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思路与对策

2020-09-10 07:22汤玉华钟飞燕
新教育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协同发展课程思政

汤玉华 钟飞燕

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实施“课程思政”建设,让“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频共振,是学校完善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实践,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新时代;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发展

一、“课程思政”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同时强调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对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立德树人”原则的贯彻和正确价值导向的工作,应当是整个高等教育、是所有的课程和所有的教师都应当承担的基本职责,而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教师的单方面的工作。“课程思政”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思政课对学生的影响更大,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围绕着“育人”的问题;而要完成“立德树人”的工作仅仅靠思政课的是不可能的;大学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而专业课对课堂的占据时间和空间,要远远超过思政课;必须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探索了一个大思政的教育体系,把“课程思政”改革作为落實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抓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实施“课程思政”建设,让“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频共振,是学校完善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实践,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的有效途径。

二、当前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存在的问题

对非思政课加入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认识参差不齐;行为被动参与;目标导向功力;个别教师抵触,尤其比较普遍的是存在下面两种倾向:第一,刻意在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显得牵强附会。非思政课要达到育人的功能,不能生硬把专业课或者通识课讲成了思政课,学生对这样的课程往往具有逆反心理。这种作用主要是借鉴隐性教育的理念和原则,在不经意中达到了教育的功能。第二,假借思政之名谋取名利好处,挂羊头卖狗肉。现在客观地看有不少打着“课程思政”之名的有些所谓课程改革,本身没有什么育人的内容设计,有些课程不过是假借“课程思政”之名,利用国家与社会及其关注思政课程之际,借“思政”的风口飞起来,实际上带有一定的机会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既非常必要,也具有急迫性,这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与抓手。但是,必须防止盲目进行“课程思政”的改革或者将其简单化。构建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体系,关键在于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素质要求,对于课程体系进行的再造而不是简单地加法,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党委与教学管理部门、院系与学科和专业、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因此,要调整好心态,特别是要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期望立马见效的“课程思政”是非常有害的。

“课程思政”不能搞成“思政课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如果说两者有共性之处的话,主要在于两者共同承担着育人的功能,但两者毕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与功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因专业不同而不同,其中课程体系是支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讲,课程体系主要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通识课程。各个高校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高的同时,也开始关注运用思政课之外的其他课程加强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传递正确导向的作用。如何使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与“思政课程”做到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关键就在于发挥各方在育人问题上的合力作用而不是相互的削减力量。过去人们片面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程”的事儿,其他课程主要进行知识教育,因而造成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脱节,不仅无法利用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难以发挥“思政课程”的理论与价值引领作用。因此,只有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才能形成“合力”。推进“课程思政”不仅对专业课提出了立德树人的要求,同时也对“思政课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实效性的提高,而且特别突出要坚持“思政课程”的意识形态性,必须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防止出现“娱乐化”等问题。

三、新形势下“课程思政”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思想理念先行,提高对“课程思政”的认识高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两个基本认识应当是“共识的”,即: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大会和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对于人才培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的认识。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高校党委必须把控办社会主义大学方向和对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原则和根本任务、围绕“德智体美劳”的培养目标,着重研究“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认识,在政策制定、方向把握、氛围营造、队伍建设、考核评价等方面,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和转心态,把握工作要求和把握工作方法。

第二,强化顶层设计,从整体上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对于“课程思政”而言,应当紧紧围绕着实施“课程思政”的目的和要求来进行考虑和设计与实施,而不是由各个教师或者是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等自由发挥。要减少随意性,就必须加强“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这种设计应当紧紧围绕着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立德树人”的原则、成人与成才的关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等要求进行。“课程思政”体系的整体架构,离不开传统“思政课程”的引领示范。“课程思政”体系的整体架构,离不开通识课程的改革创新,“课程思政”体系的整体架构,离不开专业课程的设计创新。架构“课程思政”体系的终极目标是要形成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三,进行分类指导,围绕课程性质设计课程内容。一是所有的课程都不能只是进行知识的传授,一定要与授课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这种背景既可以说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可以是火热的现实生活。“课程思政”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构建的背景之上,当然也同各类课程的内容本身有关。二是可以选择本学科本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知名人物及其事件作为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不断创新;也可以选择知名的校友创业、报效国家的家国情怀为内容进行设计。三是可以把有些课程置于学校发展的特色与背景之中来挖掘思政元素。我们的各种课程都可以结合学校红色办学历史、时刻听从党的召唤、服务于祖国重大战略需要等,各个学校都有可以挖掘的丰富内涵,工科专业课程可以围绕“技术报国、突破封锁”、医学可以围绕“不为良相必为良医”,围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展开的总结与提炼。

第四,根据课程特点渗透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而专业课程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在思政教育方面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使思政教育更加生动和立体。但是实施中要有机而不牵强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把这类课程教学变成思想政治教育课,“要做到润物无声的渗透、自然有机的延伸、无缝无痕的融合”[2],而不能牵强附会的生搬硬套和强硬灌输,要将思想政治之“盐”溶入学校教育之“汤。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殊性发挥不同侧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要对国内外有关学术思想、观点作全面理解,而不能片面地甚至断章取义地介绍,更不能不顾客观实际地以此评价中国问题。自然科学类课程重点是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不盲从、不迷信、讲真理、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社會现实。

第五,聚焦新的“思政观”,以课程改革为平台,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打通学科间育人价值机制,实现多学科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相互配合,实现“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引领”的育人理念建构,全面统筹学校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

总之,“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3]“课程思政”建设要靠教师去落实,是确保所有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人才资源保障。“课程思政”建设的重心在院系。“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既要求转变教育观念,也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而且涉及全校各类各门课程,并不局限于某些个别专业点,因此,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布局、教学活动组织都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建立起上下贯通、多元参与的运行机制。学校党委应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主体,党委书记应起到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第一责任人的作用。“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在学生。要加强对00后学生的研究。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基于人才培养特色、针对学生思想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评价标准,是保证“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则。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

[2]李佃来,陶德麟,汪信砚: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M]. 人民出版社,200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该文为2019年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科研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研究”(19JDSZK069)、2019年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重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2018年广东特色创新类项目“构建广东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研究”(2018GWTSCX008)及“微时代”广东籍大学生鼻咽癌认知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2017GWTSCX011)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汤玉华,1978-,男,湖北黄冈人,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协同发展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