值,才能更有效地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广泛传播。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一方面,大学生要认识到文化自信的有益之处,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自己教育自己往往都是最有效的,他们必须要从内心深处认可和肯定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的同时,要将自己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我们平时所学习到的各种理论,也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

7.净化新闻媒体环境,科学合理利用网络加强全社会文化自信。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直观而深刻,传递信息时要遵循客观严谨的原则,积极传播正能量,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要利用榜样的优势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判断和自我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道德素养,建立既符合个人利益又符合集体利益的价值观,确立符合自身的长远发展道路。帮助大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摒弃错误偏激的思想观念,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通过各种新媒体将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先进文化以各种形式传递给人民大众,利用网络拉近文化与大众的距离,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让人们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利用网络和新媒體时要坚守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净化网络空间,共建同心圆。

参考文献

[1]李琼.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4).

[2]张晓.浅谈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缺失与培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07).

[3]吴华.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缺失及其重构策略研究[J].高校理论战线,2017(24).

[4]冯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与对策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10).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思考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