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广播节目可视化

2020-09-10 07:22苏红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媒体融合可视化

摘 要:在媒体环境错综复杂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挖掘广播的发展潜力、增强广播媒体的竞争力是广播人面对的挑战。众所周知,广播是一种诉诸听觉的媒介,有着天然的“伴随性”优势;但“不可见”也使广播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无形中削弱了广播的竞争力。那么,新时期,广播节目到底能不能突破“只能听”的限制、可否实现可视化直播,这些都是广播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融媒体环境特点,从探讨可视化广播的内涵和外延入手,详细分析广播节目可视化元素,对可视化广播节目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媒体融合;广播节目;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9-0103-02

一、广播节目可视化概述

(一)广播节目可视化的含义

众所周知,广播是一种诉诸听觉的传播媒介。一般来说,通过音乐、音响、人声等声音材料的叠加组合,广播实现节目内容的输出。广播节目可视化提升了广播的可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使用视觉标志实现“导听”功能,在网络广播、手机APP上,用户可通过文字、图片等视觉符号选择收听,实现可视化。节目Logo、播出信息、主持人形象等都是可视的。[1]这是广播节目可视化的初级阶段。第二,在广播节目中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等增添可视化元素链接(文字、图片、视频等),进而增强广播节目的传播效果。第三,通过直播车进行露天广播也是广播节目可视化的形式之一,多见于大型户外活动直播,让听众可以近距离体验广播节目直播。第四,利用视频平台实现可视化,即整个广播节目的播出过程是可视化的(常见于直播节目)。例如,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主持人注册账号后,通过手机摄像头,将自己的直播状态呈现出来,实现广播节目线性传播的同时实现直播过程可视化。当然,由于涉及他方播出平台,其中的节目版权问题也值得进一步商榷。第五,广播电台自己出资搭建可视化平台,如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推出的手机APP“逗听FM”,聽众下载该软件后,就可以通过手机看到一些广播节目的直播了。这种方式除了可以视觉呈现广播节目的播出过程之外,还可以为广播节目内容增加视觉元素,如将节目相关的视频和图片等信息同步呈现出来,这无疑是对广播节目内容的补充和完善。第六,独立于广播节目之外的、与节目内容相关的短视频也是当前最流行的广播节目可视化形式。这在当前融媒体环境下为广播节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例如,重庆广播经济频率主持人彬杰就在抖音账号“彬杰对话”中发布短视频内容,讲述创业者的创业故事、创业项目等,这与由彬杰主持的创业类广播节目《创客帮》形成呼应,增强了广播节目的传播效果,实现了双向引流互动。截至2020年5月8日,“彬杰对话”在抖音账号的粉丝量为14.3万,点赞量为116.7万。

(二)广播节目可视化可行性分析

为增强广播媒体在当前融媒体环境下的竞争力,广播节目可视化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笔者认为,广播节目可视化追求的传播效果并非简单的“看见广播”,广播节目可视化应是一次经过系统策划后的专业行动。第一,不同广播节目类型对可视化的需求不一样。例如,在广播新闻节目中,听众的核心需求是获取新闻资讯,而这一需求通过主持人的播报、图文链接关键词推送等形式就能够满足,如果将这一过程可视化,无形中会干扰信息的传递,影响听众获取信息,势必会影响节目质量。第二,广播节目主持人对可视化广播节目观点不一。有人选择当广播主持人,正是因为广播不可视,这既可以实现专业理想,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隐私。但广播可视化打破了这种规则,如果“一刀切”地进行广播节目可视化,容易让主持人产生抵触情绪,难以促进节目的发展。当然,全民IP时代,这部分广播主持人能否根据时代需求改变自身观念,也值得关注。此外,让行驶途中的私家车主和出租车司机去“看广播”,在一定时空内不具备可行性。因此,如何提升广播媒体的影响力,引导听众在手机上参与节目是推行广播节目可视化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三)广播节目可视化的优劣势分析

广播的优势是其仅仅诉诸听觉就可以实现信息传播,这使广播媒体成了我国覆盖面广、影响范围大的传播媒介之一,但只能“被听见”无形中限制了广播的发展。与电视媒体的视觉化呈现相比,广播媒体的表达方式略显单一。广播节目可视化可以弥补这一缺憾,让广播媒体实现从“被听见”到“既被听见、又被看见”的跨越。因此,无论是在增强传播效果方面,还是在丰富表现手段方面,广播节目可视化都有积极的一面。

一直以来,广播都给人一种神秘感,从广播里传出的声音或婉转动听,或充满磁性魅力,给人无限的遐想。但广播可视化以后,原来的那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主持人可见了,神秘感也会随之消失,这无疑是一种隐形的损失。

(四)我国广播节目可视化现状

从“透明直播间+固定摄像头”的广播可视化1.0时代,到“广播+手机视频直播”的广播可视化2.0时代,再到“全频可视化广播系统”的广播可视化3.0时代,如今,我国广播节目可视化已经发展到了“广播可视化产品及产业的多样化发展”的广播可视化4.0时代。[2]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广播节目可视化呈现出了迭代升级之势,尤其是在当前短视频红利期,广播可视化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内容生产,还是表现手段,都让广播可视化拥有更多的可能。

二、广播节目可视化元素

(一)直播间

广播直播间可视化是广播节目可视化的选项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广播直播间进行升级改造,无论是技术上的升级,还是环境方面的进一步美化,都需要与可视化相匹配。听众对广播的播出流程及环境是有好奇心的,广播可视化后,其原有的神秘感自然会消失,因此在可视化后继续保持对受众的吸引力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可通过直播间美化、技术升级等手段来保证可视化后广播节目的美感和格调,以此弥补因神秘感消失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节目内容

节目内容始终是一档广播节目的灵魂,节目内容的可视化应是对节目传播效果的强化。因为受限于听觉,广播语言必须让听众“听得懂,想得出”,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广播主持人的工作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播的传播效果。而在可视化广播节目中,与节目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影像等可视化信息无疑弥补了广播“仅靠声音传播”这一短板。当然,如何取舍可视化节目内容元素,如何通过这些可视化节目内容元素恰当地表达节目主题、烘托节目氛围、推进节目发展等是可视化广播节目生产环节必须考虑的问题。

(三)主持人

新时期,广播节目可视化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传播语言”方面,以前广播主持人只需要注重广播有声语言的标准和规范,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让受众“听得懂、喜欢听”是目标,但广播节目可视化以后,如何让受众“喜欢看”便成为主持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如何达到视觉与听觉的最佳统一更是对主持人的挑战。其次,在形象输出方面,以前受众对广播节目主持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主持人只要打造自己的聲音形象即可,现在,除了声音形象外,主持人还应考虑自己的画面形象,包括表情控制、身姿语态等副语言的运用都应注意,保证节目的传播美感。此外,广播节目可视化带来的必然是直播系统的改变和升级,这需要广播节目主持人成为一个“多面手”,在原有直播工作范畴基础上,学习使用相关视频设施,保证直播工作顺利开展。总而言之,新时期,在广播可视化的大背景下,广播节目主持人要具有“画面思维”,实现自身职业技能的全面升级。

(四)可视化广播节目的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5G技术的普及,在“流量自由”的大背景下,广播节目可视化是广播节目创新发展的必选项之一。根据不同的节目类型、不同的场景,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群体,广播进行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可视化传播也是必然选择。广播节目可视化要考虑如何把可视化元素用好用活,而不是机械地将节目内容搬运到可视化平台。笔者认为,广播节目可视化的重点仍然是“广播”二字,可视化只是外在形式,不能因一味追求可视化而丢掉了广播原有的魅力。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媒体环境中,在寻求广播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广播节目可视化应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三、结语

广播节目可视化既要遵守广播节目的创作规律,也要兼顾视觉语言的逻辑规则,“视听产品”需要达到听觉审美与视觉审美的平衡与统一。新时期,广播节目可视化不是靠一台摄像机就能解决的,它是一个有机联动的过程,视觉思维应融入节目创意、文案、主持人包装、直播间升级等方面,以此保证节目的专业品质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蕾伊.论广播节目的可视化——以《偶像本色》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5(16):130.

[2] 王成梧,李佳,郭骊.融媒体时代广播的可视化发展路径探析[J].传媒(上),2019(6):40-42.

作者简介:苏红(1988—),男,河北临西人,研究生,硕士,一级播音员,研究方向:新时期广播节目发展,播音与主持艺术。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媒体融合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
融媒体时代中的广播节目主持入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广播节目播音主持人语言表现力及基本素养研究
媒介融合时代广播节目编辑的创新思路分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