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实施

2020-09-10 07:22李瑞清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疫情

李瑞清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形势每发展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进一步。因此,防控疫情期间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关注青年所思、所忧、所盼;要弘扬家国情怀,开展制度自信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在疫情防控中展现新作为。同时,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四个不忘”,即不忘社会责任、不忘榜样引领、不忘仁爱之心与不忘提升创新。

关键词:疫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速应对。习近平强调:“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力做好防控工作”[1]。习近平亲自指挥,密集部署打赢这场人民战争的各项重要工作。教育部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公开信提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并号召大学生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患难,为夺取抗击新形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斗争的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3]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4]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又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5],“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6]习近平深刻总结了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与规律,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7]。这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论与实践遵循路径。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祸患常常在平时的细微处隐藏,没有意识到风险是最大的风险。事实上,高校在面对防控疫情时期的各种问题中,如忽视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与学生面对疫情共度时艰。思想工作做得好,消极因素可转化为积极因素,坏事变好事。在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其他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点

(一)思想政治工作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智者顺时而谋。形势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提出要求,同时思想政治工作的跟进又为解决形势问题提供保障。習近平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8]在疫情突发背景下,如何应对国内外局势的变化以及直面各种压力与挑战,如何运用阻击疫情感人故事的基础上讲好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与传播和核心价值观,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共同课题。

要结合防控时期的社会实际以及师生的具体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因事而化”。如果不以问题为导向,不能因事化人,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变成空洞说教。因此要与学生讲清国家防控疫情每个阶段的政策,引导学生每个阶段如何配合国家与学校,做好该做事情。“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就是着眼新特点新变化,抓住防控疫情期间的现实问题,采取具体适用的好办法、新方法,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二)疫情防控期间应着重关注青年所思、所忧、所盼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指出“我们要关注青年所思、所忧、所盼。”“我们要悉心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做青年群众的引路人。”[9]当代青年思想活跃、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同时,当代大学生社会生活经历比较简单,道德心理还不成熟,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社会的信息共享,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青年学生由于缺乏理性思辨能力,辨别有效信息的能力较弱,容易形成错误的观点。如何消除病魔对学生的诸多影响,这个责任落在思想政治工作者身上。

疫情期间要关注青年所思、所忧、所盼,细心帮助青年学生,把国家防疫精神、政策和学校防疫具体措施传达到每位学生;关心学生远程网络课程学习,停课不停教;关心在家未返校学生特别是湖北籍学生的生活、学习与心理状况;认真梳理统计好患新冠肺炎的学生或疑似病例学生,给与特别关心、温暖的帮助;疏通就业渠道,帮助受疫情影响导致就业困难的学生就业。总之要解决青年大学生在疫情期间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

(三)弘扬家国情怀,开展制度自信教育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国”“家”“人”三者是不可分离的。责任担当是“家国情怀”精髓所在。通过挖掘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的优秀典型、先进模范、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讲好“国爱我、我爱国” 与“有国才有家”深刻内涵。引导学生明白“家”与“国”、“国”与“人”不可分离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弄清我们为什么要自信,为什么能自信,深刻理解习近平所指出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0]的深刻内涵。

(四)培育学生辩证思维,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疫情影响

疫情发生后,打破人们的生活秩序,夺走一些人的性命,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些都对学生的心理、学习、生活造成困惑。但是“把坏事变成好事”,是一个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命题,同时也是思政工作者要思考的课题。

要培育学生辩证思维,理性看待这次疫情影响。此次疫情无疑短期内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冲击,但同时坏事可能会变成好事的。如:这次疫情过后会促进有关部门加强国民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管理,强化灾难预警机制;中国将加快务实地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主动地加速数字化转型;这次疫情将令国人进一步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重要意义;这次疫情会让人们更多思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性;这次疫情让人们更加懂得“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深刻道理;这次疫情将会使军民关系、干群关系、医患关系、家庭关系将更加融洽、和谐。因此要相信党和国家,要有制度自信,培养积极的进取精神。

(五)引导大学生在疫情防控中展现新作为

一是不移担当之志。“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1]引导学生认识“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要坚定理想信念,在搏击疫情中立志肩负起时代重任。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文明倡导与建设者,不信谣、不传谣,遵守秩序,听从指挥;敬畏自然与生命,平等和谐互助;体现关爱,参加志愿服务;做好防护,护己、护家又护国;珍惜学习时光,在家不忘提升;培养敢于担当,自强不息的精神;要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有担当的人。

二是不惧危机之恐。面对突然而来的疫情,社会上普遍出现了恐惧、焦虑、担忧的心理危机反应,如果长期被卷入这种恐惧心理,将很难战胜这次的危机。因此要尽快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疫情,采取应对危机、战胜危机的正确方式:一要做好预防工作,戴口罩、勤洗手,如察觉发热切忌讳疾忌医,要积极就诊获得帮助;二要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照顾好自己的同时关心帮助家人;三要调整好自己心态,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与鼓励,抛弃负面情绪,充满阳光,提高自信;四要做一些能够让自己放松、感到愉悦、美好的事情,降低沮丧的情绪;五要对党和国家带领人民会战胜这次疫情充满信心。

三是不止学业之步。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鼓励“停课不停学”的精神。因此要教育引导学生珍惜韶华、积极提升自我。线上师生切磋琢磨、教学相长,通过线上教学平台远程学习,做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在家不忘做“修行者”[12]畅游在文学经典书海中,向名家名作学习,使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高尚风雅。学习哲学知识,增强理性思辨能力,正确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读伦理经典故事,让自己知廉耻、懂荣辱,培养高尚的品德修养;加强各种专业课学习,让专业学识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三、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到“四个不忘”

一是不忘社会责任。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顺应形势发展,把握机遇,主动对接疫情以及国家应对疫情的所作所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防控期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采用线上教学,五花八门,各种各样,这是应急需要,然而“教学形式的改革创新固然重要,但‘内容为王’的教学定律仍是改革创新之本。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基础在教学内容,关键在以理服人。”[13]因此防控疫情期间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道德法治教育,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引导文明和谐、公平正义教育。凝心聚力讲好中国故事,坚定制度自信。让中国价值、中国理念、中国制度、中国智慧传播开来,通过“人传人”,传播中国大地乃至世界。时刻不忘“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14]

二是不忘榜样引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教师要“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15]大的做到守初心,担使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中的做到严格遵守纪律,配合防控,树立信心,将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小的做到不串门、戴口罩、勤洗手,加强锻炼,保持乐观心态,诸如此类都会影响学生。教师树榜样做表率,疫情防控从我做起,以身作则,让学生远学先锋模范,近学身边榜样,教师通过言传和身教,正能量引导学生。

三是不忘仁爱之心。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教师要心怀仁爱之心,涌现温暖之情,当好学生的贴心人。疫情直接影响学生生活和心理,疫情又给困难家庭雪上加霜,对学生要多关怀,诸如:了解学生或家里是否有患病之人;学生为何不参加网络学习,是不想学还是没条件学;贫困家庭学生有没有智能手机,能否负担起流量费等等都应该了解清楚。给疫情地区学生给与更多关心和温暖,给困难学生更多关怀帮助,给恐惧学生更多疏导和关爱,总之要做到贴心、暖心,细致、周到,务实。仁爱之心,虽小乃大。

四是不忘提升创新。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重要影响,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场大考,包括理论课如何学习、学生怎样管理、党团如何去建设、志愿者服务怎样开展。这是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考验,同时也是思政工作创新的机遇。因此需要理念、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而要做到这点,首先需要自身提升,如新媒体、多媒体的应用。总之,要想方设法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推动疫情防控期间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N].科技日報,2020-01-21.

[2][3][12]教育部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信[EB/OL].(2020-02-03)[2020-04-15].https://www.eol.cn/news/yaowen/202002/t20200203_1708173.shtml.

[4]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6][9]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2020-04-15].http://www.xinhuanet.com/photo/2018-09/10/c_1123406346.htm.

[7][8][14][1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1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1).

[11]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13]陈金龙.提高教学实效须坚持“内容为王”[N].人民日报,2019-01-25(09).

[16]刘书林.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1):14-20.

责任编辑  杨慧芝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疫情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